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因为绘本的力量,迷上阅读:金艳名师工作室经典绘本教学设计

因为绘本的力量,迷上阅读:金艳名师工作室经典绘本教学设计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10种上榜图书中,原创中文儿童图画书《团圆》的英文版出人意料地上榜。初版于2008年的《团圆》,由作家余丽琼和画家朱成梁合作完成。团圆,一分中国人特有的盼望和心情,在传统习俗中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展现。插图:金城关回民小学汪滔2009年,这本中国味道浓厚的绘本——《团圆》,荣获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之“最佳儿童图画书首奖”。《团圆》无疑是一本极适宜语文教学的原创经典绘本。这个故事的题目叫《团圆》。

因为绘本的力量,迷上阅读:金艳名师工作室经典绘本教学设计

兰州市城关区金城关回民小学 靳克俭

阅读鉴赏

2011年11月3日,《纽约时报》发布了2011年度最佳儿童图书榜单。在10种上榜图书中,原创中文儿童图画书《团圆》的英文版出人意料地上榜。在经典图画书层出不穷的美国,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的中国原创图画书能受到挑剔的美国读者和专家的青睐,这一消息给童书界带来了莫大惊喜。

初版于2008年的《团圆》,由作家余丽琼和画家朱成梁合作完成。作品讲的是过年的故事:要过年了,在外地给别人建房子的爸爸回家了,他为家人带来了快乐和温暖。故事中的“我”享受着爸爸特有的关爱,跟爸爸去高高的屋顶看龙灯,在汤圆里包入一枚好运硬币。短暂的团聚之后又是长长的离别。“我”郑重地把好运硬币交到爸爸的手中,期盼着下一次的团圆。虽然很熟悉很日常,但读过之后却会有泪水流出。团圆,一分中国人特有的盼望和心情,在传统习俗中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展现。

插图:金城关回民小学 汪滔

2009年,这本中国味道浓厚的绘本——《团圆》,荣获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之“最佳儿童图画书首奖”。

儿童文学评论家朱自强曾给出这样的评价:《团圆》是一部将民族传统文化、现代生活内涵、儿童心理情感恰切而有机地融为一体,具有人情味历史感、艺术美的感人作品。其文字故事自然朴素,没有夸饰的言辞,没有过剩的意绪,主题意蕴含而不露,情感表达酽而不烈,结构安排疏而不漏,既为绘画提供了坚实的展开基础,也给画家留下了广阔的创意空间。而本书画家也深谙图画书的图画是设计的美术这一艺术法则,运用年画的一些元素,紧贴故事的意涵,展开了一系列具有想象和创意的美术设计。比如,门笺的活用,环衬的处理,卡通分格的设计,跨页图、大图、小图的穿插,封面图与封底图的呼应,等等,这些美术设计强化了绘画语言的表达功能,营造出了图画与文字相得益彰、互为活化、彼此提升的艺术效果。作品朴实淳厚的画风,不仅散发着民族的审美气息,而且颇能于举手投足、转身相对之间,微妙地透露出人物的内在心理情感,显示出画家描绘人物的深厚功力。

了解作者

文字作者:余丽琼

1980年出生于安徽安庆南京大学文学学士,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现为《东方娃娃》编辑。1996年至今已发表散文、小说十万余字。

作者的话:

我很喜欢一遍遍地回顾自己,回顾那些已经一去不返的时代。假如时光倒流,我一定会逃回去,重复去做那个叫“毛毛”的小女孩。有些东西在今天的社会里已经找不到了,它们单纯地活在过去的日子里,温暖而且厚重,我们的成长便是离它们越走越远。这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幸好我们还能怀想,还能用言语和文字不断重复它们曾经的模样,还能让后来的孩子们去感悟。

绘画作者:朱成梁

1948年1月出生于上海,少年时代在苏州度过,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系油画专业,曾为江苏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现已退休。热爱图画书创作,并从中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和艺术营养。

图画书创作大事记:1984年,《一闪一闪的兔子灯》获联合国亚洲文化中心“野间”佳作奖。1985年,代表中国入选由日本出版的八国画家联手合作的图画书《地球的同一天》。1994年,《争鹿》由台湾信谊基金出版社出版。2006年,第一本自编自绘的图画书《火焰》由《东方娃娃》隆重推出。

画者的话:

画图画书就如同拍电影一样,作为绘画者,既要能承担导演、演员的工作,也得会干舞美、服装、道具的活儿,而且必须样样精通。只有把这些活儿都干好了,这本图画书才会好看。不同的是,拍电影需要一个庞大的班底、一定范围的场地,而画图画书,却只是在此方寸之间。

