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和老子:中国思想双塔的巅峰

孔子和老子:中国思想双塔的巅峰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此,还有两个伟大的人物我们不可不说:孔子和老子。诸侯国之间形成一种松散的联盟,拥戴一位中央黄帝,即“天子”,并定期或不定期向天子朝贡,献上或多或少的贡品。孔子的儒家学派,主张圣人君子之道。而曾经长期供职于周朝王室图书馆的老子,他的学说要比孔子的学说更加深奥、玄秘和不可测。中国北部的黄河流域,在思想上和精神上深受孔子学派的影响。而中国南部的长江流域,则普遍受到老子学说的影响。

孔子和老子:中国思想双塔的巅峰

至此,还有两个伟大的人物我们不可不说:孔子老子。他们都生活在思想高度发展的公元前6世纪——人类青年期刚刚开始的时候。

本书到此为止还未曾提到过中国早期的历史,这是由于它至今仍然不明朗。我们只能将希望全都寄托在如今正在成长的中国探险家和考古学家们身上了,希望他们可以像20世纪欧洲的历史学家探索欧洲历史一样,去探索中国的过去。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国最早的文明在黄河流域生长起来,这也是原始的日石文化。中国的原始文明与埃及、苏美尔文明一样,也具有日石文化的总体特征。庙宇是当地人活动的中心,而主持节日祭祀仪式的祭司或是祭司兼国王,就居住在这些庙堂里。当时那里的城市生活,想来一定跟六七千年前埃及人和苏美尔人的生活相似,或者与1000多年前美洲玛雅人的生活也非常类似。

假如中国曾经也用活人献祭的话,那也应该是在有史记载之前,就改由牲畜献祭了。中国在公元前10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象形文字

如同欧洲和西亚的原始文明经常要与来自沙漠和北方的游牧民族发生冲突一样,早期的中国文明也时刻遭到北方野蛮牧民的侵袭。这些不同部落的牧民,语言生活方式都很相似。不同的历史时期,侵略者的称呼也有所不同,他们相继是匈奴人、蒙古人、突厥人和鞑靼人。他们一直在变化、分裂、融合、重组,这就好比北欧和中亚的日耳曼人,虽然他们在称呼上不断改变,本质却一成未变。这些蒙古系的牧民比日耳曼人更早驯服马匹。他们极可能早在公元前100年就已经在阿尔泰山附近发现了铁。与西方的历史发展一样,东方的游牧民族也屡次在政治上获得某种形式的统一,并且屡次成为一些文明地区定居者的征服者、统治者和复兴者。

正如同欧洲文明和西亚文明不等同于日耳曼人和闪米特人的文明一样,早期的中国文明也很有可能不是蒙古人的文明。根据推测,中国的原始文明很可能是暗白人种的文明,这一点跟原始的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德拉维达罗毗荼文明出奇地一致。按照如今最古老的记载,中国的原始文明也出现过被征服、被融合的现象。但无论如何,中国到了公元前1750年前后,就已经产生了诸侯和封国这种庞大的集团了。诸侯国之间形成一种松散的联盟,拥戴一位中央黄帝,即“天子”,并定期或不定期向天子朝贡,献上或多或少的贡品。公元前1125年,商王朝覆灭,取代它的是周朝。尽管周朝的统治并不是十分有力,但还是勉强维系着中国统一的局面。而这种统一,一直延续到印度的阿育王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时代。周朝的统治漫长而松散,导致诸侯国拥兵自重,中国也开始显现分裂的局面。连年入侵的匈奴在蚕食着中国的领土,并且建立国家。诸侯们也逐渐各自为政,不再向周天子进贡称臣。有一位中国历史界的权威人士曾说:中国到了公元前6世纪,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五六千个独立的国家,而这一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称之为“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连年征战,但丝毫不影响思想文化活动的进行,也不影响更多的带着地域色彩的文明中心涌现出来。假如我们对中国历史了解得更加深入,便会恍然大悟:原来中国也有着他们自己的米利都、雅典、贝加蒙和马其顿。由于与这段时期有关的知识我们知之甚少,所以还无法理出头绪给读者呈现一条完整连贯的线索,所以只好在此为大家做一个笼统的说明。

