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少年霸凌心理分析及解决方案

青少年霸凌心理分析及解决方案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校园霸凌问题成为各界关心的热点话题,代表委员们提交了议案,建议细化校园霸凌的惩治标准并单独立法。代表建议截图霸凌行为对他人的身心造成严重创伤,甚至可能引发家破人亡的悲剧,因此惩治霸凌者的呼声日益高涨。网上传播的青少年霸凌视频总会让大多数观众感到痛心不已,霸凌者却亲手对同学实施残忍的暴力和伤害,而且往往长期、反复为之。

青少年霸凌心理分析及解决方案

2017年,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对中小学生欺凌进行了明确界定: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但目前在法律层面,校园霸凌的概念比较模糊,缺乏清晰的界定,因此司法上无法明确判定欺辱行为是否构成了校园霸凌。再者,虽然校园霸凌行为残暴,性质恶劣,但受害者大多都未达到伤残鉴定标准中对于重伤的要求,因而很难对暴力实施者追究法律责任。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校园霸凌问题成为各界关心的热点话题,代表委员们提交了议案,建议细化校园霸凌的惩治标准并单独立法。

代表建议截图

霸凌行为对他人的身心造成严重创伤,甚至可能引发家破人亡的悲剧,因此惩治霸凌者的呼声日益高涨。然而与其事后进行惩戒,不如事先预防,这就需要我们从源头去了解霸凌事件发生的原因。

(一) 霸凌行为产生的原因

近年来频发的校园霸凌事件呈现出低龄化的态势,与此同时,霸凌手段也越发残忍,我们不禁要问,本该天真无邪的孩子为何会对同学做出这样的行为?

1. 攻击的动机

霸凌的本质是一种攻击行为,而根据不同的心理机制,可以将攻击行为分为两种类型。

1) 情绪性攻击

情绪性攻击通常由负面的情绪体验所驱动,如嫉妒、侮辱或挫折等,最终目的是伤害他人,给他人造成痛苦。例如,一个攀比心理特别强的学生看见别人穿了一双他渴望已久的新款球鞋,产生了嫉妒情绪,在对穿球鞋的人实施暴力之后,他的愤怒和嫉妒随之平息,心里痛快了。这就属于情绪性 攻击。

2) 工具性攻击

工具性攻击则并不直接由情绪引起,目的也不在于造成他人痛苦,而是企图通过攻击他人这一手段获得渴望占有的东西,比如抢劫财物。同样以前文提到的新款球鞋为例,如果某人为了把那双球鞋抢过来占为己有,而对穿球鞋的人实施暴力,这种行为就属于工具性攻击。又如,通过实施暴力向同学索取钱财,用于网吧、游艺机房等家长不支持的场所消费。

值得注意的是,霸凌事件有时并非由单一的动机引起。霸凌者往往会持续不断地对某个固定对象实施暴力行为,从攻击的目的和对象的选取来看,这主要属于情绪性攻击,即霸凌者对某个霸凌对象充满了类似“看不顺眼”的负面情绪,因此试图对其造成伤害。

同时,霸凌行为也兼具了工具性攻击的性质。这是因为,以获得财物为目的的工具性攻击比较容易辨别,而另一种工具性攻击则比较隐秘。霸凌者通常拥有自己的小团伙,渴望在小团伙中取得“老大”地位,甚至引起全班同学、全校师生的关注。在这类情境中,受霸凌者实际上也充当着工具的作用,通过对他们进行取笑和侮辱,施暴者企图实现并巩固自己在小群体中的“强者”地位。

举例来说,如果施暴者听说某个同学与自己的“好兄弟”发生了争执,他可能一方面为了发泄愤怒而对受害者施以暴力行为;另一方面,通过暴力手段制服受害者,也为他在“兄弟”面前赢得了面子。这样的攻击行为就结合了情绪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的双重特点。

2. 心理特点与成因

霸凌者一般都具有以下几方面心理特点。

(1) 极强的权力欲和控制欲。霸凌者通常有着夸大、虚幻的自我意象,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存在显著冲突。他们的理想自我形象无比强大,幻想自己能够主宰一切,无所不能,其他个体对他们而言都只是如同物体一般的工具,因此他们不会去关心他人的内心感受。

(2) 对于强者形象的认知偏差。霸凌者将暴力行为视作体现强者风范的必要途径,他们坚信必须令人害怕才能树立自尊和威信。(www.xing528.com)

