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作为一种工业社会的产物,一种现代的视觉传播媒介,它的产生与发展是和科技的进步同步的。科技水平由19世纪的半机械化发展到20世纪的机械化、电子化,又到21世纪的数字化、网络化,这给摄影技术与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空间。在约160年前,摄影术发明的初期,摄影题材的选择及拍摄手法来源于当时的古典绘画,摄影代替写实绘画的部分功能,但绘画主义风格的摄影手法却一直发展下来,直到当代,出现了摄影与绘画界限模糊的作品。在摄影史上,绘画的各种风格形式都在摄影之中有所体现。
19世纪上半叶,经过法国人尼普斯、达盖尔等先辈的不懈努力,于1839年发明了摄影术。摄影术自它的发明之日起,就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商业价值。最初的商业价值体现在商业人像摄影上。1841年3月,在伦敦世界上第一家人像照相馆开张。当时使用的是感光度极低的银版摄影法,拍人像需要几分钟的曝光时间,但还是吸引了众多的绅士、淑女拍摄肖像。
对于摄影术发明初期的摄影人来说,最头痛的莫过于因曝光时间太长无法拍摄人物肖像,他们采取各种办法尽量缩短曝光时间,在感光度一时无法提高的情况下,摄影人通常在强烈日光照射下的玻璃棚中拍照,冬天曝光需3~5分钟,夏天会短一些,最短也需几十秒,摄影人便在被摄人脸上涂一层白粉,企盼能提高一点儿感光度,这种做法所缩短的曝光时间极为有限,尽管让被摄人物以僵硬的姿势一动不动地坐着,却常因人物头部微动而导致肖像模糊,为了拍到清晰的人物照片,促使人们想到研制一种固定人物头部的支撑物。最早的支撑物是在座椅靠背上方设置一圆形小托盘,以此托住被摄人的脑袋,摄影师手握怀表看曝光时间(图1-1、图1-2);后来改进为可以从身后固定人物头部的支撑托架。1842年,英国人在玻璃摄影棚中拍人物肖像,被摄者头部被支撑托架固定,坐在高台上尽量靠近光源提高亮度,摄影师站在梯子上看怀表计算曝光时间(图1-3、图1-4);1840年拍摄的人像,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僵硬(图1-5、图1-6);1846年用银版法拍摄的达盖尔肖像,也是用一动不动的固定姿态在拍照(图1-7)。
图1-1 漫画人像拍摄1
图1-2 漫画人像拍摄2
图1-3 漫画人像拍摄3
图1-4 漫画人像拍摄4(www.xing528.com)
到了20世纪,工业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得越来越激烈是广告摄影发展的先决条件。为了商业利益,人们不惜在摄影器材上投入巨资,以期获得最好的拍摄效果。如1900年,在美国就诞生了世界上最大的相机,这是芝加哥和沃顿铁道公司为了给他们新生产的豪华列车照一张完美的照片,定制了这架名叫“Mamtnoth”的相机(图1-8)。这架相机重达1 400磅,使用500磅重的玻璃干板,其操作小组通常有15人,显影时,4.5英尺×8英尺的照片一次需要10加仑显影液。Mamtnoth相机只使用过一次,就从摄影史上消失了。
图1-5 19世纪40年代人像作品1
图1-6 19世纪40年代人像作品2
图1-7 达盖尔肖像
到了20世纪20年代,广告摄影逐渐由艺术摄影转向商业摄影,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主要追求真实性和清晰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复苏,广告费用逐渐增长,并出现了印刷精美的广告宣传册,摄影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技术、创意和器材都在不断前进发展中。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战争打破了所有的一切,造成了物资的紧张,商业营销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摄影着重于新闻纪实,强调直接冲击力。50年代,彩色摄影逐渐完善,电子闪光灯等新器材的出现为现代广告摄影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世界经济在寻求发展,广告摄影也在追求突破,追求形式和题材的灵活、个性和幽默。80年代,世界经济大步发展,广告摄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专业开始细分,涌现了大批专业的广告摄影师,市场也顺应潮流,出现了可租用的广告摄影棚和摄影器材。90年代,数码摄影浪潮和CCD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得商业摄影发展迅猛,随着数码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广告摄影步入了全新的数码时代,专业的广告器材商不断研发出价格更低廉、成像质量更高、使用更便捷的数码摄影器材,而摄影师也需要跟随潮流,进入数码摄影的新领域,运用数码技术,更好地表达广告内容。广告摄影利用数码影像技术还有广泛的发展空间。由于数码影像技术可以很便捷地对图像进行修改、任意组合,这一点大大地提高了摄影者的主观创造性,并使制作成本大幅地降低。进入商业摄影的数码技术基本上有两条路:一条是仍然使用传统的胶片摄影,拍摄的影像通过电子扫描进入数码空间;另一条是使用数码相机实现完全的数码化。
图1-8 Mamtnoth相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