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本原始积累是无产阶级贫困的起点

资本原始积累是无产阶级贫困的起点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无产阶级贫困产生的起点。

资本原始积累是无产阶级贫困的起点

1.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贫困产生的制度根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出现大批有人身自由而没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他们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另一个是大量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无产阶级贫困产生的起点。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等非正当手段掠夺土地、抢劫财物,使得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上都处于一贫如洗的状况,不得不靠出卖自身劳动力为生,工人的贫困境况从一开始就已注定。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的利益是一切生产过程的核心。资本家不停地从工人身上剥削剩余价值,并将其中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来扩大资本主义再生产。资本家拥有的财富越来越多,但工人在劳动过程中身心健康和福利享有都得不到保障。“即使在对工人最有利的社会状态中,工人的结局也必然是劳动过度和早死,沦为机器,沦为资本的奴隶,发生新的竞争以及一部分工人饿死或行乞。”[2]

2.剩余价值导致无产阶级的贫困状态

劳动和资本的背离是资本主义社会中贫困生成的起点。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但此时马克思对贫困问题的研究更多地停留在哲学思考的层次,最终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立足于政治经济学原理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进而揭示了贫困的生成路径。

马克思指出,资本家在购买到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后,将其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劳动所生产出来的所有价值,除了劳动力自身的和转移来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外,还包含一部分剩余价值,这一部分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在生理和道德的界限内尽可能地延长工作日,另一种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相对剩余价值。无论哪种形式,无产阶级因自身不占有生产资料都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除了靠出卖自身劳动力为资产阶级获取剩余价值外别无选择,最终不得不陷入贫困状态。

3.资本积累加速了贫困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首次提出劳动异化理论,即资产阶级占据大量的生产、生活资料,无产阶级被迫出卖自身劳动力,但无产阶级越是努力工作,资本家就越能从中榨取到更多的剩余价值,用来扩大再生产或改进机器设备。资本的不断积累、增殖使失业工人越来越多,贫富差距两极分化加剧,贫困阶层队伍日益扩大。(www.xing528.com)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资本积累的过程同时也是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过程。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家将所获得的利润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赚取更多利润。利润越大,资本积累的规模也就越大;资本积累的规模越大,利润也就越高,资本家所占有的财富像滚雪球一样持续增多,而工人持续遭受着奴役,陷入贫困的循环中,并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口。“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3]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使工人的经济地位愈发低下,他们被迫接受低工资,进行低消费,在被资本抛却的同时对资本的依附性却越来越强,一旦陷入失业境地则失去所有生活来源,陷入绝对贫困中。资本积累的规律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一方面是少数资本家财富的迅速扩大,另一方面是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这一矛盾使得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抗日益增强。

对抗的增强,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提供了条件。首先,资本的积累为社会主义转变提供了物质条件,社会化大生产更是这一转变的有力催化剂。其次,贫困催生了无产阶级革命,工人具有强烈的革命愿望和严密的组织纪律性。“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4]无产阶级革命最终兴起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4.辩证看待贫困化的表现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无产阶级“绝对的贫困”和“相对的贫困”这两个具有辩证色彩的概念。工人的绝对贫困是指无产阶级所拥有的生产资料被资产阶级剥夺,其实现、延续自身劳动能力的客观条件不复存在,除了自身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外一无所有。这种贫困是客观的、直观的,工人对生产资料的不占有是绝对的,被迫出卖劳动力是绝对的,被无限追逐剩余价值的资本家压迫剥削是绝对的,工人阶级生活状况和劳动条件的恶化也是绝对的。另一方面,工人的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也是绝对贫困的内涵之一。劳动力价值通常包括维持劳动者个人、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和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必然竭尽所能压缩成本提高利润,因此会出现工人的工资低于劳动力的价值而且难以满足其本身和家属基本生活需要的情况。

相对贫困是一个比较概念,具有广泛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在社会总产品的分配中,工人所获得的部分与资本家所获得的部分差距悬殊,主要体现在生产过程和资本积累过程中。在资本主义的生产环节,工人只获得其必要劳动时间内的相对工资,而剩余劳动时间内工人属于无偿为资本家提供价值,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就注定了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不对等。而后随着资本的积累,工人工资的增长速度愈发赶不上剩余价值的增长速度,社会地位也日趋低下。正如马克思在《工资、价格和利润》中指出的:“虽然工人的生活的绝对水平依然照旧,但他的相对工资以及他的相对社会地位,即他与资本家相比较的地位,却会下降。”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向前发展,工人工资的绝对数额及其家属的生活水平肯定会有所提升,但这与工人社会地位的下降并不矛盾。对一个群体生活水平的评价应该结合该国该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不能静止孤立地看待。

虽然马克思对贫困的关注主要聚焦在物质层面,但他也注意到了无产阶级精神贫困的现象,这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具有高度契合性。物质贫困主要表现为工人及其家属衣食住行各方面条件都较为匮乏。精神贫困,首先是在密集的剥削奴役下,工人的心理处于萎靡、压抑、自卑等不健康状态;其次是物质的贫困导致工人及其家属难以接受教育培训等,从而造成能力与知识上的贫困;最后,生活的窘迫与教育的缺失使工人易做出突破道德或法律底线的行为,这是个人品德与素质上的贫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