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有两面,我们固然要肯定巡防队在辛亥革命中的积极作用,诚如时人所描述的,“当省垣光复时,新军及巡防队军士,在事出力者,不知凡几”[229],但也要指出巡防队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消积作用。由于独立省区的军政府对巡防队的整合不甚得力,也没有有效的整改措施,造成巡防队在光复后存在越来越多的隐忧和后患。
由于起义后各省军政府对于参加起义的军队缺乏更多的制度建设,物质上的奖励也不能有效地给予提供,一旦军饷供给稍不如意,就会引发巡防队军士的极大不满和反对,甚至引发动乱。巡防队在事发过后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趁机进行抢劫,扰乱地方治安,影响地方秩序,甚至因此引发更大的争斗和动乱,这种情况在很多省区都有所发生。
陕西新军进城起义时,仓猝间只注意军装局和满城,无暇他顾,巡防队遂趁机进行抢劫,而新军军弁也羡之而效尤,城内无业游民及回坊之黠者,亦与之为奸,“城内无法安静,盐店街被害尤甚”,天成享一家,失去现银约十万,居民颇受损失[230]。有的省区巡防队在开始时与民军为敌,扰乱治安,川黔巡防兵数千,东迎西击,扰攘不堪,到十月初二日重庆独立后战事始息,“民团死伤者以万计,巡防军数千亦所余无几,而居民之被防军杀戮者、劫夺者,更不可胜计矣”[231]。贵州省起义后5路巡防队照旧,哥老会党也编入军队,曾经讨平修文等地的土匪和抚定、平越叛兵,立功颇著,但是“部卒驻省者或恃功不法,扰及平民,辄捕治不稍假借”,军人治省,导致此后贵州省十多年的暗无天日[232]。“初一日湖南之变实由余诚格、萧良臣所激而起,鄂乱起即令缴子弹、军械,余、萧皆疑新军有变,此时学生数十人首先发动,新军首先攻城,巡防营即闭城掳抢,黄忠浩出而排解,防营遂击死之,余抚遂逃,新军破城入与防营大激战,自晨至暮,屠戮烧杀无所不至。”[233]
没有响应起义的巡防队更是从中进行骚乱活动,成为杀害革命志士的凶手,而新军中的一些不轨人士也以此作为自己权力争斗的阶梯。这种情况在湖南省表现得最为典型,巡防统领黄忠浩在新军起义时因为忠于清政府,焦达峰将他杀害,务处总办王毓江也被杀。焦达峰成为都督和陈作新成为副都督后,谘议局绅士把持湘政,事无大小,需经他们议决,都督之命不行,谭人凤力主解散他们所创的议事机关,集权于都督,阴谋极为险恶,对人说:焦达峰、陈作新的死期不远了。二十五混成协第五十标二营管带梅馨根本看不起焦达峰、陈作新,对人说:“焦非元帅,陈酒疯也。”参谋刘邦骥和余钦骥也不喜欢焦达峰、陈作新所为,焦达峰并不重视五十标,梅馨召开军事秘密会议,要杀焦达峰、陈作新,没有人敢回答,镇统余钦翼说:“兹事体大,请不赞成,亦不反对。”梅馨得到默认后大胆展开猎杀焦达峰、陈作新的活动。九月初十日,焦达峰召集各营长及政学诸人士到谘议局,禁止军人带武器入会,谭人凤、谭延闿等人也出席,会完后梅馨侦知焦达峰返府,陈作新往北门,便兵分二队,以吴家铨领一队到府杀焦达峰,以袁富荣领一队到北门杀陈作新于途。焦达峰、陈作新两个都督都死于乱刀之下,身首异处,落了个悲惨的下场,焦达峰、陈作新能力有限,没有拥兵自卫,最后遭到谘议局绅士和一些军官的暗算,人心的阴险和毒辣由此可见一斑,这都是因为军队起义造成的可悲结果[234]。
军人把持地方,掌控局面,为所欲为,成为辛亥革命时期及以后中国社会最大的政治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巡防队与新军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甚至引发地方动乱与不安。这一问题的发生固然有军队本身的因素,也有独立省区军政府对旧军整治措施不得力的原因。湖南起义后不久,新军与巡防队时有龃龉,大起暴动,几至开战。湖南中路巡防营统领陈斌生是黄忠浩的旧部,怀疑黄忠浩被杀是护演团杨任主持,便与驻常德新军管带陈书田捕获在常德开会演说的杨任等七人,将他们杀害,剖其心以祭黄忠浩。当时有人说,如果梅馨不杀焦达峰、陈作新,陈斌生定会举兵进攻省城,大局不堪设想。
新、旧军队之间的冲突和争斗问题在独立省区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的省区越演越烈,最终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如江宁城内外原有新、旧两军,旧军为江北防营和江宁巡防队等,由张勋、赵曾鹏分别率领,新军为第9镇,由徐绍桢统领,“两军时相倾轧,各不相上下”,武昌事起,张勋派人侦察新军动静,并到军营谋刺徐绍桢,徐绍桢大怒,才与南京城内党人谋内外夹击张勋,以图光复,士绅商民揭白旗于市[235]。南京17日民军起事,当时张勋派兵到处纵火抢劫,肆行残杀,城内积尸道左,惨不忍睹,张勋部下见有白手帕、白腰带及白帽结者均杀,以为是革命党人,见有发长或新剃头者也杀,以为是监狱中的逃犯,铁良也认为其为人道绝灭,派旗兵出来镇压,于是防营和旗兵又大起冲突[236]。
总而言之,军队起义,在起义各省都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后果,新军整体素质略高一些,但新军在各省并不能完全掌控整个局面,巡防队在各省的实力依然相当大,他们的整体素质较低,军政府对他们稍不如意,他们就会起而反之,军人的势力太大,军政府又没有很好的整合措施,造成极其不好的社会后果。
巡防队在独立的省区中,大都经过军政府一定程度的改编,有的改名为国民军(云南等省),更正服装礼节,有的改编为新军(如湖南等省),有的改编为陆军,有的改编为敢死队,有的省区并没有对巡防队进行改编,而是让他们仍旧在各地驻守服务。独立各省都面临一个大问题,由于经费困难,不得不对扩充后的军队进行裁减,巡防队最终也成了裁减的对象,裁减后军员的再就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造成了极大的社会隐患。
通过考察辛亥革命时期巡防队的表现,发现中国近代历史研究中军队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作用明显地被人为地压制了,其作用也被缩小了,而所谓的“资产阶级”的作用明显地被夸大了,说明近代中国历史研究中“史实的理顺与重建”依然显得相当的重要,我们不能用自我所欲的史学目标来任意修改历史事件的真相和性质,历史的本来真相是改变不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由革命党人所鼓动的由军队、学生联合发动的旨在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独立省区的军政、民政基本上由发动起义的革命军人所主持,革命军人主政,军政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民政事业则大受压抑,“军阀”的态势逐渐形成,大有不可遏阻之势。这次革命的主体是军队和学生,军队包括新军、巡防队、巡警和旧式的其他军队,学生也是起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的目标是就是“反满”,旨在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建立所谓的汉人政权,在独立的十四个省区中,基本都是这种情况,商人和资产阶级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这次革命,但他们只是发动者和领导者,革命军人才是起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建立的军政府中,占主导地位的主要是革命军人,新政府的政治构架基本是参议、军政、参谋、军务、司法、内政、教育等部门,在许多独立省份的州县等地方政权中,旧式的文武官衙照常供职,并没有性质上的改变,新式政权民主的建设依然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地方自治”的色彩更加浓厚了。
军队暴动意味着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意识的强烈挑战,在中国传统文化构成要素中,军队必须服务于皇帝,听从皇帝命令,军人以服从为天职,不得造反,但这种文化理念在辛亥革命时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军人可以造反了,只要政府腐败,陷国家于危险,置生民于涂炭,不能引领国家前进了,军人就有理由起来暴动推翻其统治,建立新的法治政权,这种新的文化意识在辛亥革命时期得到了新生和进一步的培植,民国新生政府对这种意识又进一步地强化了,最后造成了军阀政治的悲惨局面,影响了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