设计思路

把绘本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运用在语文教学中,被称之为绘本教学。《团圆》无疑是一本极适宜语文教学的原创经典绘本。本课围绕“线索就是故事核心”、“细节传达丰富信息”、“语言藏在图画当中”三个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故事、寻找年俗、抓住线索、聚焦细节、想象补白、创编结尾等六个教学环节,指导学生学习阅读绘本的方法。充分地利用绘本、使用绘本,恰当地开展绘本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建议教学年段

小学中年级段(三、四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绘本的阅读了解春节民俗,感受中国人特有的人文情怀“团圆”。

2.围绕“线索就是故事核心”、“细节传达丰富信息”、“语言藏在图画当中”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梳理情节、观察画面、分享感受、想象补白、创编结尾,教给学生阅读绘本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利用绘本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围绕“线索就是故事核心”、“细节传达丰富信息”、“语言藏在图画当中”三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习阅读绘本的方法。

教学环节

一、讲述绘本,了解故事(配乐《春节序曲》(节选))

1.出示封面。

这个故事的题目叫《团圆》。

2.出示版权页。

故事得从2001年1月23日讲起,这一天是庚辰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

3.出示图1。

(1)爸爸在外面盖大房子。他每年只回家一次,那就是过年。今天,妈妈和我都起得特别早,因为——

(2)师停顿,猜一猜:因为什么呢?(爸爸要回家了)

4.出示图2。

(1)爸爸回家了。

(2)师停顿:这个跨页,只有一句话:爸爸回家了。请大家仔细看看这个场景都画了什么?(爸爸拉着红色的行李箱、妈妈去迎接爸爸、小货车上摆放着各种玩具、街上挂着红红的灯笼……)

(3)故事里的“我”怎么躲起来了?为什么没扑上去喊爸爸?(害羞、有点害怕)

5.出示图3。

(1)我远远地看着他,不肯走近。爸爸走过来,一把抱起我,用胡子扎我的脸。“妈妈……”我吓得大哭起来。“看我给你买了什么!”爸爸赶紧去掏他的大皮箱——哦,好漂亮的帽子!妈妈也换上了爸爸买的新棉袄。

(2)师停顿:同学们猜得很对,一年不见,我和爸爸真的有点陌生了。

6.出示图4。

吃过中饭,爸爸对我说:“走,剪头去。剪了头,明年就会顺顺当当的。”我坐在椅子上等爸爸。呀,镜子里的爸爸越来越像以前的爸爸了!

7.出示图5。

师停顿:这幅图没有文字。如果你们是文字作者,你觉得这里应该写什么呢?(我和爸爸贴春联

8.出示图6。

包汤圆喽!爸爸把一枚硬币包进汤圆里:“谁吃到它,谁就会交好运喔!”这天夜里,爆竹“噼噼啪啪”地响个不停。我依偎在爸爸妈妈中间睡着了,迷迷糊糊地,我听见爸爸妈妈在轻轻地说着话,他们说啊说啊……

9.出示图7。

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就端上了热腾腾的汤圆,爸爸用勺子喂给我吃。突然,我的牙被一个硬东西咯了一下。“好运硬币!好运硬币!”我叫起来。“毛毛真棒!快收到兜里,好运就不会跑掉喽!”爸爸比我还开心呢。妈妈给我换上了新棉袄,要去拜年啦!

10.出示图8。

路上,我遇见大春。“毛毛,你去哪儿啊?”“我跟爸爸去拜年!”“我也是。看,我有大红包!”“这有什么稀奇!”我从兜里掏出那枚硬币,“我有好运硬币!爸爸包在汤圆里,被我吃到了!”

11.出示图9。

大年初二,天阴沉沉的,要下雪了。一大早,爸爸就忙了起来,补窗户缝、刷新门漆、换新灯泡……呀,家里一下子变得亮堂堂了。“走,补屋顶去喽!”爸爸冲我努了努嘴。太好了,那儿是妈妈从来不准我一个人上去的地方呢。

12.出示图10。

哈,我看见了大春家的屋顶。“咦,那边是什么声音啊?”“噢,大街上在舞龙灯呢!”爸爸直起身子,看了看远处。“在哪儿在哪儿?”我使劲儿踮起脚尖。爸爸让我骑到了他的肩膀上:“这回看到了吧?”“看到了看到了,他们过来啦!”

