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当代实践价值

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当代实践价值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思想;适用性;实践价值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贫困就成为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阻碍。鉴于此,本文尝试对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阐释,并挖掘其对当代中国贫困治理事业的指导价值,以期提出解决贫困问题的对策。

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当代实践价值

张智丹[1]

摘 要 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思想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并指出了贫困的生成、积累、表现和破解之法。马克思考察贫困问题的视角与方法,至今仍具指导意义。做好新时代中国贫困治理工作,要将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思想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最终摆脱贫困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思想;适用性;实践价值(www.xing528.com)

人类社会产生以来,贫困就成为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阻碍。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以来的奋斗目标。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启动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旨在消除全世界所有形式的贫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全部实现脱贫。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的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长期以来,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贫困治理道路,这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密切相关,同时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我们迫切需要总结经验教训。然而,国际上社会主义实践少,基础理论研究十分缺乏,在研讨和实践中,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思想常常被忽视,被边缘化或片面化解读。鉴于此,本文尝试对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阐释,并挖掘其对当代中国贫困治理事业的指导价值,以期提出解决贫困问题的对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