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施蛰存《读书百法》- 理智法

施蛰存《读书百法》- 理智法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少年朋友大多爱读书,有的人整天抱着大部头的小说,手不释卷,如痴如醉。上海华东师大中文系著名教授施蛰存先生在谈到自己的读书经验时,对这种现象做了精辟的分析。而到了二十岁以后,他就开始注意“用理智去读书”了。施蛰存先生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好比吃菜,青少年时期是为了追求美味,中年以后就要注意到营养价值。”青少年朋友应该尽早完成从“用感情读书”到“用理智读书”的飞跃,辩证地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

施蛰存《读书百法》- 理智法

青少年朋友大多爱读书,有的人整天抱着大部头的小说,手不释卷,如痴如醉。他们这样读书,书虽然读了不少,可收效却并不一定大,这是什么原因呢?

上海华东师大中文系著名教授施蛰存先生在谈到自己的读书经验时,对这种现象做了精辟的分析。他说青少年时期(即从十四五岁到二十岁这一段时间),是“用感情去读书”的。从童话看到中外古今新旧小说,每读一本书都和书中人物融合为一,仿佛自己就是济颠僧、武松李逵黄天霸贾宝玉或堂·吉诃德。

而到了二十岁以后,他就开始注意“用理智去读书”了。“《水浒传》看了第二遍、第三遍,书中人物再也不能和我合二而为一。我注意的是作者描写潘金莲和潘巧云的方法有何异同,七十回本和一百二十回本孰优孰劣,金圣叹的评语可信不可信。用这副眼光去看小说,即使说当时也有可乐之处,毕竟不是青少年时期那种乐趣了。”(www.xing528.com)

从“用感情读书”到“用理智读书”,这是一个质的飞跃的过程。施蛰存先生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好比吃菜,青少年时期是为了追求美味,中年以后就要注意到营养价值。”倘若单纯为了“美味”——消遣或追求情节刺激去读书,就会不自觉地被书本牵着鼻子走,收效甚微;而有目的地为汲取书中“营养”去读书,就会自觉地以审视的目光对书本进行分析,注意吸收书中好的内容、新的知识、写作技巧、优美语句等,收获自然就大。

青少年朋友应该尽早完成从“用感情读书”到“用理智读书”的飞跃,辩证地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施先生下面这一段话,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一个人,能不能经常读书,有志于不断提高文化水平,不断扩大知识面,完全决定于中学阶段。我虔诚奉恳中学语文教师,要做好对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工作。中学生应该读些什么,不必太严地限制,主要是必须善于培养他们爱读书的习惯。一个高中毕业生,除了教本之外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希望的。而一辈子光读小说的人,同样是没有希望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