13.出示图11。

师停顿:这幅跨页又没有文字,你们看到什么了?(街上好热闹,有的小朋友靠在爸爸的怀里看舞龙灯表演,有的也骑在爸爸的肩上,大家都沉浸在过年的喜庆气氛里了)

14.出示图12。

(1)大年初三,下雪了,下得好大好大!下午,雪终于停了,大春他们来找我玩。我们在院子里堆了一个大雪人,然后开始打雪仗。

(2)师停顿:一转眼,爸爸回来几天了?(四天)

15.出示图13。

天快黑的时候,我才回到家里,一摸口袋——啊,不见了!好运硬币不见了!我冲到院子里,院子里全都是雪,我的好运硬币在哪儿?

16.出示图14。

这幅图没有配文字,你看到了什么?(毛毛四处寻找“好运硬币”,可是她没有找到,号啕大哭起来)

17.出示图15。

“毛毛别哭,我再给你一个。看,跟那个一样!”爸爸摸出一枚硬币。“不要不要,我就要那个!”我一边哭一边叫。晚上,我难过地爬上床,脱棉袄的时候——“丁当”,有个东西掉到了地上。硬币!我的好运硬币!“爸爸快来看,好运没丢,它一直在我的身上!”

18.出示图16。(www.xing528.com)

(1)那天夜里,我睡得特别香……早上一起来,我就看见妈妈在为爸爸收拾东西——爸爸今天要走了。

(2)师停顿:大家看看墙上的日历,这一天是大年初几?爸爸一共在家待了几天?(五天)

19.出示图17。

(1)爸爸很快就收拾好了,他走到我身边,蹲下来用力抱住我。他在我耳边轻轻地说:“下次回来,爸爸给你带一个洋娃娃,好不好?”“不!”我拼命地摇头,“我要把这个给你……”

(2)师停顿:你们猜猜,我要给爸爸什么?(“好运硬币”)

20.出示图18、19。

我把那枚攥了很久的暖暖的硬币放到爸爸的手心里:“这个给你,下次回来,我们还把它包在汤圆里喔!”爸爸没说话,他用力地点点头,搂着我不松手……

这幅图依然没有文字。大家看看,和除夕那天爸爸回来的场面相比,现在的画面是怎样的?(画面里只有我和妈妈,爸爸已经坐上了长途汽车,车子开得远远的了,我和妈妈一直不舍得离开)

设计意图:绘本是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也是学生们非常喜爱的一种儿童读物。《团圆》是一本以中国文化内涵为核心的原创图画书,故事在缓缓流淌的画面中,从小女孩的视角展开,宛如一部流畅的电影。开课伊始教师通过配乐深情讲述和适时互动,带领学生们渐渐走进了这个洋溢着暖暖爱意的故事里。

二、寻找“年俗”,引出团圆

1.这个绘本故事发生在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其中藏着我们华夏民族的魂。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我们称之为“年俗”。现在请大家自己读一遍绘本,找找藏在这个故事里的年俗。提示大家,有些小物件也是能体现春节的年俗的哟。

2.自主阅读,全班交流。

(1)故事中的年俗:节前理发、除夕贴春联、包汤圆、穿新衣服、拜年、看舞龙。

(2)饱含年味的物件:大红灯笼、连年有“鱼”的小挂件、春联、“福”字。

(3)教师补充介绍“挂钱”,出示图片。

挂钱,贴在门楣、房檐上的一种剪纸艺术。其叫法有“挂千”、“吊钱”、“门吊子”等。挂钱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贴挂钱,为北方民间春节的一大习俗。挂钱上刻镂着吉祥的图案和文字,上沿贴牢,下面大部悬空,可随风飘动。挂钱与对联搭配着贴,一是表示一种祝福,表示吉祥如意的意思;二是它名字中有“钱”字,把它们挂在门前檐下,预示着新的一年中,财源会滚滚而来。

(4)同学们,传统节日中的民间习俗在绘本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这分我们中国人特有的生活体验是其他区域的人们所无法想象的,看到这些年俗和充满年味的物件,总能引起每个中国人的共鸣。因为这所有的年俗背后呀,都有一个关于春节亘古不变的主题,那就是——团圆。(板书:团圆)

设计意图:《团圆》是一本中国味道浓厚的书——无论画面和故事。对联、灯笼、年夜饭,是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场景。故事、情感、颜色,所有的细节都是中国的,很多习俗是我们每年春节必须要做的事情。透过绘本,通过让学生寻找书里的中国元素——年俗,这看似简单的教学环节,实则会对孩子们产生深远的意义——文化的认同、文化的自信。

