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陌陌:即时性社交的本质

陌陌:即时性社交的本质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对于陌陌这样的陌生人社交平台而言,“认识人”比“聊事儿”重要得多。)所以,陌陌后来推出了直播的模式,这无疑是最即时的一种产品形态。这就是陌陌在做的事情:解决即时性社交需求,而非陌生人社交。

陌陌:即时性社交的本质

我提出来过一个说法,叫“社交媒体的本质是搭建媒介”,此外我还提到过:做社交类产品有一个需要注意的事情是“媒介的即时性”。

人们使用社交产品的需求分为两种,一种是陌陌、“摇一摇”类的需求,是我要解决当下这个时刻,即时性的无聊,我不在意是谁在回复我的帖子,但我希望我发出去的东西能够马上得到反馈。还有一种是长期的社交关系的转化和培养,比如豆瓣、知乎、领英这类产品,我发出的信息可以接受几天甚至更久时间以后的回复。

那我们回头看,陌陌的起家是利用了LBS(位置服务),也就是“附近的人”这个属性。用户会下意识地把“一个人在我附近”和“我能更容易地马上接触到TA”画上等号。所以,我想陌陌真正解决的也许从来都不是陌生人社交的问题,而是即时性社交的问题。

那这样问题就来了,陌陌原始的模式,是否真的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呢?毫无疑问是不行的,大多数男性的信息是得不到回复的,大多数女性是被过度骚扰的。

这样时间长了,大家就不会对LBS的产品抱有过高的期待,也不会在需要即时性社交需求的时候打开陌陌。于是,就有了图19-1中2015年的月活下降的情况。

图19-1 2013—2017年陌陌日活环比增幅情况

所以,陌陌必须转型。

如果给整个社交产品线拉一个轴,最左边是异步,最右边就是即时。异步之所以能够成立,是由于用户之间对“事”而非对“人”更感兴趣,可以忍受等待时间。而对于陌陌这样的陌生人社交平台而言,“认识人”比“聊事儿”重要得多。因此,如何向即时靠拢,成了陌陌提升社交效率关键。(在异步和即时中间,有一个“伪异步”模式,即Tinder、探探的照片匹配模式。男性看到的照片中,有一定概率是对他感兴趣的女生。如果两个人都点赞对方,则立即配对。虽然后续的交流仍然是异步的,但这种配对成功的快感仍然会刺激用户停留在平台上。)

所以,陌陌后来推出了直播的模式,这无疑是最即时的一种产品形态。如果说Tinder模式还需要男生敲敲门,那么直播就成了“大门敞开任君观赏”。直播用一对多的方式,解决了社交平台女性用户稀缺的问题。

而陌陌做直播的优势,在于它的用户都有很强的交友目的性,而不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这种目的性,使得陌陌在长尾直播内容的分发问题上处理得比其他平台更好。相较秀场模式,用户对于主播的地理位置而非名气更加敏感。

然而,相较过去LBS、探探类社交,直播难以沉淀一对一社交关系。它能让用户认识新朋友,但质量却远远不如过去那么高。因此,陌陌在2017年二季度继续发力视频社交,将一对一(Monkey、Tiki)、多对多(Houseparty)和现有的一对多(直播)打包,全部加入产品。

不管你想干吗,只要你进来,我都有产品功能能够马上满足你。而且这里的重点就在于“马上”两个字。这就是陌陌在做的事情:解决即时性社交需求,而非陌生人社交。所以如文章标题所说,也许大家一开始对陌陌的定位就错了。陌生人社交是表象,即时性社交需求才是本质。

从“同步—异步”的模型出发,我们还可以继续分析中美两国社交市场。

在图19-2里,我们用同步—异步—陌生人—熟人划分了一个四象限图,并把美国社交类App的前50名中的一些典型案例都摆在了里面。

图19-2 美国社交类App前50名中的典型案例分布

“异步+熟人”象限是最为拥挤的细分市场。

“异步+陌生人”象限大致可以包括三类:一类是以Pinterest、Tumblr为代表的兴趣社区应用;一类是以POF、Match.com为代表的婚恋应用;最后一类是以Flamingo、GetFriends为代表的扩列类应用。用户输入自己Snapchat、Instagram、Kik账号,加上一段简介和标签,系统就会根据LBS位置和标签展示其他陌生人信息与社交网络账号。

“同步+熟人”象限中,Houseparty是多对多视频社交的鼻祖,而且其实Houseparty的重点在二度人脉的搭建,也可以说是横跨熟人与陌生人。其余两款产品,Airtime与ooVoo都是在其基础上补足了场景。

“同步+陌生人”象限中,Monkey是随机连线社交的鼻祖,Melon则是致敬者。进入产品后填写资料,开始匹配一对一的60秒视频通话。Discord主推游戏实时语音和主播粉丝群,目前在Twitch上曝光率很高。(www.xing528.com)

按照同样的逻辑,我们又做了一款中国版的(见图19-3)。

图19-3 中国社交类App分布

在“异步+陌生人”象限中和美国注重熟人不同,“异步+陌生人”反而是中国最拥挤的市场。除了探探、珍爱网这样的婚恋交友平台,绝大多数都是以兴趣、内容为主的社区,涵盖游戏、写作、文艺、娱乐。美国当下很火的扩列类应用,在中国排名却很靠后。

“异步+熟人”象限自然是“老大哥”的市场,不多说。然而也没有什么主打视频的应用。

“同步+熟人”象限中,小恩爱勉强可以算。模仿Houseparty的开Pa暂时位列第107名。

为什么中国熟人社交更倾向异步而非同步?我的理解是视频社交还没有成熟,后来者还处于打磨产品和培养用户的阶段。

在美国,Snapchat开创了用摄像头交友的先河,为视频社交在美国的爆发提供了基础。然而在中国,对标Snapchat的产品仍然在去工具化的道路上前行,还很难称得上一个强势的社交平台。陌陌这次的改版,也一定程度起到了教育市场的目的。

“同步+陌生人”象限又是一个和美国迥异的市场。8款产品中,有6款以游戏切入,配合实时语音、视频进行交友。游戏为多人语音、视频社交创造了场景和媒介(对标Monkey的Tiki排名67)。

综合来看,在目前这个阶段,整体社交市场的机会应该集中在“同步+陌生人”象限。

在这个类别下:

一对一是最难做起来的,这个世界里女生是稀缺资源,一对一无疑是对稀缺资源的浪费,而比起女生来,会聊天的男生是更稀缺的资源。所以一对一“尬聊”的留存率无疑会很低。

一对多是最被验证的,但是目前所有的直播平台都更偏秀场模式,要做到真正的社交也很难。

所以,剩下的最有想象空间的就是多对多的视频社交领域了。类似Houseparty及开Pa能否解决好匹配效率与聊天场景的问题呢?类似玩吧、狼人杀等真的能够延续社交属性吗?

拭目以待。

精选留言

李竟菖:

西方年龄层割裂,熟人和陌生人拉新可以用同一套“病毒+垃圾邮件”的方法,一直有机会。国内陌生人社交可以奔着变现去做商业化产品。熟人是一块铁板,坚持切熟人社交都是创始人还不肯对现实妥协。只能祝做熟人社交的勇士好运……坚定看好“即时”这条赛道。

作者回复:

外国人都去各种“吧”了,中国人都在线上社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