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代党的政德建设与执政根基形成基本遵循

新时代党的政德建设与执政根基形成基本遵循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习近平政德观是在习近平从政伊始萌芽的。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视角来看,习近平政德观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融合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基于新时代的党情、世情、国情以及新的时代问题、实践需要,创造性地阐明了新时代加强党政干部政德建设的新观点、新思想、新要求,有力地回应了新时代的党建新要求、新挑战,从而为新时代强化党的政德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新时代党的政德建设与执政根基形成基本遵循

习近平政德观是在习近平从政伊始萌芽的。在1982年,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县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注意到了“为官之德”的重要性,立下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大志,并明确了什么是党员干部的“大德”。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省宁德工作期间发表《摆脱贫困》一书,该书首次阐述了“为官之德”的丰富内涵,自此以后习近平同志在从政实践和实际工作中不断思索着政德建设的涵义、价值、方式等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站在治国理政、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上俯瞰政德建设,在众多场合、讲话中谈及自身对政德建设的思考。从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新时期好干部标准,进一步发展了政德建设的丰富意蕴,到党的十九大鲜明强调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再到2018年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领导干部立政德的三个维度,对政德建设的主体对象、价值目标和深度内涵做了清晰界定,明确了党政干部怎么理解、践行“立政德”,指明了党政干部立政德、树政风的基本要求,为新时代党政干部立政德提供了价值遵循,标志着习近平政德观的成熟。

习近平政德观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吸收了各个时期的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集中体现了治党管党的逻辑机理。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视角来看,习近平政德观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融合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基于新时代的党情、世情、国情以及新的时代问题、实践需要,创造性地阐明了新时代加强党政干部政德建设的新观点、新思想、新要求,有力地回应了新时代的党建新要求、新挑战,从而为新时代强化党的政德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党的政德建设强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就会越强,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就能如日中天、蓬勃发展,党的执政根基就能牢固不动摇。习近平强调:“自古以来,官德隆,民德昌;官德毁,民德降。可见,官德影响民德,‘官风’决定民风。”[8]政德建设影响着党风政风民风,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如果在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中忽视了政德建设这一重要问题,那么党风政风民风建设就无从谈起,党群、干群关系会受损严重,党的执政根基就会走上丧失之路。习近平指出:“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帝国的崩溃、王朝的覆灭、执政党的下台,无不与其当政者不立德、不修德、不践德有关。”[9]从历史上来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就在于它一贯高度重视政德建设,重视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坚持走群众路线。再看看历史上的历朝历代灭亡、苏联共产党亡党亡国的惨痛实例,我们党要吸取教训、总结历史经验、与时俱进,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怪圈”,而这一切的核心在于走好群众路线、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关键在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本质在于党政干部要讲政德、立政德、树政风、务实事。(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