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课程管理核心内容

幼儿园课程管理核心内容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五个领域的教育内容、目标要求与指导要点,明确领域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衔接关系。要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确立的三个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普遍应该达到的目标,与《纲要》中的领域目标结合起来,并具体地分解和落实幼儿园课程总体目标。再次,要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组织实施课程内容。在课程管理实践中,应明确园长在幼儿园课程管理中的职责。

幼儿园课程管理核心内容

幼儿园课程管理的对象,可以从课程的多个角度进行划分。从课程本身的管理角度是对幼儿园课程管理的要素管理;从管理的执行角度是对幼儿园运行过程中的人与环境进行管理;从管理的层级划分是对幼儿园层级的管理。

(一)课程要素的管理

1.课程目标的管理

课程目标决定着课程设计的方向与性质,是课程内容选择、编排和具体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的依据,也是进行课程评价的准则。课程目标的管理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1)幼儿园课程总目标的管理。幼儿园总目标是我国教育目的在幼儿园阶段的具体呈现,是宏观的目标,是课程目标体系中最上位的目标。对于总目标的管理要掌握如下原则:必须与幼儿园的教育目的相一致;必须反映我国的社会政治倾向;必须在国家和地方的教育法规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之中予以规定,符合国家对未来公民的基本要求,并结合所处区域以及幼儿园的发展实际来确定和管理。

(2)各领域目标的管理。要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五个领域的教育内容、目标要求与指导要点,明确领域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衔接关系。

(3)幼儿园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目标管理。要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确立的三个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普遍应该达到的目标,与《纲要》中的领域目标结合起来,并具体地分解和落实幼儿园课程总体目标。

(4)幼儿园月、周教育目标的管理。这一级目标的管理强调在月和周的时间单位内,幼儿园和班级期望幼儿的发展方向或者说所获得的成效。

(5)幼儿园具体教育活动目标的管理。教育活动目标是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微观目标,在管理过程中强调操作性、适宜性和可行性,同时必须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特点、兴趣与发展需求,将前四级的目标贯彻到具体的教育活动过程中,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到幼儿的发展上。

以上五级目标的管理应注意相互间的衔接与转化,从制定的角度看,这五级目标是自上而下的关系,但在具体实践和目标管理过程中,又是自下而上地实现、贯彻和检验着上一级目标。幼儿园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以及对幼儿的观察与解读来及时调整各级目标,每一级目标的管理都是上一级目标管理的具体化,同时又是下一级目标管理的概括。

2.课程内容的管理

课程内容的管理主要涉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把握这样几点:一要根据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二要注重课程内容的适切性;三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四要使课程内容贴近社会生活;五要重视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六要突出课程内容的发展性。

3.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管理

首先,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应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适宜以主题活动、单元活动、综合教育、方案教学等课程类型组织与实施。其次,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互相融合、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再次,要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组织实施课程内容。围绕幼儿生活经验整合某领域内的知识或整合各领域间的知识内容,引导幼儿获得有益经验。最后,在课程的组织实施过程中,要强调师幼行为和心理上的有效互动,以此来促进幼儿发展,共同实现课程目标。

4.课程评价的管理

幼儿园课程评价管理需从这几方面入手:

(1)确定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园长、园内其他人员、教育行政人员、教科研人员、园内家长、社区工作人员等。这种多元的评价体现了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和优质教育的现代化教育发展趋势。但教师必须积极参与课程评价,因为教师是课程的具体实施者。评价的过程,就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2)明确评价对象。

①针对幼儿的评价:主要评价幼儿在幼儿园各项活动中的态度、方法、行为方式等。评价原则为: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统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不简单地横向比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其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

②针对教师的评价:主要评价教师在预设和生成活动中的设计、准备、组织实施、教育评价等过程中所持的态度、方法及技巧等。

③针对教育活动的评价:主要评价教育活动目标、内容、形式、手段、方法、策略、环境等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以及幼儿表达与表现的积极性。