三、抓住线索,理解主题

1.围绕“硬币”,梳理情节。

(1)过渡:绘本里的那枚“好运硬币”是毛毛家的“团圆”象征。我们再回到书里,请大家找找看硬币在书中出现了几次?梳理一下:

①包进汤圆;②吃到硬币;③炫耀硬币;④丢失硬币;⑤找到硬币;⑥送还硬币。

(2)一枚硬币在文中反复出现,大家一定知道这枚硬币就是文中的一条……?(线索)找到文中的线索,我们就能很快抓住故事的核心。

2.紧扣硬币,讨论主题。

(1)看似不起眼的一枚小小硬币,就这样把故事串联了起来。这真的只是一枚普通的硬币吗?请在四人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观点。

(2)全班交流。(不,这枚硬币饱含女儿的思念,有毛毛对爸爸的恋恋不舍;是女儿对爸爸的关心、关爱……)

(3)教师小结:从吃到硬币到炫耀硬币再到丢失硬币又到找到硬币后来返还硬币,对一个孩子来说,短短的几天时间就经历了一段不平常的心路历程,让她感受到了好运。在别人眼里也许是枚普通的硬币,可对毛毛来说它绝不普通!透过这枚硬币,我们感受到了那分浓浓的父女之情。父亲把硬币包进汤圆,想着让女儿吃到,得到好运;后来女儿又在爸爸临走时把硬币送还爸爸,希望爸爸有好运相伴。硬币在毛毛与爸爸的一来一去中,寄托了无尽的牵挂与祝福。

设计意图:本环节围绕“线索就是故事核心”开展教学。既然绘本是一种文学样式,那么它也具备一般的文学特征。《团圆》是故事类绘本,重点情节反复围绕“好运硬币”展开,可见“好运硬币”无疑就是文本线索。抓住文本线索也就能很快梳理出故事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果,接着,引导学生围绕“好运硬币”这个故事核心的象征意义进行讨论,进一步理解了“团圆”的内涵。

四、聚焦细节,关注父亲

1.过渡:团圆,团圆是什么?团圆,是身上的新衣服,红红的;团圆,是兜里的压岁钱,鼓鼓的;团圆,是香喷喷的年夜饭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团圆,是我夹在爸爸妈妈中间的全家福;团圆,是一个大大、大大的圆,满满的;团圆,是手拉手心贴心,一家人在永远一起。

故事中的爸爸因为工作原因,每年只能回家一次,那就是过年。这次爸爸1月23号回家,1月27号离开,短短的五天时间,他却做了很多事。请大家快速浏览绘本,找找爸爸都做了哪些事?

2.快速浏览,全班交流。

(1)爸爸在这五天时间里做了这些事:送新衣、理发、贴春联、包汤圆、拜年、做家务、带“我”看舞龙灯等。

(2)请讲一件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故事,可以适当地加上自己的联想。教师适时点拨、评价。

(3)聚焦“送新衣”、“做家务”两件事。

①出示“送新衣”图片。

看看图中的毛毛和身着新羽绒大衣的妈妈,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爸爸?(贴心、疼爱妈妈和毛毛、细心的爸爸)

②出示“做家务”图片。

爸爸具体做了哪些家务活?请大家关注省略号,他还可能做了哪些呢?在家只有短短的五天时间,爸爸还要抓紧时间干家务,你觉得这又是一个怎么的爸爸呢?(顶梁柱,勤劳的爸爸)

(4)从爸爸做的这些事中,大家有什么发现吗?(这些事都是为“我”、为妈妈、为我们这个家做的,没有一件事是为他自己做的)

(5)教师小结:这就是普普通通的既体贴又勤劳的中国式爸爸。原来绘本中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细节,不论是文字、图画,甚至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都给我们读者传达了这么多的信息。

设计意图:“细节传达丰富信息”是本环节的教学内容。先通过抓住时间线索、重温故事、回顾精彩篇章、进行复述等教学环节提高学生言语表达能力,再聚焦“细节”,紧扣人物动作、心理及行文标点和画面的点滴细节,一位细心体贴、勤劳能干的中国式父亲、中国式丈夫的典型人物形象一次次定格在我们的脑海。

五、给图配话,关注妈妈

1.过渡:

团圆,团圆是什么?团圆,是一家人永远在一起。妈妈虽然在故事里几乎没有什么直接的语言表达,但我想作为这个家的女主人,她一定也有很多话想对自己的爱人和孩子说。同学们,当小作家的机会来了。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一定对绘本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老师从故事中选取了四幅妈妈在场的画面(出示PPT),请你任选一幅,以妈妈自己的口吻来给图配话,两三句即可。提示大家:请你们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来说一说。

