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帮文[1]
摘 要 “感性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经创造性继承费尔巴哈“感性对象”原则与黑格尔否定的辩证法,马克思阐发了“感性活动”的物质基础与能动原则并赋予了其三重规定,即为生存资料需要的物质生产活动、形成社会关系社会矛盾的物质交往活动、为个性自由推翻现实矛盾的革命改造活动。马克思将人的“需要”机制作为推动和创造原则,论证了“感性活动”从“生存”到“自由”的辩证运动过程,从而揭开了整个社会历史形成与发展之谜,确立了其哲学的实践基础,实现了对唯心主义和直观唯物主义的整体超越。对感性活动进行生存、反思与自由方面的当代诠释,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这一科学论断找到重要哲学支撑,既从学理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印证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历史特殊性;又在实践层面预示了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性,为社会创造活动提供了精神动力。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感性活动;辩证法;主要矛盾(www.xing528.com)
大约在1845年,马克思在深刻汲取黑格尔辩证法精华以及全面把握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洞见到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在于抛开了“感性的人的活动”去诉诸“感性对象”“感性确定性”以及感性“直观”;相反地,唯心主义从不过问活动的现实性与感性特征,仅仅“把能动的方面抽象地发展了”。[2]因此,像康德“哥白尼式革命”[3]的综合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那样,马克思实现了思辨辩证法与直观唯物主义现实的、历史的结合。这一过程是通过《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感性对象”的扬弃与“感性活动”的辩证性阐释和历史性考察完成的。从包含天才世界观萌芽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确立唯物史观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感性活动”始终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因此,它作为一个动态的概念就必然为当代相关研究留下探讨的余地。譬如一种存在论的解读认为,马克思从感性活动与人的存在、与自然、与历史及自由这四个方面对感性活动概念进行存在论阐明并完成了哲学史上的革命[4]。一种身体现象学视角的诠释指出:“任何感性活动都是身体的体验性活动。而正是通过感性活动的身体性理解,才能使‘人与自然’及‘人的本质’等等问题得到澄明。”[5]还有一种形上意蕴的考察认为,马克思对“感性活动”的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与形上意蕴,包括知识论的前提性批判、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颠倒与践行世界观的生活实践多重意蕴。[6]上述观点从不同视域推进了有关研究,却忽略了感性活动的辩证本性,即没有用一种辩证运动的态度在时空的界限中实现经典文本与现实的整体通达。故有必要对“感性活动”做出细致入微的分析与解读,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现实前提和辩证要素,进而回归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凸显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与使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