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下属对领导者有不信任感、不肯服从指示,那么就表示这位领导者无能。只有真正了解下属心情的领导者,才能发挥领导作用。
宗教团体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因为它掌握了信徒的心理,所以能让他们不计较利害得失,心甘情愿的付出。
以日本的经济发展为例,在其快速成长的背后,日本人对公司的团结心、忠诚心,才是最大的原动力,这是值得效法的地方。
根据一位专家的说法,在日本,与其说那些员工士气高昂的企业是营利团体,不如说它是接近宗教团体更来得贴切。
暂且不论这种说法是否妥当,从做过的意识调查中得知,精神因素对整个公司有很深的影响。不仅是中老年人,连时下很多年轻人都很注重精神层面。
所以,领导者要结合团体力量,就不能忽视下属的心情。
这也就是为什么死板的作业指导书、工作手册等文件,无法在日本和台湾等东方国家被使用的原因。
领导者夸大、敷衍的说词是不具说服力的,诚心鼓励的话语才能打动人心。
上司一句慰劳的话,对辛苦工作的下属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也能使下属对领导者有很大的改观。
虽然“下属做事是理所当然的”,但如果领导者这么说的话,就显得太过肤浅了。更不要认为:“只要照指示作就能达成目标。”因为在这过程中,人为因素可以决定最后的成败。
知识经验丰富、有行动力,却无法发挥团体力量的领导者,多半都是因为他们不能体会下属的心情。
在商业性的组织中,了解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可以说是打动人心的一个法则;做不到这一点的人,是不配做领导者的。
在公司里有各式各样的人,例如:
•做事积极,但很冒失。
•做事慢,但很正确。(www.xing528.com)
•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
•例行工作做得很好,但缺少随机应变的能力。
•工作顺利时,能充分展现实力,但遇到困难就沮丧。
就象每个人的长相不同,个性也就不一样。对不同的人做同样的要求,是无法提升团体力量的。要怎么将每个不同立场的人,所发挥的力量全凝结起来,就要靠“领导者的手段”了。
虽然现在性格测验大量被使用,但领导者必须透过每天的工作和对话,才能实际掌握每位下属的特性。不妨利用以下几项要点,试着对下属做分类:
“积极”型?“守旧”型?
从处理工作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是积极?还是畏缩?
理论型?情感型?
从说话方式就可以看出是有条理?还是爱出风头而已?
•只管快不管好型?踏实型?
从处理事情的速度就可以看出。虽然做事越快、越正确的人最好;而做事又慢、错误又多的人最差,但这两种绝对的情形可以说都很少,多半都是“做事快,但错误多(或是杂乱无章)”、“做事慢,但正确”。
•思考型?行动型?
从平时的行为就可以看出,做事之前会先考虑清楚?或是立即行动?
其实这几种类型的人,都各有其优缺点,所以,领导者必须针对不同类型去做工作分配和沟通。一般的领导者往往都忽视这些要点,而对每个人采取同样的处理方式,这是绝对错误的。领导者应该去发掘每位下属的优点,了解他们的个性,才能运用这些特性,来提高团体的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