(3) 缺乏同理心。网上传播的青少年霸凌视频总会让大多数观众感到痛心不已,霸凌者却亲手对同学实施残忍的暴力和伤害,而且往往长期、反复为之。由于他们内心缺失了本该有的柔软,同时抱有“弱者活该被欺辱”的错误信念,因此他们对自己给他人带来的伤害毫无羞愧感和悔意。

心理学理论认为,大多数心理问题的根源都可以归结到“关系”二字,而一切社会关系又可以说是家庭关系的复制。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霸凌者的成长过程和亲子关系,找出他们身上的问题成因。

每个人都有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理想自我使我们的生活拥有目标,从而给真实自我的发展提供动力,而真实自我则是我们定义理想自我的前提和基础。健康的个体能够客观评价真实自我,并且合理设定理想自我的形象,而心理失衡的个体则会将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距离放大到不合理的境地。

知识链接

“自我异化”:个体与真实自我的疏离

父母的冷漠、拒绝和羞辱常常是造成个体自我异化的原因所在。来自父母的负面反馈令个体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认为真实自我是令人羞愧、不值一提的。与此同时,个体会启动防御机制,塑造出完美的、受人认可的理想自我形象。也就是说,霸凌者受到父母越多的贬损,就越会把自己想象成强大的“暴君”,通过对他人的专横和暴力来维护自我意象的平衡。如此一来,内在自我的冲突看似得到了补偿和解决,实际却在不断被放大,霸凌者的“失败者”体验并不会随着欺辱他人而得到治愈,只会使他越来越无法接纳自己。

健康的亲子关系应当是强者(父母)支持弱者(子女),充满爱意地帮助弱者获得成长。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子女,成年后通常也能够以强者的身份为年老体弱的父母提供身心支持。而病态家庭关系的运作则往往基于一些错误的信念,近年来同样广受关注的一系列家庭暴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这种不健康的亲密关系模式:强者对弱者发号施令,强迫并控制弱者根据自身的意志而行动,若与其意志相违背,强者甚至可以对弱者施加言语侮辱、殴打、冷暴力等各种形式的身心伤害。

成长在这样的病态家庭关系中,个体不仅承受着“失败”的情绪体验,同时还强化了这种不平等的相处模式和暴力解决问题的行为习得。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攻击行为是一种后天习得的社会行为,当观察者注意到“榜样人物”的攻击行为受到奖励时,会间接引起观察者本人攻击行为的增强;而当观察者看到他人的攻击行为受到惩罚,则会产生替代性惩罚作用,抑制其攻击行为的产生。

知识链接

观察学习:学习者通过对榜样人物的示范行为进行观察所产生的替代性经验,经过学习者的大脑进行加工和内化,将习得的行为加以保持的一种学习方法。

(二) 被霸凌者的心理特点与成因

我们每个人的学生时代可能都经历过与同学发生争执,闹不愉快。多年之后,当我们在毕业周年聚会上再次遇到当年的“冤家”同学时,常常会既往不咎,笑谈过往。然而霸凌却与这种同学间常见的不愉快性质完全不同,它留给一个人的不是童年的嬉闹或青春的血气,而是持续终生的创伤。

遭受霸凌的孩子承受着如此沉重的身心压力,但为何多数孩子都选择默默承受,直到对他们的霸凌愈演愈烈,最终才忍无可忍,引发自杀或报复性自卫的悲剧呢?这一现象与被霸凌者的个性特点存在一定的关系。

众所周知,霸凌的受害者通常都是施暴者经过挑选的,通常不是一步到位,而是一步步地试探,确认对方害怕自己,面对自己时是弱者的人。被霸凌的孩子往往比较孤独,在班级里没有很亲密的朋友,性格方面比较内向、顺从。和霸凌者一样,被霸凌者的这些心理特点也同样是在特定的家庭关系和成长过程中形成的。父母的忽视或专横除了造就霸凌者幻想型的理想自我,也可能造成孩子直接表现出低自尊、低自我评价的人格特点。同样是在“弱者活该被欺辱”这一错误信念中长大的孩子,霸凌者将自己视作强者,因而成了欺辱他人的霸凌者;反之,被霸凌者接受了自己的弱者身份,因此可能将被霸凌解释为自己不够好而造成的后果。这种为自己遭受欺凌找到合理化的思维过程,也是个体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其背后的本质是受害者的自我安慰和自我保护。

知识链接

合理化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是指当个体的动机未能实现或行为不能符合社会规范时,尽量搜集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给自己的所作所为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以掩饰自己的过失,减免焦虑的痛苦和维护自尊免受伤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