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投社群的价值:互联网商业逻辑与投资指南

创投社群的价值:互联网商业逻辑与投资指南

更新时间:2025-01-14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但在新媒体时代,连接让双向的互动关系,甚至是网状的社群开始变得可能。所以,罗辑思维和新世相等都在强调社群,这背后的根本原理就是把内容生产者与读者单向的关系,变为双向甚至网状。而现在的很多媒体则是先从内容切入,如果最终能够把社群做好,则反过来又是一个社交网络。汤仙君@君翼资本:不管是打造优质内容还是建立社群,应该说都是为了留存率在努力,然后通过内容的价值创造收入。

到底为什么罗辑思维、新世相等公司都在做社群,并强调社群的重要性?

美国有一个著名的理论,经常被与摩尔定律相提并论,叫作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这个定律讲的是,网络的价值随着用户的增加而呈指数级增加。但他对这个网络的定义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每两个用户之间都是可以连接的。

如图22-1,这种两两连接的网络带来的是稳定的网络效应、更多的使用场景和数据积累、更高的留存率和平台价值。

图22-1 两两连接的网络示意图

在传统的纸媒时代,媒体的关系都是单向的,永远是一个点在中心呈放射状地输出,外部的一圈点做着单向地接收,并不形成互动关系。媒体无法即时知晓用户的信息,也无法定向地激活某个用户。但在新媒体时代,连接让双向的互动关系,甚至是网状的社群开始变得可能。所以,罗辑思维和新世相等都在强调社群,这背后的根本原理就是把内容生产者与读者单向的关系,变为双向甚至网状。

从根本上看,其实脸书是先做了一个网状的社群,再让这个社群自发地产生内容,最终也是一个内容平台。而现在的很多媒体则是先从内容切入,如果最终能够把社群做好,则反过来又是一个社交网络。

不同的切入点,最终却殊途同归。

我期待未来有一天,内容领域的同行可以杀出这么一条血路。

精选留言(www.xing528.com)

缪晓栋:

社群的本质目的是不是让用户形成自传播、自活跃,从而减少商家在传播上投入的成本(相对于单向传播模式来说)?记得有篇文章说过,推广传播要找能够让用户相互影响的市场,从而最终让用户自发帮你传播,而不是你自己不停地用力传播吸引流量。

马凌同学:

请教曲老师,“社区”和“社交”的边界在哪儿?跟“社群”是一回事吗?貌似前者靠内容驱动,后者靠关系驱动,还是其实就是伪命题,文字游戏而已?

作者回复:

我觉得“社区”和“社群”差不多,它是一个散装的群体。“社交”是指每两个人都互相连接。

孔燕斌@乐乐书:

非常赞同几点:1.优质内容是王道;2.经营内容是经营用户对内容的信任,建立内容品牌,有了品牌之后才能影响用户、创造价值;3内容和用户联系依单向、双向、网络(社群)次序增强,连接增多,结构更稳定,内容构建更纵深。

汤仙君@君翼资本:

不管是打造优质内容还是建立社群,应该说都是为了留存率在努力,然后通过内容的价值创造收入。可这种收入的持续性如何呢?特别对于个人内容创造者而言,当然可以像文学网站一样,持续更新,然后收费,这个就需要非常大的用户基础,个人应该也很难做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级别。所以之前,我一直认为内容创业未来是不赚钱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