从这个视角来看,摆在史学家面前的任务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如果真的出现了问题,问题到底在哪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应当培植什么样的文化意识?什么样的文化意识才能使中国变得更强大?我们应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让政府领导人接受正确且应当培植的新式文化意识?这些问题是如此的重要,它们已经完全超出了作者的研究范围,但是辛亥革命时期军人暴动所牵涉的文化意识冲突已经把这些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不应熟视无睹。
因此,我们的研究视角和模式不应局限于传统的史学模式,辛亥革命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就是一次涉及创建一种新式文化意识的军人暴动,这种新式的文化意识是否值得我们进一步提倡,我们感到相当的困惑,可是当时的国人乃至现今的中国史学又是如此的看重它和宣扬它,这与我们现今的文化意识是否有冲突?对于创建和培植中国新式文化意识有作用吗?我们的教育应当做些什么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任务!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沉甸甸的历史分量,我们要重视它,要深入研究它,要探究其真实的历史面貌。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的研究,我们发现与辛亥革命关系最为密切的有两部分人:一是革命党人,二是革命军人,革命党人是革命的谋划者和推动者,革命军人是革命的发动者、执行者,两者对辛亥革命都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革命军人在辛亥革命中的主力军作用,革命军人是武昌首义的功臣,是各省反清独立运动的主力军,海军的起义响应使得南方革命政府有了海军力量,而部分北洋新军的兵变又加剧了北京政局的变化,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使革命的发展潮流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些情况,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主体和主力军就是革命军人,而不是其他的阶层,至于革命后建立的政府推行何种主义的政策,发展什么样的经济社会,则应当视新成立政府领导人物的决策了,而革命进行过程中的主体构成对考察辛亥革命的性质是有决定性意义的。
但是这些仅仅是革命主体的正面素材,它回答了本书导语所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即革命军人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问题。而革命发生后军权的扩张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到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个更深的社会问题,它的复杂性与重要性甚至不亚于军人在革命中的正面作用。具体而言,它的影响表现为:
首先,军队暴动造就了一大批政治上的军人权贵,使军人权贵集团迅速地掌握了地方上的军政大权,他们借革命的机会不断地扩充军队,逐渐形成地方上的军阀势力,这不利于国家建设和统一。这批军人新贵的形成,意味着中国政权开始走向分裂和地方主义的真正形成。这批新权贵包括湖北省的黎元洪,湖南省的梅馨、余钦翼、赵春霆等,陕西省的张益谦、张凤翔,山西省的姚维藩、阎锡山,云南省的蔡锷、唐继尧、罗佩金等,江苏省的程德全、刘之洁等,浙江省的陶成章、陈仪等,江西省的马毓宝,广西省的王芝祥、陆荣廷,安徽省的孙毓筠、李烈钧等。
其次,军队暴动开创了军人干政的先例,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政治后果。军人暴动不能说完全不好,它可以大大提高革命的成功几率,并打破军人不得干政的教规,它伸张了军人的权威,大大提高了军人的社会地位,同时又带来许多负面作用,造成后来的军阀混战的局面。
其三,军队暴动影响着新建立的军政府都督人选的推举,它要求被选任的都督必须具有较高的军政权威和社会威望,而都督人选的好坏又往往成为争权夺利和地方政权更替的缘由,容易造成地方政权的不稳。湖北军政府成立时为何要把黎元洪强行拉出来当都督,是因为他具有极高的社会威望,暴动的下层军人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湖南军队暴动的领导人物焦达峰和陈作新为何在新成立的军政府中当了正、副都督后不久即被军人杀掉,是因为他们不具备人们所期盼的那种权威,而谭延闿能被军人推选当都督,是因为他具有更多的权谋及人们对他具有更大的期望;江西省的都督为何屡次变更人选,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当陆军协统吴介璋初推为都督时,被人恐吓,责其不胜任都督,当召开大会选举彭程万为都督时,彭程万坚决不干,誓死力辞,在众人的坚请之下他才勉强答应做五天都督,最后绅学、军商各界议决请浔军政分府马毓宝为赣省大都督,事情才最终平定下来,但随后争夺都督的风波依然不止。
其四,军队暴动造成了地方混乱和社会动乱,不利于中国的长治久安。独立各省成立军政府后,如何管制好军队成了当时各省军政府面临的首要问题,当时的军政府领导人物并不能很好地认识这个问题,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上新成立的军政府由于内部不同政治派别所进行的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剧了这种混乱,新政府无法很好地管制这些曾经进行兵变的军人,结果造成了更大的社会动乱,社会治安问题因此变得相当的严重,军人起义不仅在城市里造成不良影响,而且波及广大的农村地区,它使农村上下脱节,从原来的有序变为无序,造成乡村的巨大震荡,一些不逞之徒,趁着改朝换代的混乱局面,到处兴风作浪,为非作歹,以致盗贼蜂起,社会秩序一片混乱。这个问题虽然不能完全怪罪军人起义,它是新旧社会更替必然会造成的严重社会问题,每次朝代更替都有同样的现象,但这次的情况有所异常,它影响到中国社会后来几十年的历史,其严重性不能不让后人感到意外,究其原因,这与中央权势的软弱及地方军权主义的扩张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晚清以来所形成的这种态势与军队的近代化建设的不健全、不完善有关系,它直接影响了当时社会政治的发展,这也为军人能够产生暴动或兵变提供了客观条件。
其五,军人暴动对中国社会影响更大的是边境的危机问题,因为中国内部的兵乱使中国失去统一、强大的中央政府,这样就无法顾及和镇压边疆的动乱。首先是蒙古问题,蒙古库伦活佛是蒙人所奉的教主,与清库伦办事大臣三多向有恶感,得知武昌起义,即于10月11日率蒙兵到办事大臣衙门要求兵饷,三多未允,活佛即宣言如无兵饷即出境,并率蒙兵将汉人、旗人驱逐出蒙境,宣布独立。其次是西藏方面,清政府派驻西藏的军队,因川事起,协饷无着,9月23日驻拉萨之兵首先变乱,拥兵到兵备处抢劫军火;24日,乱兵复围攻办事大臣联豫衙署,库中军械银币,悉数劫散,商民店铺也多被抢劫,最后引发英国派兵平乱。此外,还有滇省的数千土司进攻大理府;西北地区的蒙人驱逐清政府参赞,想在乌里雅苏台建国;黑龙江边境的蒙人暗引俄兵侵占胪滨府[237]。这些边境危机,与辛亥革命的关系虽然不是十分明了,但都是因为中国内部发生了军事兵变而随之发生变动的,不能说不受辛亥革命的影响。
【注释】
[1]《清代勇营制度》,王尔敏:《清季军事史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0年版,第1页。