正像希腊在分裂后仍然出现了许多哲学家、当了亡国奴的犹太人中也有先知降临一样,战乱频频的中国,在当时也出现了许多圣哲先贤。似乎正是这种不安定和动荡的境遇,加速了伟大思想的产生。孔子出身官宦世家,开始时在鲁国充当小吏。或许是跟希腊人冲动时的心情一样,他创办了学校,开始探求知识、传授智慧。中国当时那种礼崩乐坏的局面让他焦虑不已。他怀抱着建立仁政、改善人民生活的美好愿望,开始周游列国,四处游说,希望找到能够实现他的政治和教育思想的君主。可他至死也未曾找到这样一位开明的君主。虽然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但最后却因为同僚的谗言损害了他的声誉,导致他的改革计划告吹。有意思的是,在150年后的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有过相似的经历,但他比孔子幸运得多,甚至还一度成为西西里岛叙拉古国王狄奥尼修斯的顾问

不得志的孔子郁郁而终。临死时,他不无遗憾地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礼记·檀弓上》)但他的学说和主张,比他在怀才不遇时所设想的更有生命力,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儒教是中国人所说的“三教”之一,另外两教分别是佛教和老子的道教。(www.xing528.com)

孔子的儒家学派,主张圣人君子之道。他非常注重个人人格的修养,就像释迦牟尼注重于无我境界、希腊人注重客观知识的探求和犹太人注重正义行为一样。他是世上所有伟大的哲人中最为关心公众精神的人。他为了世界的混乱和苦难而忧心忡忡,为了实现一个世上所有人都极有素质的文明社会而劳累奔波。他希望国家的礼法更加健全,从而更有力地约束大家的言行。他提倡先培养每个人的高尚人格:温文尔雅,心怀正义,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君子的理想形象被永恒地流传下来,中国北方的人们都深受这一理想的影响。

而曾经长期供职于周朝王室图书馆的老子,他的学说要比孔子的学说更加深奥、玄秘和不可测。貌似他所倡导的学说,就是要人类对尘世间的欢愉和权力保持一种斯多葛派式的冷淡,去过那种沉迷于想象的简朴生活。虽然他留下的著作文体简约,可是语言晦涩,像谜语一样难懂。老子去世以后,其学说被人们加以神话,从而蒙上了一种戒条复杂而奇异的迷信色彩。

中国北部的黄河流域,在思想上和精神上深受孔子学派的影响。而中国南部的长江流域,则普遍受到老子学说的影响。正因如此,当我们在研究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事件时,就非常容易看出这两种精神之间的矛盾,同时,这也同样是北方精神与南方精神的矛盾,北京与南京(后期)的矛盾。一般而言,中国北方更具官僚气质,行为刻板,思想传统;而南方则相对浪漫、轻松、重经验和勇于探索。

到公元前6世纪,周朝衰落得更彻底了,战乱破坏了原有的平衡,中国礼崩乐坏,达到了分裂的顶峰。周朝积弱无能,于是老子辞去官职,归隐山林

在当时的中国,有3个诸侯国的势力相对强大一些,它们是北方的齐国秦国,以及南方长江流域的楚国。楚国在军事上更具有向外扩张的实力,所以齐国与秦国联盟,同时向楚国施压。迫于这两个军事集团的压力,楚国不得不解除国内武装,从而实现暂时的和平。从此,秦国的实力得到极大扩张,在实力上也更具优势。终于,在印度阿育王统治时期的相同年代,周王朝的九鼎(九鼎是周王朝用于祭献的神器,它象征着王权)被秦王夺取。公元前220年,秦庄襄王之子秦始皇登基为帝(公元前246年即位),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

亚历山大比起来,秦始皇似乎更加幸运。他在位36年的有力统治,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一个统一繁荣的新时代的开始。为了抵御北方沙漠匈奴人的入侵,他投入了举国之力,开始修筑伟大的万里长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