④针对环境的评价:主要对幼儿园教育环境中的物质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中的有关因素进行价值判断。

⑤针对课程本身的评价:主要关注课程的价值、合理性和效果,以改进和完善课程。

(3)梳理清晰的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涉及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估,要注意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有课程方案;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一日生活的安排与组织;幼儿园、家庭、社区的互动;教师的态度与行为等方面。

(4)使用恰当的评价方法。

在幼儿园课程评价过程中,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这些评价方法要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分别使用或综合使用。如果是针对幼儿的评价,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

(5)培训评价人员。

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学习了解评价方案;如何贯彻落实评价方案;评价过程中遵循的评价原则;熟悉并掌握评价程序;如何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运用哪些评价方法;如何分析评价结果等。

(二)人与环境的管理

幼儿园课程管理的内容,从课程执行管理的角度来说是对幼儿园课程运行过程中涉及的人、环境和资源进行管理。人,是指园长、教师和家长;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1.园长、教师和家长

(1)园长。

在课程管理实践中,应明确园长在幼儿园课程管理中的职责。首先,园长要全面了解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要整体、全方位地把握本园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总体目标与发展方向,主持或参与幼儿园课程的建设与管理过程;其次,园长要承担一定的保教指导任务,定期了解和监控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实施情况;最后,园长要指导教师明确各类课程在幼儿发展中的价值,理解和认同本园课程的设置结构、实施策略和评价方法,并在保教实践中自觉落实和执行本园的课程理念。

(2)教师。(www.xing528.com)

教师是决定课程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在幼儿园课程管理中,应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发展等方面对教师进行管理。此外,还应让教师参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在课程实施前、中、后组织教师进行不断的研讨培训;要求教师广泛地与家长交流有关课程设置与实施等方面的问题。

(3)家长。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针对家长的管理,一是要搭建家长互相学习的交流平台,举办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便条、半日活动开放、家长沙龙、亲子活动、网络论坛等活动。二是充分开发和利用家长的育儿经验,宣传先进的家庭教育思想,传播科学的育儿观念。三是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建立家长人才资源库,利用不同行业家长的专业资源和职业优势,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实施,可以采用家长助教活动和家长志愿者活动的形式。

2.环境管理

(1)幼儿园物质环境管理。

幼儿园物质环境管理的整体原则是安全、健康、舒适、卫生、经济、实用、新颖、可变、体现教育目标、师幼共创、有利操作等。具体的管理内容与要求包括:一要以幼儿为中心构建经济、实用和适宜的环境,避免高档化和形式化。二要根据本园环境构造的特点、幼儿的活动需要以及本园的办园理念和课程要求对室内外公共环境和班级环境进行统筹规划、布局与设置。三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环境所需的空间范围、设施设备、操作材料等,要能吸引幼儿乐于探索,满足幼儿发展需要,获得成功体验。四要根据季节、主题、宣传等需要及时对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更换,创设有效的室内外教育环境。五是班级微观环境的管理要注重立体化、平衡化、动态化。六要创设多功能的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综合效用。七要充分挖掘或开发现有环境的新功能。八要根据本地区和幼儿园的经济状况和民俗文化特点,创设具有地域特色的物质环境。九要以低成本创高质量教育环境的原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利用自然物、废旧物来创设环境。

(2)幼儿园精神环境管理。

幼儿园精神环境管理的内容与要求包括:一是素质文化环境的管理。如园风、工作作风的建设;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教师的形象塑造等。二是幼儿园制度文化环境的管理。三是幼儿学习环境的管理。如幼儿学习环境是否体现了教育功能和目标;是否适宜、具有儿童化、人文化。四是重视心理环境的营造。即是否能体现心理安全、关爱、尊重、支持、平等、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

(三)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管理

幼儿园课程资源是幼儿园课程的内容载体和实现条件,是一切能够为幼儿园课程服务的可利用的资源因素。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管理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统筹规划,规范管理

