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文学最早出现于法国,17 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古典主义文学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称“古典主义”。其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在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范,主张“三一律”,又称“三整一律”。它是17 世纪古典主义艺术创作法规,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即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剧本的情节只能有一条线索,同一地点、剧情在一天之内完成。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指明悲剧“所模仿的就只限于一个完整的行动”,同时指出一出戏的演出时间应“以太阳的一周为限”。在16 世纪,意大利理论家C.G.基拉尔底·钦提奥(C.G. Kirardi Cintio)把“太阳运行一周”解释为剧情的时间限度,L.卡斯特尔维特罗(L. Castel Vitro)又进一步规定一出戏“必须真正限定一个单一的地点”。在17 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D.N.布瓦洛(D.N. Boileau)把“三一律”总括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并以此作为不能违背的结构法规。把“三一律”作为一种戏剧结构的方式,有助于使剧本的结构集中、严谨,运用这种结构方式也造就了不少成功的剧作。但是,把它作为一种法规,对戏剧创作则是严重的束缚,容易导致人物类型化。所以,18 世纪以后,特别是浪漫主义剧作家,一再攻击这一法规,其创作实践也已突破了这一法规。
“三一律”代表剧作有高乃依(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的《熙德》(被公认为法国古典主义第一部典范性作品)、拉辛(悲剧家)的《安德洛玛克》(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莫里哀(Moliere)的五幕诗体讽刺喜剧《伪君子》,代表莫里哀一生创作的最高成就。《吝啬鬼》(又译《悭吝人》)嘲笑资产阶级贪婪、吝啬和虚荣。《一坛黄金》取材于罗马喜剧普劳图斯,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拜金主义的本性。作者用夸张讽刺的手法,成功塑造了“阿巴贡”这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守财奴形象。中国“三一律”剧作有大家熟悉的现代剧作家曹禺的《雷雨》。(www.xing528.com)
“三一律”作为西方戏剧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被十七世纪古典主义奉为悲剧创作的金科玉律。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中提到:“要求舞台上表演的自始至终,只有一件事在一地一日里完成。”简单地说,布瓦洛所谓的“三一律”即是指关于剧作的情节、时间和地点必须完全一致的原则。这样严谨的程式化戏剧模式似乎窒息了艺术的性情,究其形成原因与理论本身也是一件值得考究的学问。因此,全文共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古典主义时期“三一律”诞生的具体社会语境为出发点,对理论的内涵做全面审视;再以两部经典的作品为例进行理论的解读;最后对三一律的意义做一个全面的观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