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出现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兼有局限性而终将被社会主义取代。一方面,工业革命催生了新的交往方式,实现了交换关系的变革,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所创造出的巨大物质财富和开拓的世界市场毫无疑问推进了整个世界历史的进程。另一方面,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使诸多现实问题接踵而至,如周期性经济危机、社会贫富分化、人的异化等。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通过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运行中的深刻矛盾,同时保留资本主义的巨大生产力,从而缔造了一个处于资本主义社会之上的社会——在社会制度、社会形态以及社会发展进程上都要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新型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如马克思的经典叙述,“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4]“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5]可见,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兼具历史进步性和时代局限性,这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16世纪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取得胜利,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为资本主义所有制,工业革命深入发展,不仅使生产技术日新月异,而且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获得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制度发生了深刻变革。虽然资本主义社会以其强大的生产力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历史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它也将整个社会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形态,同时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缺陷,经济危机频发,人民生活更是陷于水火之中,无产阶级迫切想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这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应运而生。
在生产力层面,社会主义是和资本主义前后相继的历史阶段,二者之间不是完全对立和孤立的,而是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关联和继承性,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一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论证。他们首先通过对欧洲社会历史现实的考察和前人思想的吸收借鉴,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运作本质,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并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得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6]结论。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两个必然”这一思想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并在对为社会主义确立所需的基本条件进行根本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历史论断。“两个必然”揭示了人类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光明前景;“两个决不会”则强调世界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两个必然”体现了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新的历史起点;“两个绝不会”则说明这个社会主义“新的历史起点”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前者已有生产力的继承。(www.xing528.com)
在社会制度层面,社会主义是超越资本主义而推动人类社会继续发展的历史阶段。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有了长足发展,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扩张殖民地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期间的沙皇俄国成为帝国主义统治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但这同时给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创造了可能性。列宁“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视角,将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和俄国的实际国情进行了有机结合,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科学内容,进而创立了列宁的东方社会理论”。[7]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俄国工人阶级最终发动了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首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在人类历史上有着非凡的意义,它超越了资本主义制度并开启了国际秩序新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