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滴滴、优步是O2O时代留存下来的硕果仅存而又伟大的几家公司之一,但是单就国内来说,神州、易到等追随者的拼杀还远未结束(似乎也看不到结束)。没有垄断就没有定价权,而这都源于滴滴、优步的模式之殇。
互联网市场的垄断一般是由技术壁垒或规模效应带来的。以实现基本的打车功能来说,打车类软件的技术壁垒不能算高,而规模效应倒是大家常常提到的点。滴滴是一个典型的双边商业平台,简单来讲就是乘客越多,司机就越多,司机越多,乘客反过来也会越多,两边都是上帝。
图24-1的运作方式,看起来是一个很标准的规模效应模型。但是,规模效应也可以拆分成供给端的规模效应和需求端的规模效应两种(比如脸书或微信就是需求端的规模效应,当用户达到足够的基数时,社交关系网络本身就发挥了神奇的作用,不断促进用户的增长和留存),而滴滴的这种规模效应与微信不同,更偏重于供给端的规模效应。
图24-1 规模效益模型(www.xing528.com)
微信的用户端是错综复杂纠结在一起的,但对于滴滴的双边用户来讲,都是某一侧的一个人对应着对面侧的多个人的关系。即,车越多,我作为乘客被服务得就越开心;乘客越多,我作为司机接客赚钱赚得就越开心,但单边某一侧的用户之间却缺乏连接。
而且更重要的是,打车类软件的供给端规模效应是有极限阈值的,在那之后供给端规模越大,边际效应递减得越厉害。如Lyft(优步在美国本土的主要竞争者)的创始人所说,“我们这行是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存在的,但到了一定的点也就没用了,一般这个点就是三分钟的从接单到抵达的时间限制”。(其实想起来,真的和不同银行ATM机的供给情况有些像。)
所以,只要一家公司愿意付出一定的成本(出行市场这么大,肯付出大成本的公司自然一直都会有),让司机端的供给水平维持在三分钟左右抵达时间的这个限制内,那么对于乘客来说就感知不到太大的服务差别。
这样的结果就是:用户在不同打车软件间的迁移成本低,变成了唯价格论,谁便宜就用谁。
所以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在这个市场中形成真正的垄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