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亚历山大大帝的帝国:世界简史

亚历山大大帝的帝国:世界简史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发动了伊苏斯战役,迎战大流士三世统率的大军,并且一举歼灭了他们。没多久,亚历山大大帝在中亚举行大阅兵,然后挥师向波斯帝国的最远边境前进。于是,亚历山大与印度国王波鲁斯在印度河畔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这是马其顿军队首次遭遇象阵,不过他们还是赢得了胜利。之后,亚历山大开始着手巩固和整顿自己打下的江山。亚历山大死后,他创建的庞大的帝国马上便被瓜分了。

亚历山大大帝的帝国:世界简史

伯罗奔尼撒战争从公元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公元前404年,大大地消耗了希腊的国力。然而与此同时,在希腊的北边,日渐强大起来的马其顿,其文明程度获得了极大的提高。马其顿语和希腊语非常相似。公元前359年,贤能且野心勃勃的菲利普继承了马其顿的王位。曾经,菲利普作为人质被囚居在希腊,所以他受到的教育,纯粹是希腊式教育。或许菲利普受到希罗多德思想的影响,他认为一个团结起来的希腊一定可以征服亚洲。哲学家伊索克拉底也曾详尽地阐述过希罗多德的这种思想。

菲利普首先扩张了自己的王国,然后对军队进行改编。在之前的1000多年,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历来都是具有攻击性的马拉双轮战车和近战的步兵,虽然骑兵也参加战斗,不过全都是一些未经正规训练且没有战术的散兵群。在战斗中,菲利普将他操练的步兵排列成密集的阵形,这就是著名的马其顿方阵,同时对那些马背上的绅士——骑士以及他们的随从加以操练,把他们编入军队参加战斗,于是骑兵就建立起来了。骑兵在战场上驰骋是他采用的主要战术,他的儿子亚历山大后来也继承并发展了这种战术。在双方交战时,步兵方阵与敌军步兵正面交战,而骑兵则在敌军的两翼来回冲击,以损失敌方的马匹,时而从侧翼或者背后攻击敌人,并派弓箭手射杀对方战车的马匹,使其战车丧失战斗能力。

菲利普依靠这种新型的军队扩大了自己的疆域,使其穿过色萨利一直伸延到希腊。公元前338年,菲利普与雅典及他们的盟军在凯罗尼亚交战,从而一举征服整个希腊。而希罗多德多年的梦想也终于一步步地走向现实。在此之后,菲利普被希腊各城邦在会议上推选为希腊——马其顿联军的最高统帅,率军去攻打波斯。公元前336年,他的一支先遣队终于踏上了亚洲的土地,开始了他蓄谋已久的冒险活动。但是极为遗憾的是,他再也不能亲自统率大军征战了,因为他被人暗杀了。根据记载,此次暗杀的主谋是王后——亚历山大的母亲奥林匹阿斯,奥林匹阿斯之所以如此,传说是因为菲利普娶了第二个妻子而心生妒意。

在子女的教育上面,菲利普煞费苦心。他不仅为儿子们聘请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做教师,还把自己的思想和军事经验传授给他的儿子们。在凯罗尼亚一役中,年仅18岁的亚历山大就已经是一位骑兵指挥官了。正因如此,他才可能在20岁即位后,立即就继承了父亲的遗志,成功完成了征服波斯的宏图大业。

