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辩论
同学们那么喜欢使用手机,那中学生使用手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我们请我们班的几位同学来辩一辩吧。正方的观点是:“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反方的观点是:“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
小结:感谢同学们精彩辩论。手机对我们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想每个同学心里都有一把衡量它的尺子。对于我们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定型的青少年而言,无节制地使用手机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肯定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无节制地使用手机,会让使用者产生手机依赖症,以下这些都是手机依赖症的症状:①没带手机会觉得心里不安;②手机没信号时会烦躁;③把手机放在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④习惯性地看手机;⑤经常感觉手机在振动或者响;⑥长时间不使用手机,会感到不适,甚至心烦意乱;⑦可以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却要发短信或打电话;⑧经常会因为玩手机而忘记该做的事情;⑨经常因为手机来电或信息中断学习;⑩在排队或其他等待过程中,总是利用手机打发时间。
有报道称,只要有以上10个症状的5个,即可判定为患有“手机依赖症”。请符合这一条件的同学举手。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你患有“手机依赖症”,到底你是手机的主人还是奴隶?你有选择的权力,你可以集中注意力去走回现实。你可以控制你和手机的关系,你可以摆脱控制,成为主人。
其实,就智能手机本身而言,它并没有错,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终端,具有开放性和跨地域性,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便利;但在某种意义上,手机又像药品,适量可以治病救人,过量就会害人。从刚才的辩论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无节制地使用手机对我们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手机游戏成瘾,荒废学业。
(2)过度使用手机,危害身心健康。
(4)互相攀比,助长虚荣心。
小结:手机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就可以辅助学生学习、拓宽学生视野,使用不当,则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作为中学生,无节制地玩手机,弊大于利。
2.案例剖析
手机游戏逐渐替代电脑游戏,成为人们玩游戏的主要方式;QQ、微信、陌陌等聊天软件的出现,也使得网恋现象在中学校园里呈现出日益增多的趋势。老师这里有几个典型案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播放中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的视频)
提问:看过之后,你觉得这位同学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他为什么会玩手机游戏成瘾的呢?
小组讨论并交流:(略)(www.xing528.com)
游戏中的一切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这样的情形之下,手机游戏也成为未成年人心理宣泄的一种手段。最初只是心理的宣泄,而在进一步接触中,游戏的一步步设计,会让他们逐渐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游戏中的习惯满足了人性中趋易避难的特性,吸引未成年人沉浸其中,而当习惯于游戏中的打怪升级之后,生活中不那么容易的“打怪升级”,以及需要努力和学习才能获得进步的现实,对他们来说,就成为一种难以承受的痛苦。比较手机游戏和现实生活就会发现,手机游戏带给人们的是即时的快感,它不需要个体奋斗就可以获得,需要时间投入。但是现实生活中,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去投入。一旦沉浸到一种比较容易获得快感的世界里,他就会拒斥苦尽方能甘来的现实生活,拒斥需要奋斗的成就感。
同学们分析得不错。这些原因有的是紧张学习所带来的压力,也有的是父母教育不当,还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更多的是他自身的原因。
提问:成瘾之后带给他和父母带来什么影响?
小组讨论并交流:(略)
提问:同学们,如果他是我们的同学,该如何帮助他?
学生:(略)
小结:欧阳修有言,“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青少年一旦沉迷游戏,便会更多地关注游戏当中的角色,从而忽略现实生活,甚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东西对他来讲没有意义了。沉迷于手机游戏的人冲动性较强,在做决策时往往会关注一些较小的即时的奖励,而不会去关注一些长远的可能较大的奖励。在认知能力方面,自控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亦会受一定的影响,而且他们对一些社会不良现象的容忍程度更高,从而对自己的价值观也产生不良影响。“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沉溺于手机游戏,国之危已。因此,同学们,我们要“拒绝手机游戏成瘾,健康文明上网”。
案例:(中学生网恋)
接下来我们看另一个案例,首先,请大家看看这张字条。请某个同学为大家读一下。这张字条是谁因何而写?背后有什么故事呢?我们来具体看看整个故事的始末。读完之后,请大家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阿花为什么会沉迷于网恋并且离家出走?
她的离家出走给家人带来什么影响?如果警方没有找到阿花,又会带来什么影响?
如果现实生活中的小刘和虚拟世界里的小刘相去甚远,阿花可能面临什么危险?
小组讨论并交流:(略)
小结:网恋者沉醉在虚拟世界里的角色,脱离现实生活,网络上人员鱼龙混杂,有可能危害中学生人身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