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性别偏见成因的解析及人格因素影响

性别偏见成因的解析及人格因素影响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性别认同强度较低时,社会支配取向与敌意性别偏见正相关;当性别认同强度较高时,社会支配取向与敌意性别偏见无关。也就是说,在女性中,社会支配取向对性别偏见的作用受到了性别认同的影响。这一研究结果说明,两性中性别偏见的成因是不同的。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在解释性别偏见时,很有必要考查个体水平变量和群体水平变量的共同影响。

性别偏见成因的解析及人格因素影响

本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性别偏见的成因。一方面,两性中性别偏见的成因需要分别进行考查。研究一发现,社会支配取向对性别偏见的解释力在两性中是不同的。在男性中,社会支配取向的解释力较强,在女性中则较弱。以前的研究中,在考查个体差异变量与性别偏见的关系的时候,常常没有考虑到男性和女性中的情况可能会存在差异(Christopher & Mull,2006;Ekehammar,Akrami,Gylje,& Zakrisson,2004;Sibley,Robertson,& Wilson,2006)。而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至少在考查社会支配取向对于性别偏见的作用的时候,有必要将男性和女性分开来考查。

另一方面,女性中性别偏见可能受到了社会支配取向和性别认同的共同影响。研究二表明,在女性中性别认同强度能调节社会支配取向与敌意性别偏见之间的关系。当性别认同强度较低时,社会支配取向与敌意性别偏见正相关;当性别认同强度较高时,社会支配取向与敌意性别偏见无关。在研究三中,当女性具有传统性别认同时,社会支配取向与性别偏见正相关;当女性具有现代性别认同时,社会支配取向与性别偏见无关。也就是说,在女性中,社会支配取向对性别偏见的作用受到了性别认同的影响。在解释女性的性别偏见时,社会支配取向与性别认同之间可能会存在交互作用。

这一研究结果说明,两性中性别偏见的成因是不同的。男性中社会支配取向能较好地预测性别偏见,当男性具有较高社会支配取向时,其性别偏见的水平也较高。也就是说,男性越期望保持现存的男女地位差异或提升其内群体利益,那么他对女性的偏见水平就会越高。而在女性中,社会支配取向对性别偏见的作用受到了性别认同强度和性别认同内容的调节。当女性具有较低的性别认同或者传统性别认同内容时,社会支配取向会与性别偏见正相关。而当女性具有较高的性别认同或者现代性别认同内容时,社会支配取向与性别偏见无关或负相关

在已有研究中,有一些使用权威主义人格和社会支配取向等个体水平变量来解释性别偏见(Christopher & Mull,2006;Ekehammar,Akrami,Gylje,& Zakrisson,2004;Sibley,Robertson,& Wilson,2006),也有研究用性别认同这个群体水平变量来解释性别偏见(Becker & Wagner,2009),但还未见有研究考查过个体水平变量和群体水平变量在解释性别偏见时的交互作用。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在解释性别偏见时,很有必要考查个体水平变量和群体水平变量的共同影响。因此,本研究将有关性别偏见成因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

性别偏见是偏见的一种。对偏见做出解释的理论有很多,本研究中所涉及的主要有三个理论,社会支配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系统公正理论。因此,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也能在这些理论的背景之下进行讨论。(www.xing528.com)

这三个理论在解释偏见时都有各自的不足之处。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对内群体的认同导致了偏见。内群体认同的水平越高,偏见水平也会越高。但是,以前的研究并没有发现社会认同和偏见间的强的正相关(Brewer&Brown,1998;Hinkle&Brown,1990),因此社会认同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内群体偏好。

社会支配理论是一种解释歧视的人格理论(Sidanius et al.,2004),因此,针对人格理论的一般批评也同样适用于社会支配理论(Reynolds et al.,2001)。这些批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它只关注于稳定的人格特质的作用,忽视了群体成员身份、群际关系以及社会规范对个体态度的作用(Duckitt et al.,2002),而这是社会认同理论所关注的内容。二是由于人格取向的解释独立于即时的社会情境和社会力量,所以该理论不能解释在特定群体中出现的大规模一致的偏见以及在短时间内群体中突然出现的偏见水平上升或下降(Sherif,1967)。

系统公正理论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可能是较为棘手的,即它预测在系统公正动机的作用下,系统总是稳定的,处于不同地位的群体都会接受现状。而事实上,社会变革是存在的。在70年代以前的研究中,黑人小孩一致地偏好白人玩偶。这个发现的解释和系统公正理论类似,小孩内化了社会中对白皮肤的偏好。然而,80年代再重复这个研究,结果就发生了变化。黑人小孩偏好黑人玩偶,白人小孩喜欢白人玩偶(Brown,1995)。而且在西方社会,黑人解放运动是广泛存在的,黑人并不总是默许现状(Kinder & Winter,2001)。系统公正理论无法解释这些社会变革。

有理论家指出,一个成功的群际歧视理论应能同时解释社会稳定和社会变革,能说明使两者保持平衡的过程(Rubin&Hewstone,2004)。每个理论也具有各自的理论优势,相互之间不可替代。Reynolds等人(2007)认为,以后的研究不应再沿续人格和群际取向相分隔的传统局面,不必争论出哪个理论是对的,哪个理论是错的,而应该进一步研究人格与群际取向间融合的可能性。本研究所做的努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将社会支配取向与性别认同相结合,考查两者对性别偏见的共同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