亚历山大整整花费了两年时间才得以建立和巩固自己在马其顿和希腊的统治地位。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挥师亚洲,并且在格勒奈克斯战役中打败了一支不算强大的波斯军队,占领了一些小亚细亚城市,并沿海推进,所向披靡。由于提尔和西顿的舰队仍然被波斯军队掌控着,所以他们依然掌握着海上的主动权。为了保持军需给养,亚历山大每攻陷一座城池便留下一部分军队驻守,这才不致让自己身后的城市落入敌手,从而波斯舰队也就无法登陆。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发动了伊苏斯战役,迎战大流士三世统率的大军,并且一举歼灭了他们。与150多年以前航行到达达尼尔海峡的薛西斯大军一样,大流士三世的军队也是一支临时拼凑的杂牌军;同时,他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他让大批宫廷官吏、妃嫔、侍从等非战斗人员随军出征,拖累了作战部队。西顿抵挡不住,便向亚历山大投降,可是提尔却仍然顽强抵抗。于是亚历山大便发动总攻并将提尔攻克下来,提尔城也无可避免地遭受了洗劫和毁灭。遭遇同样结果的还有加沙城。公元前332年岁末,亚历山大又挺进埃及,这个城市终于被亚历山大从波斯人的手里夺了回来。

在埃及,亚历山大修建了一些以亚历山大命名的城市,为了防止叛乱,他修建了很多条大道,让这些城市相互连接起来,同时也互相制约。不久,腓尼基人各个城邦的商业也全都转移到这些城市。西地中海的腓尼基人,忽然地从历史长河中消失了。同时,在亚历山大新建的商业城市里,很快就出现了犹太人。(www.xing528.com)

公元前331年,与之前的托多梅斯、莱梅斯和尼科等人一样,亚历山大从埃及出兵,对巴比伦进行征讨,但此次与以往不同的是,他取道提尔。在位于早已被人遗忘的尼尼微城堡附近的阿尔比勒城,他们与大流士三世的军队进行了决战。对阵中,波斯的战车先锋队头一个遭到惨败,马其顿的骑兵先锋队乘胜追击,而步兵方阵则在后压阵,波斯帝国冗杂的队伍被全部击退。无心再战的大流士三世率军败退下来,向北方的米提亚地区逃去。于是,亚历山大便占领了当时依然非常繁华的城市巴比伦,紧接着又挥军直取苏萨和珀塞波利斯,并在那里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筵席后将曾是“王中之王”大流世的宫殿付之一炬。

没多久,亚历山大大帝在中亚举行大阅兵,然后挥师向波斯帝国的最远边境前进。最初,他向北进军,目标是歼灭大流士三世。终于在黎明时分,他追上了大流士三世,这完全是因为大流士三世被自己的部下出卖了,此时的他正躺在战车上一动不动;其实,希腊先头部队抓获他的时候,他还没有咽气,可是等到亚历山大来到后,他却已经死了。亚历山大继续沿着里海进军,他们翻越了土耳其西部的山区,并且越过赫拉特城(他亲自建立的城市)、喀布尔和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于是,亚历山大与印度国王波鲁斯在印度河畔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这是马其顿军队首次遭遇象阵,不过他们还是赢得了胜利。

最终,他命令大军自造舟船,顺印度河而下,来到印度河入海口,沿着荒凉的海岸往回航行,终于在出征的6年之后,即公元前334年,回到了苏萨。之后,亚历山大开始着手巩固和整顿自己打下的江山。为了赢得新臣民的民心,他穿上波斯王的长袍,并且戴上了波斯王的头巾。可是这一举动却让他的马其顿将领心生猜疑,给他惹来了不小的麻烦。他积极促成马其顿官员与波斯、巴比伦妇女结婚,这就是著名的“东西通婚”。但是,他终究还是没有完成自己的统一大业,在巴比伦的一次庆功宴上,他与人拼酒,不幸患了伤寒,于公元前323年逝世。

亚历山大死后,他创建的庞大的帝国马上便被瓜分了。原来属于波斯帝国的大部分国土,即从印度到艾菲索斯的一大片土地,被他的一位将领塞流古斯夺得了;埃及则被另一位将领托勒密占据了;马其顿则被安提戈努斯纳入囊中。而剩下的残部也陷入内乱,地方势力你争我夺,战争连年不断,何时结束遥遥无期。随后,北方蛮族大举南侵,日渐取得大片土地。最后,一个新的帝国——罗马共和国,在西方大地上崛起。它慢慢征服了邻近的小国,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统治时间更久的新王国。这些内容我们将会在下文中详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