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国家情感认同的形成需要认知的作用,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认知。它的产生除了最初的理性认知之外,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对于客观事物更直观的内心感受。这个过程充分融入了主体的喜欢或厌恶、尊敬或轻视、同情或冷漠、爱与恨等情感因素,影响着是否形成认同。[3]网络空间中存在大量非理性因素,容易从情感上影响大学生。一是网络空间中部分大学生以原初的情感认同国家。时至今日,虽然当代青年大都认同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但他们的爱国主义更多指向的依然是原初性的情感联系、共同的历史与记忆,以及黑头发、黄皮肤、黑眼睛这些原初的民族特征。[4]对国家的认同也存在同样的困境,网络空间中部分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是基于共同的生活环境、历史记忆以及生理特征的情感认同,是对先天就存在的环境、因素的情感认同,而非后天培养形成的认同。在网络空间中国家的边界被模糊以及国民之间的差异被淡化的情况下,以原初的情感认同国家难以建立起对国家的归属感和忠诚感。二是网络空间中部分大学生以消极的情感排斥国家。为了培养大学生对国家的政治情感认同,国家在网络空间中进行了相应的灌输式教育、方向性教育以及价值观教育,以国家之“力”将特定的内容传递给大学生,从而使大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然而在网络空间中,大学生比起被动接收信息,更希望主动参与,他们也更倾向于根据自身喜好来接收信息,在此情况下,大学生容易对以强制力或者以理论说服方式进行的教育产生排斥心理,影响对国家的情感认同。三是网络空间中部分大学生以肤浅的情感看待国家。情感需要立足于个人的主观世界,但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对国家的情感认同仅需停留在个人领域。网络空间中部分大学生过于重视个人的情感体验,从而出现过于计较得失、过于情绪化、过于在乎自己的境遇,没有办法越过自身境遇而形成对国家的情感认同等情况,无法“认识到自己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无法“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5]未能将个人情感上升为对群体的情感及社会性情感。(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