[2]《大清穆宗毅皇帝实录》,卷238,第13页。盛康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卷95,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2年版,第60页。《东华续录》同治朝,卷74,第36页。
[3]求是斋校辑:《皇朝经世文编五集》,卷8,兵治,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版,总页第286页。
[4]王定安:《湘军记》,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9页。
[5]周询:《蜀海业谈》,巴蜀书社1986年版,第37~38页。
[6]周询:《蜀海业谈》,巴蜀书社1986年版,第37~38页。
[7]陈忠倚辑:《皇朝经世文三编》,卷58,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年影印本,第20页。
[8]周询:《蜀海业谈》,巴蜀书社1986年版,第38~40页。
[9]周询:《蜀海业谈》,巴蜀书社1986年版,第38~40页。
[10]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2,兵1,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04页。
[11]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2,兵1,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04~9505页。
[12]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3,兵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07页。
[13]《康南海文集》卷4,“裁省议”,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3年重印本。
[14]上延熙辑:“皇朝道咸同光奏议”卷50(下),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69年版,第8~9页。
[15]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卷324,兵2,兵制,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2年版,总页第6888页。
[16]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63,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影印本,第1页。
[17]据《清朝续文献通考》、《皇朝政典类纂》、《清史稿》等书统计。
[18]参见徐泰来主编:《中国近代史记》(中册),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23页。
[19]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64,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影印本,第3~4页。
[20]王尔敏:《淮军志》,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64~366页。
[21]王延熙辑:《皇朝道咸同光奏议》,卷47(下),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69年版,第3~9页。
[22]王延熙辑:《皇朝道咸同光奏议》,卷50(上),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69年版,第6页。
[23]陈耀卿:“论近年营勇之弊”,陈忠倚辑:《皇朝经世文三编》,卷59,兵政16,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年影印本,第20页(总页第885页)。
[24]汤成烈:“师律篇三”,何良栋:《皇朝经世文四编》,卷33,兵政,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66年版,第10页(总页第613页)。
[25]李鸿章:“覆陈筹虑兵饷大端疏”,何良栋:《皇朝经世文四编》,卷35,兵政,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66年版,第1页(总页第639~641页)。
[26]李鸿章:“覆陈筹虑兵饷大端疏”,何良栋:《皇朝经世文四编》,卷35,兵政,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66年版,第1页(总页第639~641页)。
[27]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卷324,兵2,兵制,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2年版,总页第6891页。
[28]“推广自强军议”,何良栋:《皇朝经世文四编》,卷33,兵政,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66年版,第3页(总页第600页)。
[29]求是斋校辑:《皇朝经世文编五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版,第283页。
[30]求是斋校辑:《皇朝经世文编五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版,第287页。
[31]杨凤藻编:《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2年版,第1103页。
[32]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3,兵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08页。
[33]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3,兵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11页。
[34]杨凤藻编:《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2年版,第1104页。
[35]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3,兵1,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05页。
[36]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卷324,兵2,兵制,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2年版,总页第6891页。
[37]求是斋校辑:《皇朝经世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版,第291~294页。
[38]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5,兵4,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34页。
[39]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5,兵4,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34页。
[40]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5,兵4,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34页。
