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流量越来越贵,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资本和创业者开始把目光聚焦在线下流量上。
共享单车是一种,充电宝是另一种。这些都是低成本获取线下流量的方式。
无论哪一家充电宝铺设到足够多的量以后,都很可能成为新时代的分众,所以这个模式下,我一直关心着另外四家公司的应对,这四家公司分别是分众、美团、友宝和二维火。尤其对于二维火来说,我觉得这简直就是飞来横祸。(不过,从美团开始尝试打车业务以来,我就更敬畏互联网和更心疼“程维”了。)
最后,我想再说一点,如果把任何一次互联网发展分成三个阶段,那一定是建构、应用、运营。建构的是基础设施,是技术的活;寻找应用场景,是产品的活;各种运营,自然是运营的活。
我最早入行互联网是看了一本书,叫《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是2010年出版的,但没想到过去了几年,好像这个概念已经不流行了。
我最近听说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开始要孵化项目,就是因为创造性的东西少了,而通过资本和运营推动的项目多了。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趋势。这也代表,充电宝类的项目,只是一个时代的分水岭,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
注:张雨忻对此文亦有贡献。
精选留言(www.xing528.com)
huayi:
腾讯作为本次领投之一,又为其线下支付领域拿下一城。可通过与小程序和微信支付联动,成为稳赚不赔的买卖。相较之下,这么高估值的A轮进来的VC机构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侨疯|Joephon:
线上流量越来越贵,源自一开始很便宜。线下流量本来就不便宜,各种成本摊开来未必就比线上便宜。再加上这是一种新玩法,想尝试太难。我觉得,连接线下,本质就是资本驱动加线下实体对线上的反攻。互联网真的已经走到传统行业的春天了。20年的线上耕耘,可以说是为线下搭起了连接线上的基础云梯。单点爆发已经一去不返了吗?
George魏:
且不说光源充电技术在2016年就已经在实验室进行无数次成功测试了,共享充电宝这个项目怎么会火,到现在都不敢相信……就像共享KTV一样,无非两个原因:一是沾了“共享”这个时髦的概念词吸引用户的成本会降低;二是资本市场又出现了大量的闲散资金冗余。互联网的下半场乱象横生,做个概念,炒作融资,价值高估,抛售套现……背后滋养了一帮鬼,世前虚荣了一片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