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冈石窟、大都会博物馆等各朝代范例图

云冈石窟、大都会博物馆等各朝代范例图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云冈石窟/北魏早期2大都会博物馆藏/北魏早期 大都会博物馆藏的这尊青铜造像体量巨大,高度为140cm,是目前存世尺寸最大的一尊青铜造像,做工极为精细,保存也极为完好。1山西博物院藏/北齐2临漳县佛造像博物馆藏/北齐1、2、3弗利尔博物馆藏/隋代 这尊造像属于存世量稀少的高古干漆夹纻佛像,是流落海外博物馆有据可考的四尊夹纻佛之一。这尊造像定为隋代是比较准确的。

云冈石窟、大都会博物馆等各朝代范例图

1云冈石窟/北魏早期

2大都会博物馆藏/北魏早期
大都会博物馆藏的这尊青铜造像体量巨大,高度为140cm,是目前存世尺寸最大的一尊青铜造像,做工极为精细,保存也极为完好。肉髻高耸,涡卷发纹,开脸饱满雄健,嘴角含笑,目光悠远,身着通肩式大衣,衣纹稠密紧贴身体,华丽而贵气,为典型北魏早期的样式。

1龙门石窟/北魏晚期

2云冈石窟/北魏晚期

3、4巩义石窟/北魏晚期

1—5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东魏

这尊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所藏的青铜造像乃是较为典型的东魏风格,铭文为天平年号,褒衣博带式着装,下摆与衣袖飘逸洒脱,延续了北魏中晚期的特点,开脸清秀俊逸,跣足立于莲台上,背光上的火焰纹做工也极为细致。

北魏中晚期到北齐之间这个时间段的造像受南朝文化,乃至魏晋时的气韵熏染较大,“秀骨”这个词非常的贴切,侧面可以看到整体的身形扁平而清瘦,袈裟迎风飘扬,有一种出世独立而不染俗世烟火的精神面貌,体现了汉文化的特质。

1山西博物院藏/东魏

2邺城博物馆藏/东魏

3、4麦积山石窟/西魏

1山东省博物馆藏/北齐

2响堂山石窟/北齐

3青州博物馆藏/北齐
萨尔纳特式的佛躯干是北齐青州造像里较常见的,通体无衣纹,近似于裸体的形象,只在领口以及袖子处彩绘出袈裟的特征,体现出极薄的特质,身形非常柔美修长,但不是按照实际生活中人的比例来塑造的,比如腹部明显饱满,腰部特别纤细,这种经过提炼的形体让整体显得圣洁而纯粹,极简而至于空灵。(www.xing528.com)

1、2青州博物馆藏/北齐

3青州博物馆藏/北齐
“曹衣出水”就是形容这种风格的造像,衣纹呈U形紧贴身体,如刚从水里出来,源头是笈多时代秣菟罗的样式。

1山西博物院藏/北齐

2临漳县佛造像博物馆藏/北齐

1、2、3弗利尔博物馆藏/隋代
这尊造像属于存世量稀少的高古干漆夹纻佛像,是流落海外博物馆有据可考的四尊夹纻佛之一。据《洛阳伽蓝记》记载,每逢佛诞日民众都有抬佛行游之风,推测该造像应该是在这样的盛大场合作为行佛之用。由于这种特殊的工艺,造像内中空,较为轻便,适合这样的场合。佛像的开脸肃穆庄严,脸型与发髻都能看到北齐时的影子,袒右肩,身形接近于北齐时期的圆润,肌体的塑造不似唐时的张力,但衣纹却较为厚实,有唐风。这尊造像定为隋代是比较准确的。

1山西博物院藏/唐代

2天龙山石窟/唐代

3洛杉矶博物馆藏/唐代

1、2龙门石窟/唐代

1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唐代

2榆社博物馆藏/唐代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面对这样的作品,我们只能惊叹与仰望。它第一眼就能击中你的内心——极精微处致广大,密集处不透风,疏朗处可跑马,胸部那一道弧线如飞鸟掠影,有空寂高旷之境,用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来形容这一尊造像是最恰当不过了。流水般的线条看似信手拈来,轻松自在,其实是很难塑造的。首先工匠要将每一根线条的走势安排妥当,使其密而不乱;然后需要让每一根线条凸出来,就是用小刀一点一点剔除旁边多余的部分,且要体现出衣服下面的肌体起伏,还得注意每一根线条它本身也有粗细的变化;最后呈现的细节细腻耐看,整体和谐统一。内心不丰富的人永远塑造不出这样的作品。

1、2、3弗利尔博物馆藏/唐代

4哈佛大学博物馆藏/唐代
此尊为天龙山造像,身着半披式袈裟,袒右胸,胸肌隆起,饱满,衣纹如流水般充满韵律,特别是腿部的衣纹线条处理特别精彩,膝盖处疏朗与弯曲处密集的对比张力十足,体现出大唐的雄伟气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