将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与管理纳入幼儿园的整体规划和决策中,从园级层面加强课程资源的建设和管理,为教师设计和实施课程提供丰富、充足的资源支持。具体包括:建立课程资源建设与管理制度、设立专项课程资源建设与管理经费、设置课程资源建设与管理中心、配套相关管理人员等。

2.科学开发,合理利用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需求、课程内容等科学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强调资源的丰富性、多功能性、环保与低碳。提倡循环使用,资源共享,减少浪费。降低开发成本和课程成本,提升课程质量。

3.建立课程资源建设与管理中心

课程资源建设与管理中心是为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课程提供资源支持和信息服务的部门。具体管理内容包括:一是建立并不断完善幼儿园课程资源库,方便课程实施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二是课程资源的收集;三是课程资源的整理;四是课程资源的加工;五是课程资源的存放;六是课程资源的发布。通过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管理可以整合全园课程资源,提高共享率和利用率,增加课程设计的选择性和自由度,帮助教师及时获得课程资源更新情况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动态,拓宽专业视野,丰富课程资源,扩大课程效益,促进幼儿发展。

(四)幼儿园课程的层级管理

由于幼儿园管理主体的层级性,幼儿园课程的管理也必然是多层级的。幼儿园课程管理主要有政府职能部门和幼儿园自身两层面的多层级管理。

1.政府职能部门对课程的管理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都对课程管理负有责任,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其职能有一定的差别。

(1)中央政府主要是宏观管理,在了解全国幼儿园课程基本状况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并督促执行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来实施管理。

(2)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进行幼儿园课程的中观管理,依据国家有关幼儿园课程的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地的实际,制定本地幼儿教育的政策、规划或实施管理等,确保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能与本地的实际相结合,并得到贯彻和落实。

(3)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进行幼儿园课程的微观管理,重在实践中管理,在行动中管理。幼儿园是否贯彻国家有关的法规政策,有没有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课程建设,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成效如何,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各类课程实施人员培训的重点是什么,一系列与幼儿园课程建设紧密相关的问题主要是在这一层级上发现和解决的。

2.幼儿园自身对课程的管理

幼儿园作为教育机构,自身也有管理课程的职能。幼儿园的课程管理可分为园级课程管理、平行班组管理、班级课程管理、教师自我管理四个层级,每一级管理组织均在课程管理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功能,以确保幼儿园课程的有效运行。

(1)园级课程管理。

幼儿园要从宏观角度对课程的方向与发展问题进行总体管理。这级管理涉及课程的理念、课程的框架、课程实施中人员的配备和经费保障、课程资源的统筹规划与管理、课程实施成效的评价等方面。在这一级管理中,园长的课程管理观念、课程管理水平及所产生的行为直接决定着课程实施的成效。因此园长为实现教育目标和幼儿园愿景,应根据国家和地方的课程政策,在自身课程哲学和课程知识等专业基础上,发挥个人管理的影响力,促进园所成员之间彼此合作,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发展等进行沟通、协调和支持,实施专业性管理。

(2)平行班组管理。

按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班组进行管理,如小班平行组、中班平行组、大班平行组。这一级的管理主要涉及课程的审议、课程计划的制订、课程的过程评价及课程实施理念和策略的分享等。

(3)班级课程管理。

班级课程管理是班级教师通过教育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调整等环节,把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课程资源充分运用,以达到预定课程目标的过程。这一级的课程管理与实施相交融,是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的管理,它直接指向课程的质量和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级课程管理主要涉及班级课程计划、班级环境的创设、一日活动的组织管理、每个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具体的课程资源的管理、家园联系工作的管理等。

(4)教师自我管理。

教师自我管理是指教师根据班级的工作计划和常规,管理自己的课程实施行为。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具有自觉的课程意识,要自觉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经验;自觉研究各教育领域、教育指导策略、保教实践过程;加强个人修养和言行;熟悉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自觉提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等方面的专业能力。

幼儿园要想发挥好自身课程管理的职能,必须处理好以上四级的课程管理关系,使其上下合力、协调运行,切实促进每位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园所的持续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