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 性别认同强度和社会支配取向间的交互作用
社会认同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偏见。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对内群体的认同导致了偏见。也就是说,内群体认同对偏见的主效应应是显著的。而研究表明,认同强度并不是一致地与偏见相关(Brown & Zagefka,2005),如一项元分析就发现,认同和偏见间的相关为0(Hinkle&Brown,1990)。也就是说,从总体上讲,社会认同作为自变量,对偏见的主效应并不显著。
本研究提出,要全面认识认同在解释偏见时所发挥的作用,不应仅仅考虑其主效应。在解释偏见时,认同有可能发挥了调节变量的作用。具体来说,在性别偏见领域,性别认同可能会调节社会支配取向对性别偏见的作用。在研究二至研究四中,考查了性别认同强度和性别认同内容对社会支配取向与偏见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性别认同强度和性别认同内容能够调节社会支配取向对偏见的作用,而且两者还能对社会支配取向与偏见间关系产生共同影响。
另外,社会认同属于群体水平的变量,而社会支配取向是个体差异变量。对于这两类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分析,需要提及自我分类理论的观点。自我分类理论强调人们作为群体成员的群体心理及其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它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包含了个体和集体这两个方面,是一个从个体水平的认同到群体水平认同的一个连续体。也就是说,人可以按个体对自己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群体来对自己进行分类。在它的一个极端,自我是独特的、个体的,与所有的其他人不同。在它的另一端,则是一个去个体化的自我。这时自我是从属于内群体的,与内群体的其他成员类似,而与其他群体中的成员不同(Turner&Oakes,1997)。
不同水平的认同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发挥作用。在没有明显的相比较的外群体时,个人认同将发挥作用,因此,个人认同是强调自己与其他内群体成员的差异的比较过程;而在与外群体进行比较时,社会认同将会发挥作用。当一种水平的认同变得显著时,认知和行为会发生质的变化,也就是会出现心理不连续(psychological discontinuity)的现象(Reynolds et al.,2001)。当有明显的相比较的外群体时,社会认同将变得显著,这时,会发生去个体化的过程,导致更高水平的可交换感知,在行为上也会发生变化。个体差异变量是属于个人认同水平的,所以只会在个人认同的情境下起作用,能够预测偏见,而在社会认同的情境下则无法预测偏见(Haslam&Wilson,2000)。
据此,Verkuyten和Hagendoorn(1998)进行了一项研究,探讨了不同自我分类水平下偏见的决定因素。该研究采用阅读材料的方式启动了被试的个人认同和国家认同,并且分别测量了在这两种认同水平下的权威主义人格和偏见。结果发现,在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水平之下,权威主义人格与偏见之间的相关发生了变化。在个体认同水平下,偏见与权威主义人格相关,而在国家认同水平下,偏见与权威主义人格无关。这个结果支持了自我分类理论的假设,即在个体认同水平下,个体差异变量发挥了作用,能够预测偏见,而在社会认同水平下,个体差异变量没有发挥作用,不能预测偏见。
然而也有研究者认为,尽管有研究提供了对自我分类理论的心理不连续假设的支持,但这个假设也有可能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因为自我分类理论并没有提出如此简单的预测,认为社会认同显著性一定会减少像权威主义人格这种个体差异变量和偏见间的相关,或者个人认同会增加该相关。
Reynolds等人(2001)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被试被随机分配到个人认同组、性别认同组、国家认同组和年龄认同组(年轻或年老两种)。研究者先分别启动各组被试的相应水平的认同,随后测量了被试的权威主义人格和现代种族偏见水平。个人认同是个人水平的,性别认同、国家认同和年龄认同都是社会认同水平之下的认同。结果表明,在性别认同和年龄认同组,权威主义人格和现代种族偏见之间有显著相关;而在个人认同组和国家认同组中,权威主义人格和现代种族偏见之间没有出现显著相关。因此,在这项研究中,个体差异变量在个人认同水平之下没有发挥作用,而在社会认同水平,个体差异变量有时能发挥作用,有时不能发挥作用。
