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希特(德国著名剧作家)被视为当代“教育剧场”的启蒙人物,是极具影响力的导演、剧作家、现代剧场改革者。在1922 年,他创作的《夜半鼓声》荣获“克莱斯特奖”,由此受到德国戏剧界的关注。但是,真正让他走向辉煌的是—《三分钱歌剧》,依据中心人物和分散的场景获得了一种“间离效果”, 打破了传统的“三一律”形式,让观众更好地认清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不再陷入怜悯和恐惧当中,它是作家“叙事体戏剧”理论的生动表现。
布莱希特从1925 ~1932 年,系统地学习并钻研唯物辩证法,将其运用到戏剧上。1948 年,他创立了柏林剧团,在剧场中实践戏剧理论,毋庸置疑,这一举措给当代戏剧界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四川好人》《马哈哥尼城的兴衰》《伽利略传》《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高加索灰阑记》《三分钱歌剧》等是布莱希特的重要作品。对当代戏剧而言,他的理论和剧作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各国戏剧家纷纷开始研究。
布莱希特反对亚里士多德的“怜悯与恐惧说” ,即“净化说”, 明确提出了“非亚里士多德戏剧”。(www.xing528.com)
观众在观剧过程中动情产生共鸣指的是“怜悯与恐惧”。布莱希特认为,对“戏剧”的叙述方式而言,“亚里士多德式”的核心特征是观众和演员对戏剧角色过度的移情,产生了一种强效的、高于现实的幻觉。布莱希特要求达成“陌生化效果”(或称“间离效果”)。陌生化效果旨在“剥去事件或人物性格中的理所当然的、众所周知的和显而易见的东西”“它能使人认识对象,但同时又使它产生陌生之感”,让观众不被戏牵着鼻子走,可以对角色进行理性的批判,从而在观众、演员、角色三者间建立一种彼此间离又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布莱希特的演剧方法、戏剧作品、戏剧理论中始终贯穿着陌生化理论。以《四川好人》为例,若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来写,女主人公沈黛是个受坏人欺负失去小店,不能行善的女人,她的命运会催人泪下,因为观众的情感卷入了戏剧情境中,产生了“怜悯与恐惧”,趋向是使观众适应与迁就戏剧所表现的社会弊病。但在真实的历史里,布莱希特剥夺了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的魔力,把马克思改造世界的理论在他的戏剧实践中实现了:不再模仿日常生活的现实,而让沈黛和戴面具的表兄崔达合为一人,这就使观众哭不出来了,间离代替了移情,观众不得不启动大脑调遣理性去深思蕴含在这个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即人类生存状况的现实。布莱希特的最终目的是要观众在思考以后采取行动来改造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