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否定扬弃之维:推翻矛盾的革命改造活动

否定扬弃之维:推翻矛盾的革命改造活动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此,马克思恩格斯对“感性活动”做了三个维度的阐发:作为生存意蕴的物质资料需要的感性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现实前提肯定的一环;作为反思意蕴的带有目的性产生和发展社会关系的物质交往活动,是人类社会与历史展开、社会矛盾社会关系形成并作为否定一方被不断意识到的一环;作为自由意蕴的未来社会变革的革命改造活动,即在对社会矛盾有所意识的基础上进行现实推翻与改造,是诉求人的新需要并扬弃的一环。

否定扬弃之维:推翻矛盾的革命改造活动

在“感性活动”上述两层意义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解决了人与意识的物质性来源问题,也揭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转而立足于现实社会状况,即“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38]的状况,立足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利益对立以及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现实状况,启迪无产阶级不仅要对现实矛盾进行充分理解,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反思对现存矛盾给予现实的否定与革命。与费尔巴哈以“共同人”之名变相宣称自己是共产主义者,却达到对“现存事物的正确理解”的目的相反,马恩批判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现存的东西。”[39]因为费尔巴哈以为人或物的存在等同于其本质,所以人的现存状态如生存条件、生活方式和活动等都是人的本质属性,必然持存于人之中。马恩却扼要指出,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与其“存在”完全不相吻合,工人阶级感受到的是来自剥削阶级的压迫等一系列不幸的事实和“存在”,但谁能忍受“不幸”作为自己的本质呢?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不幸”成为自己的本质而自己却对此毫无意识呢?答案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40]。它统治着社会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话语权,使无产者身处不幸却无能为力。这也是为什么在“感性活动”的第二层意蕴中具有需要目的的反思意识必须被揭示出来,为的就是使人们在社会之中能动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并将需要通过活动外化出来。故无产者没有必要把不幸当作理所当然的东西予以承认和忍受。人的本质不是“现成”的,而是“生成”的,是“在实践中,即通过革命使自己的‘存在’同自己的‘本质’协调一致的时候予以证明”[41]。在此基调下,马克思恩格斯初步阐述了社会革命理论。首先,革命的原因。分工使得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结果产生了劳动产品的所有制形式,进而直接导致了劳动的异化;为防止被压迫阶级的反抗,剥削阶级用“普遍利益”蒙混个人“特殊利益”与阶级“共同利益”的界限,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组织形式对被压迫阶级进行统治,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阶级对立越发明显,无产阶级愈加不幸,同时对现有状况也愈发不满,所以必然导致无产阶级的革命。其次,革命的对象与内容。无产阶级革命的对象就是自己阶级的生产者——资产阶级,这个阶级在分工的发展史上取得巨大的经济优势地位,获得阶级统治的权力,并通过意识形态引导、国家组织形式和制度、社会生产方式等不断巩固其统治地位。所以革命的内容就是推翻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组织形式、社会制度等等。再次,革命的方法。由于资产阶级在发展中经历了手工业商业、大工业几个阶段,积累了丰厚的资本,所以无产阶级唯有通过大联合才有可能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实现联合的前提是无产者必须成为一个真正的“阶级”,成为真正的普遍利益的代表者,而且在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后,取得的成果必须受联合起来的个人支配。最后,革命的目的是消灭分工、消除异化劳动,实现人的个性发展。使劳动服从于个人感性的物质精神需要,实现为“需要”而劳动,实现自由自觉的活动。通过这样阐明“感性活动”的革命维度,马克思恩格斯才在社会现实层面上超越了古典唯心主义与直观唯物主义。

至此,马克思恩格斯对“感性活动”做了三个维度的阐发:作为生存意蕴的物质资料需要的感性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现实前提肯定的一环;作为反思意蕴的带有目的性产生和发展社会关系的物质交往活动,是人类社会与历史展开、社会矛盾社会关系形成并作为否定一方被不断意识到的一环;作为自由意蕴的未来社会变革的革命改造活动,即在对社会矛盾有所意识的基础上进行现实推翻与改造,是诉求人的新需要并扬弃的一环。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维度是人类社会和历史系统的三个方面和因素而不是三个阶段,这种“物质联系”的感性活动“和人本身有同样长久的历史”[42],是现实的人及社会历史本身。历史在人满足生存的基础上和追求自由的目的中得以形成与展开。由此,从最基本的物质生产活动,历经社会矛盾关系,升华至化解并产生新矛盾的社会革命运动,无疑能看出黑格尔“自我肯定、自我否定和否定自我否定”的辩证法格式。但马克思祛除了它原本抽象的外壳,将人有反思意识的现实物质精神“需要”作为推动和创造原则置入自然和人类历史,置入生产活动、交往活动和革命运动,探讨不断满足并创造新需要的动力因素;初步阐发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肯定事物”进行“否定理解”的理论言路和唯物主义辩证法“批判的和革命的”本质,[43]从而实现了“感性活动”的辩证性联结,使其有了最生动最现实的能动意义。也正是基于具有“需要”意识能动的感性活动,才使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当前中国社会状况在历史主线下的契合成为可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在本质上关注的始终还是人的“需要”问题,既是生存需要也是自由需要。因此,将“感性活动”的辩证实质与社会主要矛盾置于同一论域中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哲学底蕴与现实意蕴在当代的统一。(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