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矛盾的自由向度在西南地区马克思主义学术论坛中得以映射

矛盾的自由向度在西南地区马克思主义学术论坛中得以映射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是政治上的自由。二是生产上的自由。三是生活上的自由,即当前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换言之,只有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党的领导,踏踏实实从事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通过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实现。因此,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自由向度最终指向了人的具有超越性质的实践活动,也即感性创造活动。这样,通过“感性活动”,三个向度得以螺旋式上升,具备反思意义的自由向度最终又回归到更高层次的生存境域。

矛盾的自由向度在西南地区马克思主义学术论坛中得以映射

马克思恩格斯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时,揭示了私有制生产方式下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无情压迫的社会现实,批判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家们理论的保守性与封闭性。通过实践活动的阐发,赋予了工人能动的现实力量;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进行科学的综合统一,为无产阶级进行社会革命、实现政治自由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正因如此,《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感性活动”的深刻剖析真正意义上完成了两人的哲学革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过渡至政治经济学批判,进入“个性自由”[48]的阐发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由的探索对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方式和执政理念给予了巨大的理论启示。整个中国近现代史归根结底是中华民族在实践活动中追求自由的历史,只不过具体的“自由”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其特定的含义。一是政治上的自由。这是近代中国人民在推翻“三座大山”、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过程中取得的自由。从此,国家有了主权,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中国人民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生存权利,实现了政治上的自由。二是生产上的自由。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在所有制形式上符合社会主义性质。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彻底转变;第二阶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启农村土地改革新征程。此次土地改革将土地产权分为所有权和经营权,尽管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但经营权交由农户使用,即把土地承包给农户自主经营,从而变革了不合理的生产关系。这一重大举措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它意味着生产者可以更大限度地支配产品,意味着生产上的自由性不断提高。生产上的自由为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提供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为更高层次的自由创造了物质条件。三是生活上的自由,即当前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长期奋斗,我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人民的生活实现了总体小康水平,他们对生活提出了“美好”这一要求。但是,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面临重重阻力,供给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成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阻碍。十九大报告并没有对“美好生活”进行量化描述,因为“美好生活”本身就具有开放性的自由向度,其现实含义要具体到发展的各个方面之中去,所以“美好生活”需要通过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生态等方面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才能实现。换言之,只有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党的领导,踏踏实实从事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通过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实现。因此,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自由向度最终指向了人的具有超越性质的实践活动,也即感性创造活动。这样,通过“感性活动”,三个向度得以螺旋式上升,具备反思意义的自由向度最终又回归到更高层次的生存境域。(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