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身活动
深呼吸调养肺气。平躺,行腹式呼吸法:深呼吸,鼓起小肚子,停顿几秒钟后,再把气从鼻孔里面呼出去,小肚子收缩,反复做20~30次。
(一) 秋分知识及习俗
对秋分的由来、意义、谚语、“三候”以及习俗进行讲解。
秋分的由来: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一般于每年的公历 9月22日—24日交节。秋分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80°(秋分点),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按照中国传统的农历二十四节气,秋分意味着真正进入秋季,火红的枫叶,金色的稻穗,落叶的声音,高飞的云雀,皆显示着浓浓秋意。另外,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展文艺汇演、农事竞赛等丰富的节日活动。
秋
秋分的意义:一是昼夜时间均等,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区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由赤道进入南半球,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北极附近也即将迎来一年中连续6个月的漫漫长夜与连续6个月不灭的星空。二是气候由热转凉。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的谚语:一场秋雨一场寒。
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
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秋分的“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意思是,秋分后阴气盛,不再打雷了,秋寒一天增一分,小虫子开始穴藏起来了,还用细土封实巢穴以避免寒气侵入,春夏水长,到秋冬就会干涸。
秋分的习俗:祭秋月、吃秋菜、“候南极”等。
(二) 节气诗赏析
秋 分
左河水
暑退秋澄气转凉,
日光夜色两均长。
银棉金稻千重秀,
丹桂黄菊万径香。
诗的讲解:
酷暑炎热的日子已经离去,天气从今日起开始变得气爽秋凉;秋分日的阳光直射赤道,白天黑夜时间均等,此后日短夜长。银白色棉花与金黄色的晚稻,在沃野重重叠叠交叉十分秀美;丹桂与小菊在神州万里的山地、路边开放,飘散浓郁的芳香。
(三) 四“养”模块
1. 饮食调养
饮食原则
秋分时节的饮食原则为“阴平阳秘”,因为秋分已真正进入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养生中应保持阴阳平衡的规律。
宜
酸味食物:山楂、葡萄、柠檬、青苹果、西红柿、橘子、石榴、柿子。
润肺食物:梨、萝卜、芝麻、核桃、银耳、百合、芝麻、鸭肉。(www.xing528.com)
养胃食物:谷类、豆制品、红茶、南瓜、红薯、萝卜、桂圆、木瓜。
忌
生冷寒凉的食物(易伤脾胃)。
肥甘厚腻的食物(易伤肝气)。
辛辣燥热的食物(易加重体内燥热,滋生疾病)。
油炸烧烤类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易患胃肠道疾病)。
2. 运动摄养
宜
轻松平缓、防寒保暖。
忌
受凉感冒、运动损伤、运动过度。
推荐运动
盘坐,两手掩耳,十指向后相对,上体向左侧倾,至极而止。再慢慢向右侧倾。左右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各做15次。然后,叩齿、咽津、吐纳,方法同前。
3. 家居护养
添衣、防燥、除尘。
4. 疾病疗养
常发疾病:感冒、消化系统疾病、哮喘。
1) 感冒
诱因:秋天气候变化异常,温差较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
预防: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增加户外活动,保持工作环境的良好通风;适当多饮水、多吃水果,增强机体代谢;经常使用冷水洗脸洗鼻(有助于感冒的预防)。
2) 消化系统疾病
诱因: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是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受冷空气刺激,秋季也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
预防:防止腹部受凉,注意胃部保暖,适时增加衣物;注意饮食调养,少吃多餐,定时定量;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注意劳逸结合。
3) 哮喘
诱因:秋季叶落草枯、空气干燥,食物和空气中的致过敏物质大量增加,极易引发哮喘。
预防:查明哮喘致敏原因,尽量避免与致敏物质接触;及时增添衣物、更换被褥;注意加强营养,重视锻炼身体,积极配合治疗。
可冷水洗脸,适当秋冻,防感冒。
秋季早晚温差大,应根据天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情况,及时增减衣物,预防风寒。但也不必过早“多穿衣”,应注意耐寒锻炼,也就是常说的“秋冻”。秋季养生,应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还可适当进行一些耐寒锻炼和有氧运动,如登山、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