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布、斯、梅演剧理论之间的异同,我国学者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1.以“写意”为主的表现方式和以“写实”为主的表现方法的区别
写意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写实是西方再现艺术的一个重要原则。梅兰芳明确将中国的戏曲表现概括为写意风格,他说:“京剧是一种继承了传统的说唱文学,又加上歌舞表现的综合戏曲形式。它把无限的空间都融入在演员的表演里面,又利用分场、连场、套场,使故事连贯,一气呵成。演员的表演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从传统的表演方法中,可以看出京剧的舞台设计不是写实的设计风格,而是一种民族戏曲歌舞化的写意风格。”梅兰芳注重虚拟动作的写意效果,如骑马、乘车、划船、坐轿、行军、赶路等,都是把现实生活的特点高度集中,用艺术夸张表现出来,使观众了解演员动作的目的性。梅兰芳表演的写意风格不限于一招一式,而是展现现象塑造的整体,形成戏曲特有的一种写意性的现象。
2.“表现”和“再现”的区别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美学即“再现”,布莱希特的表现美学是为了更好地“再现”,而梅兰芳在再现和表现的统一中主要强调的是表现,在其表演艺术实践中始终强调一个“情”字,无论是喜还是悲,无论是笑还是哭,都注重表情而不是表象。要求演员发于内而形于外,以声传情、声情并茂。
3.“有我”和“无我”的区别(www.xing528.com)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强调演员从自我出发,在规定的情境中转化成剧中人物,要求演员忘掉自我,从有意识走向无意识;布莱希特则强调演员必须在清醒的意识指导下进行表演,要求演员在表演时不能化身为角色,演员和角色在感情上不能合二为一。梅兰芳既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强调“无我”不同,又与布莱希特的“有我”有别。梅兰芳的表演艺术强调的是“我与角色之间”,既要有“我”,又要有角色;既要有情感,又要有理智;既要深入角色中体验角色的情感,又要跳出角色,不受角色感情的缠绕。
4.舞台上时空处理的区别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舞台动作场景在具体的规定情境中尽可能接近生活,在舞台上追求一种和现实的时空一样,即物理的时空观;布莱希特则主张以叙述式舞台演出来表现舞台真实,要求舞台上的场景要真实而有特征,其实他也没有摆脱物理的时空观。中国戏剧舞台上的时空是非常自由的,演员在舞台上走一圈,就可以到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地方。中国戏曲是演员带景,环境是带在演员身上的,通过他的唱和做,调动观众的想象力。本来没有景,但通过演员的唱和做,唤起观众的类似联想,就把舞台上没有的景活现在观众的头脑中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