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网络对意识形态建设的冲击及挑战研究
体现出该研究热点的关键词有:新媒体、大数据、网络信息化、大学生、高校、网络舆情、挑战、网络文化。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衍生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意识形态新样态——网络意识形态[13],当前,网络是青年人群的主要聚集场域,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对社会尤其是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正面临着来自网络的多方挑战。因此从网络意识形态受到学界关注以来,网络对意识形态建设的冲击与挑战就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同时,高校历来也是多方政治势力争夺知识青年、抢占思想文化阵地、夺取话语权的前沿阵地[14]。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在整个意识形态工作中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长期成效,在关于网络对意识形态冲击的研究中,相当多的文章重点研究网络意识形态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2.关于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和领导权建立的研究
体现出该研究热点的关键词有:话语权、意识形态话语权、马克思主义、领导权。网络的匿名性和平等性,使得人人都有表达自己想法和诉求的权利,但由于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影响力以及享有的网络资源不同,仅凭个人声音很难抢占舆论制高点,需结合多方群体力量才能制造话题、传播思想。近年来,西方国家、社会团体以及部分媒体等常利用网络空间引导社会舆论,进行话题争夺。常在官方公布事件结果之前就利用微博、贴吧等社交平台发布事件相关话题,引发全民讨论,造成谣言的传播,左右社会民众的认知判断和情感导向,以致于出现仇视政府、不相信官方声明等现象,使党和政府陷入“塔西佗陷阱”之中。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把握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领导权就是在严守网络阵地,就是在保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目前学界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和领导权的研究主要在于其面临的困境和建设路径这两方面,近年来,也开始联系传播学、政治学等相关理论知识着重探讨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立所面临的新特点、新形势以及新对策,这有利于增强研究的深度和时效性。
3.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www.xing528.com)
体现出该研究热点的关键词有:网络安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习近平在2016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大国网络安全博弈,不单是技术博弈,还是理念博弈、话语权博弈。”[15]构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必须担负的时代使命,同时也是中国学术界的责任担当。[16]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指在网络场域借助相应的信息技术以及合理的制度安排来确保中国主流价值观不被西方价值观左右,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一种状态。目前学界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形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研究这两方面。此外,还有学者从网络舆情、网络文化、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谣言、网络宗教等多个角度对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4.关于新时代下网络意识形态的发展及变化的研究
体现出该研究热点的关键词有: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关于网络意识形态的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论断,为中国学界研究网络意识形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当前学界关于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的研究主要围绕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这两方面展开。研究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主要依据习近平的讲话内容和思想,探讨当前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重要变化,客观分析互联网发展给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带来的新问题。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学界开始关注有关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研究,其主要集中于治理体系构建和实践路径遵循。简言之,新时代背景下关于网络意识形态的研究落脚于探析如何把网络建设成为新时代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新载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