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空间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实践困境与解决方法

网络空间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实践困境与解决方法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空间中部分大学生存在国家认同的实践困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二是网络空间中部分大学生国家认同盲目化行为倾向凸显。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对国家持绝对拥护的态度,不允许任何诋毁国家的言论出现,也反对任何辱没国家形象的行为,一旦相关的言论或行为出现,他们便可能公然抨击和排斥;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在面临中外之间显性的冲突和隐性的矛盾时,为了维护国家利益,采取相应排斥的行动。

网络空间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实践困境与解决方法

大学生形成对国家的认同,需要大学生在认知、情感和价值上都认同国家,最为重要的是,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要在实践中体现出来,形成对国家的行为认同。网络空间中部分大学生存在国家认同的实践困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网络空间中部分大学生国家认同被动化行为倾向明显。为了规范网络空间中的行为,国家完善了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中规定了公民有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不得做出有损国家利益的行为。这些法律明确规定了大学生在网络空间活动的行为限制,如果越过了界限,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部分大学生为了避免相应的惩罚,便将自己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控制在国家要求的范围之内,从而在行为上被动地进行国家认同。二是网络空间中部分大学生国家认同盲目化行为倾向凸显。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对国家持绝对拥护的态度,不允许任何诋毁国家的言论出现,也反对任何辱没国家形象的行为,一旦相关的言论或行为出现,他们便可能公然抨击和排斥;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在面临中外之间显性的冲突和隐性的矛盾时,为了维护国家利益,采取相应排斥的行动。中外面临显性冲突的时候,隐性的矛盾往往也会在显性的冲突出现的时候随之爆发,大学生的排斥行为多产生于这个时期,具有集中性和突发性。比如在中美关系摩擦的时候,部分大学生便在网络中激烈谴责美国,并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将矛盾放大或转移,甚至对现实空间也产生影响。三是网络空间中部分大学生国家认同不稳定行为倾向明显。网络空间中存在多种情境,大学生国家认同可以在多种情境下进行,但由于网络空间的流动性、变化性等不稳定的特征,这些情境的存在也不稳定,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围绕一个话题或者一个事件进行,又在短时间内消失,难以控制和把握。部分大学生可能在某个正面积极的情境中被激发出对国家的认同,实施国家认同行为,但在进入某个负面的情境时,对国家的认同又被消释和抵消,又停止了国家认同行为。在情境的反复变化和影响之下,出现国家认同行为不稳定的倾向。(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