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源于拉丁文imitatio,与希腊语的“摹仿”(mimesis)同义。
模仿能被保存,主要是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即要提供给观众真实的幻觉和过真的安全感。完美的演出要有一个准确的行动,也就是在模仿中,观众能在未被中断的、以假乱真的情况下想象地参与这同一个行动。这种模仿美学,使试图精确反映现实的自然主义戏剧走向顶峰。
模仿涉及文学模式、历史事件、生活环境、人物的语言、人的动作和行为等所有的对象,是非常模糊的过程。所以,模仿的形式在戏剧实践中有很多种,如非常精准地展现市民内心的自然主义舞台和以“模拟”古希腊戏剧(故事、题材)为模式的古典主义文本,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模仿因它的模糊性和宽泛性成为一个无效概念。因此,把模仿当作有趣味,过真或深化真理的典型做法总是受到限制。在古典主义的特殊用法里,对古代的模仿是通过对自然的模仿,这是古典主义学派的试金石。 它要求掌握模仿的技巧和规则。古典主义的模仿不强调对社会的整体描述,但要求表现人类心理的鲜明特征。至于自然或本色表演等术语,比模仿或摹仿还要夸张,所有关于模仿的美学都始终在寻找与现实的新颖关系。
如今,文学理论在使用“模仿”这个概念时极为谨慎,因为艺术和文学技巧的研究表明:模仿把程式和编码遮羞似地隐藏起来。舞台不表现观众不需要接受的那些心照不宣的程式,如舞台是为这个世界而设的,演员代表某个人物,灯光表达现实。所以,模仿是建立在制造幻觉的编码系统之上的,戏剧里被极为轻率地称之为真实的“模仿”,即使人们不再怀疑,也总是一种地道的程式之作。无论取消布景还是取消乔装改扮,无论是背诵台词还是表演文本,都没有很大的差别。当安托万想做得“更”真实时,也还是在创造一种风格,创造一种既不重要也无过渡的演剧潮流。模仿和幻觉只有把自己放在“消除幻觉”和“否定真实”的对立面时才能存在。
《诗学》是代表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的主要著作,其中概括了古希腊的艺术经验,融入了他的哲学原则。在解决现实和艺术关系的问题上,他坚持反映论原则。他的艺术和美学哲学的核心是“模仿说”。 这个学说肯定艺术品要与生活、自然“相似”,艺术是客观生活、自然的“模仿”。在历史上,亚里士多德是最初对艺术的道德和审美教育的作用作出理论区分的哲学家,也是最初从美学角度来研究悲剧范畴的哲学家。他认为,最完美的悲剧结构应是复杂曲折的,而并非简单的直觉。他指出,利用恐惧和怜悯的“净化” 引起观众愉悦的是悲剧,而悲剧“模仿”的特征是演员所模仿的行动必须能引起恐惧和怜悯。(www.xing528.com)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起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艺术可以比现实世界更为真实,即达到艺术真实。诗人与历史学家不同,历史学家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诗人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历史反映个别的前后不连贯的事,诗描写既是个别的也是普遍的、合乎或然律或必然律的人和事,所以诗比历史更真实。他认为“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绪得到陶冶”。因此,“净化说”在他的悲剧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美学理论,从根本上确立了古典主义戏剧美学的基本形态,即古典和谐美的戏剧美学,古希腊戏剧正是古典和谐美的艺术。亚里士多德是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他的美学思想是古希腊美学思想的高峰。
如果说亚里士多德从戏剧(悲剧)的审美功能(净化)确立了古典戏剧内容的和谐的话,那么他提出的戏剧艺术的“有机整体化”原则则确立了古典戏剧形式的和谐。他在《诗学》第二十三章中说:“按照戏剧的原则安排,环绕着一个整一的行动,有头、有身、有尾,这样它才能像一个完整的活的东西,给我们一种它特别能给的快感。”亚里士多德把生物学中有机整体的观念运用于戏剧创作中,不仅成为古典主义定制“三整一律”的根据,而且一直影响到后世的美学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