[41]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2),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1202页。
[42]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2),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1202页。
[43]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2),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1202页。
[44]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5,兵4,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34页。
[45]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5,兵4,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34页。
[46]杨凤藻编:《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2年版,第1103页。
[47]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3,兵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12页。
[48]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3,兵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15页。
[49]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5,兵4,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34页。
[50]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5),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2593页。
[51]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2),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1202页。
[52]“光绪五年十二月十八日湖北提督郭松林奏折”,《洋务运动》(3),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1961年版,第513~514页。
[53]“裁兵愤议”,邵之棠:《皇朝经世文统编》,卷85,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3419页。
[54]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5,兵4,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35页。
[55]杨凤藻编:《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2年版,第1040页。
[56]杨凤藻编:《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2年版,第1040页。
[57]求是斋校辑:《皇朝经世文编五集》,卷8,兵治,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版,第286~287页。
[58]金匮阙铸补斋辑:《皇朝新政文编》,卷15,军政,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8年版,第535页。
[59]详见史密斯:《外国人在凤凰山的训练和中国的自强》,载《现代亚洲研究》(卷10)1976年第2期,第195~223页。
[60]丁日昌:《抚吴公牍》,卷50,光绪丁丑年林达泉校刊,台北华文书局影印本,第8页。
[61]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3,兵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09页。
[62]陈忠倚辑:《皇朝经世文三编》,卷58,兵政15,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年影印本,第20页。
[63]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5),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3946页。
[64]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卷327,兵5,兵制,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2年版,总页第6953页。
[65]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5),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4098、4718页。
[66]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5),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4098页。
[67]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3,兵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12页。
[68]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3,兵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12~9513页。
[69]求是斋校辑:《皇朝经世文编五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版,第295页。
[70]求是斋校辑:《皇朝经世文编五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版,第297页。
[71]求是斋校辑:《皇朝经世文编五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版,第298页。
[72]求是斋校辑:《皇朝经世文编五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版,第299页。
[73]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19,兵18,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57页。
[74]参见李英铨:《清末防军与辛亥革命》,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5期;黄细嘉:《绿营、勇营的互渗——防军和练军兵制》,载《历史教学》1996年第3期。
[75]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38,兵37,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831页。
[76]金匮阙铸补斋辑:《皇朝新政文编》,卷15,军政,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8年版,第566页。
[77]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38,兵37,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831页。