也就是说,社会认同的显著性并不是简单地会削弱权威主义人格和偏见间的相关。而应该说,特定的社会认同的显著性会对权威主义人格对偏见的预测力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可能是正向的,有可能是负向的。Pratto等人(2000)的研究结果与此类似,启动被试的社会认同后,社会支配倾向显示出对内隐偏见的预测力。
本研究的结果也支持了这样的观点,即个体差异变量对偏见的解释力会受到不同水平的认同的影响,而不是简单的有或无的关系。在研究二的子研究二中,采用了实验法启动男性和女性被试的性别认同。在男性中,社会支配取向的主效应显著,社会支配取向与性别认同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也就是说,在性别认同显著的情况下,社会支配取向的作用仍是存在的,它对偏见的解释力也是较强的,而且其作用与对照组中的情况无显著差异。性别认同并没有调节社会支配取向和性别偏见之间的关系。
在女性中,当不启动性别认同时,社会支配取向与偏见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在启动了性别认同之后,社会支配取向与敌意性别偏见无关,而与善意性别偏见之间呈现较弱的负相关。因此可以说,性别认同对于女性的社会支配取向与性别偏见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影响,而不能简单地说是削弱了社会支配取向与性别偏见之间的关系。(www.xing528.com)
总体上说,不同水平的认同可能的确会影响个体差异变量和偏见之间的关系,但是这种影响之所以会产生可能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个体差异变量只会在个体认同水平之下才发挥作用,背后的原因应比这种解释更为复杂。在本研究中,性别认同对社会支配取向和性别偏见之间的关系在女性中所表现出的调节作用,可能应该归因于社会支配取向在不同的情境下表达了不同的动机。换句话说,社会支配取向对偏见会有影响,只是在不同的动机状态下,这种影响在强度和方向上都会有差异。
包括社会支配取向和权威主义人格在内的个体差异变量和偏见之间的相关会随社会认同的显著性而发生系统变化,这样的研究结果对理解偏见有重要启示。对社会支配取向的意义的理解不能脱离于群体间关系的现实,要将它放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进行考查,而且对于个体水平变量和群体水平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也是十分必要的。
7.3.2 性别认同内容对社会支配取向与偏见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社会认同的研究中关注的往往是社会认同强度的作用。认同强度固然重要,但是还不全面。社会认同的定义是为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从定义可以看出,认同除了对内群体依恋的强度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随群体成员身份而来的价值意义。这种价值和意义可以用认同内容来说明,也就是群体成员是如何定义自己的群体的。
对于认同内容的研究还较少。在已有关于认同内容的研究中,探讨的都是认同内容对认同强度与偏见间关系的影响。比如Pehrson等人(2009)发现,国家认同和偏见间的关系是受到认同内容的调节的。Becker(2009)发现,在性别认同上也有类似的结论,即性别认同内容能够调节性别认同强度和性别偏见之间的关系。
而本研究探讨了社会支配取向和性别认同内容之间的调节作用,因此加深了对认同内容作用的认识。研究三发现,当女性具有现代性别认同内容时,社会支配取向与性别偏见负相关;而当女性具有传统性别认同内容时,社会支配取向与性别偏见正相关。这说明,除了性别认同强度可能会调节社会支配取向与性别偏见间的关系之外,性别认同内容也有可能会起到类似的调节作用。
7.3.3 性别认同强度和性别认同内容对社会支配取向与偏见间关系的共同作用
以前研究中探讨了认同强度和认同内容对偏见的共同影响,而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更进一步考查了性别认同强度和性别认同内容对社会支配取向与偏见间关系的共同作用。研究四中,以善意性别偏见为因变量进行的分析中,当女性具有现代性别认同,并且性别认同强度较高时,社会支配取向与善意性别偏见呈现负相关趋势;当女性具有传统性别认同,并且性别认同强度较低时,社会支配取向与善意性别偏见呈显著正相关。在现代性别认同且低性别认同强度组以及传统性别认同且高性别认同强度组,社会支配取向与善意性别偏见的相关情况居于前两者之间。
本研究表明,性别认同强度和性别认同内容能够对社会支配取向与偏见间关系产生共同影响。这一方面提示在探讨认同的作用时,不能只关注认同强度的作用,还应考虑认同内容的可能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有必要探讨个体水平变量(社会支配取向)和群体水平变量(性别认同)之间的交互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