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格因素对群际态度的影响

人格因素对群际态度的影响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社会支配取向的性别差异有可能是跨文化跨情境一致的,男性总是比女性高,但对武断设置的系统而言,情况并不是这样,社会支配取向的水平可能会受到各种情境因素的影响。研究者提出个体所处的群体是其社会化的来源,该群体的社会地位会影响个体的社会支配取向的水平。这与群体社会化的思想是一致的,它强调的是人们的社会支配取向会随着他们所加入的群体而变化。

人格因素对群际态度的影响

尽管社会支配取向的性别差异有可能是跨文化跨情境一致的,男性总是比女性高,但对武断设置的系统而言,情况并不是这样,社会支配取向的水平可能会受到各种情境因素的影响。研究者提出个体所处的群体是其社会化的来源,该群体的社会地位会影响个体的社会支配取向的水平。处于支配的社会地位的群体,既包括那些处于社会阶层的顶层的群体,也包括加大阶层的组织,这些群体和组织都会拥有相对来说更大份额的财富和权力等社会资源。支配群体中的人会接受更高水平的社会支配取向,而那些被支配群体的人则会接受较低水平的社会支配取向。这与群体社会化的思想是一致的(Guimond,2000),它强调的是人们的社会支配取向会随着他们所加入的群体而变化。

很多研究都验证了这一观点。有研究用实验操纵的方法,将被试随机安排到支配的社会地位,发现他们的社会支配取向水平显著上升(Guimond,Dambrun,Michinov,&Duarte,2003)。而且在真实的社会群体之间,社会地位差异越大,不同群体的成员之间的社会支配取向水平也差异越大,如白人与黑人之间的社会支配取向的差异,就比白人和亚裔之间的社会支配取向的差异要大。而如果两个群体的相对地位发生变化时,群体间的社会支配取向的差异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如一项在以色列、北爱尔兰和美国开展的研究表明,社会支配取向的差异会随群体地位差异的加大而增加(Levin,2004)。(www.xing528.com)

在加大阶层的组织中,个体会通过认同相应的合法化神话的方式来与组织的阶层角色相匹配。比如新入编的白人警察在最开始的18个月中,对黑人的负面态度会逐渐提高(Pratto,1994);在大学法律系中,高年级的学生比一年级的学生有着更高的社会支配取向。还有人发现,个体在减少阶层的环境生活一段时间后,社会支配取向的水平就会降低(Sinclair,Sidanius,&Levin,199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