2.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3.教师小结:原来图画是有语言的,刚才大家把藏在图画中的语言找了出来,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要想找到更多的图画语言,那就需要反反复复地读,仔仔细细地找。

设计意图:绘本中的妈妈相对于毛毛和爸爸似乎有些“特殊”,虽然她没有任何言语的表达,只是默默地做事,但是画面中她的神态、动作乃至心理活动却是我们训练学生言语实践的一个很好的“点”。通过“语言藏在图画当中”——“给图配话”的环节设置,学生们为我们刻画了一位善良的、细腻的、温柔的中国式母亲形象。

六、创编结尾,延续感动

1.过渡:

同学们,这是故事的最后一页(PPT出示封底)。这是一面空白页。大家还记得吗?临走前,毛毛把“好运硬币”送还给了爸爸。你们猜猜“好运硬币”的下落吧!拿出作业单,请你为故事创编一个结尾,一会儿看看谁的结尾最感人!

2.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3.出示封底,引发联想。

我们看看绘本画作者设计的结尾,“好运硬币”被爸爸珍藏在透明的红盖玻璃瓶里,摆放在工作台显眼的位置,这也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明年过年爸爸还会把硬币包进汤圆吗?谁又会吃到呢?又会发生哪些令人感动的团圆故事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创编属于你们自己的“团圆“故事!

设计意图:看着故事《团圆》的结尾,我们和毛毛母女俩目送远去的爸爸,心里酸酸的。无论对于哪个家庭来说,只要有挚爱的亲人远在异乡,那么对团圆的期待和一次次的离愁牵挂,何尝不都是刻骨铭心呢?“好运硬币”的下落呢?是爸爸带走了,还是留给了毛毛?让学生展开合理联想,参与文本续编创作,既能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也能通过情感体验,找到共鸣,进而领悟文章的主题——团圆。

附录

作业单

“好运硬币”去哪了?请展开你的联想,为绘本创编一段结尾。

教学反思

把绘本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运用在语文教学中,被称为绘本教学。目前,喜欢绘本教学的老师越来越多,笔者也是绘本阅读的热衷者。通过绘本教学实践,也尝到了利用绘本资源教学的些许甜头,绘本确实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效用匪浅。以下我就以《团圆》绘本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利用绘本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巧用绘本的文学特征,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绘本一般只有几十页,开本有大有小,依靠一连串的图画和为数不多的文字结合,即图文合奏来共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绘本的种类很多,有认知类绘本,有科普类绘本,还有故事类绘本,无疑最受孩子们喜爱的,不用说当然是故事类绘本了。《团圆》就是典型的故事类绘本,通读文本,我们会发现作为寄托祈祷祝福的“好运硬币”反复出现,于是我们找到了文本的线索。依据线索。学生们很快理清了文章重点部分的故事脉络:(1)硬币包进汤圆;(2)吃到硬币;(3)炫耀硬币;(4)丢失硬币;(5)找到硬币;(6)送还硬币,文章内容的把握水到渠成。再如第四环节,通过抓住时间线索,请学生梳理父亲做了哪些事,也是渗透教给学生把握故事主要内容的另一种方法。

二、深挖绘本的细节秘密,获取文本丰富的信息

绘本就如一部电影,既展示出宽广的视野,又有细节的特写。所不同的是,绘本是用画面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在绘本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读者凭借图画来读懂故事的脉络或者理解其中的知识、信息,图画书的画不是插图,它的内涵甚至比文字讲述更丰富,它能使我们进入另一个世界,在心中创造一个立体的世界。如在本课“聚焦‘送新衣’、‘做家务’两件事”这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送新衣”和“做家务”两幅画面细节,运用细看神态、前后对比、体会连续动作等读图方式,建构起了既体贴又勤劳的中国式父亲的立体形象。

三、借用绘本的画面语言,唤起言语实践的需求

众所周知,绘本以图为主,好的绘本每张图都会说话,图与图之间呈现的独特叙事关系,能让儿童非常自然地进入到特定的语言情境中去。如在教学“给图配话”和“续编故事”这两个教学环节时,充分利用画面语言的空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们精彩的言语表达令人印象深刻,甚至有的学生还会延伸到课外去满足自己的表达欲望。可以说,有效的教学显著促进了学生言语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绘本作为一种语文教学资源,和语文教学一样,“钻研教材”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应静下心来认真研究绘本,找到绘本教学和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契合点,积极实践,努力开创一条既不失绘本特点又符合语文教学的新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