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治党是运用党内法规约束党员的行为规范,遏制党内腐败和特权现象的重要手段,是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保障。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在党内确立了民主集中制,旨在通过硬性制度解决党内的集中统一领导问题。通过民主的指导原则,可以有效避免党内特权现象的出现。延安时期,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再次重申党内实行集体领导制的重要性。解放战争时期,在党的七大上,民主集中制中的“四个服从”写进党章,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完善。1947年,中共中央决定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规范每位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行为,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绝不准许党内滋生特权思想。1948年颁布的一系列党内法规制度,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加强监督,防止个人权力集中、地方权力分散,保证从中央到地方的集中统一领导。新中国成立后,针对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不端正、贪污腐败现象,严明党内法规法纪,为后来党的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
习近平在继承毛泽东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党内的制度建设:首先,重视制度建设。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逐步完善,党内法规体系也进入了新时期。为有效推进制度治党,在党内制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等党内规章制度,并深化民主集中制,加强党内的巡视制度和派驻制度等建设。这些党内法规明文规定了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有效遏制了党内权力腐败的滋生,并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制度治党的重要方向。其次,重视制度的落实。严厉打击党内腐败行为、消除特权思想,要有敢出手、真出手的政治魄力。另外,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懂政治规矩,坚守以党章为基本遵循的总规矩,以党的纪律为刚性约束。最后,强化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反对腐败现象和抵制特权思想需要人民群众的有力配合,密切联系群众和密切依靠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由渺小走向强大的制胜法宝。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为此,在推行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强化人民群众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监督并举是新时代历史方位下推进党的制度建设的有力举措。(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