[78]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38,兵37,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832页。
[79]陈忠倚辑:《皇朝经世文三编》,卷58,兵政15,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年影印版,第20页。
[80]罗尔纲:《湘军兵制》,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05页。
[81]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38,兵37,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834页。
[82]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38,兵37,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835页。
[83]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38,兵37,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837页。
[84]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38,兵37,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838页。
[85]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19,兵18,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58页。
[86]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39,兵38,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839页。
[87]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39,兵38,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841页。
[88]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39,兵38,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842页。
[89]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39,兵38,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842页。
[90]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5,兵4,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36页。
[91]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39,兵38,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846页。
[92]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39,兵38,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846页。
[93]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39,兵38,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847页。
[94]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40,兵39,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851页。
[95]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2),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1205页。
[96]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2),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1205页。
[97]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2),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1205~1206页。
[98]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2),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1206~1207页。
[99]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2),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1207页。
[100]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2),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1201页。
[101]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2),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1201页。
[102]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2),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1201页。
[103]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2),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1086~1087、1097页。
[104]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2,兵1,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05页。
[105]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2,兵1,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05页。
[106]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2),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1196页。
[107]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3,兵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07页。
[108]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2),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1200页。
[109]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3,兵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07页。(www.xing528.com)
[110]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2),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1200页。
[111]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3,兵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07页。
[112]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2),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1201页。
[113]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3,兵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08页。
[114]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卷329,兵7,兵制,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2年版,总页第7064页。
[115]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卷329,兵7,兵制,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2年版,总页第7065页。
[116]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卷329,兵7,兵制,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2年版,总页第7065页。
[117]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卷329,兵7,兵制,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2年版,总页第7065~7066页。
[118]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卷329,兵7,兵制,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2年版,总页第7066页。
[119]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卷329,兵7,兵制,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2年版,总页第7067页。
[120]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3),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1492~1493页。
[121]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3),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1331页。
[122]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3),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1523页。
[123]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3),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1523页。
[124]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3),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1523页。
[125]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3),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1568页。
[126]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2),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1568页。
[127]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2),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1082页。
[128]左宗棠:“请裁汰北路征军疏(光绪二年)”,盛康辑:《皇朝经世文编续编》,卷76,兵政2,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66年版,总页第1737~1740页。
[129]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3,兵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08~9509页。
[130]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卷336,兵14,绿营兵,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2年版,总页第7247页。
[131]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卷336,兵14,绿营兵,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2年版,总页第7248页。
[132]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卷336,兵14,绿营兵,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2年版,总页第7244页。
[133]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3,兵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11页。
[134]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卷329,兵7,兵制,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2年版,总页第7072页。
[135]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卷329,兵7,兵制,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2年版,总页第7073页。
[136]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3,兵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11页。
[137]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3,兵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11页。
[138]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3,兵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10页。
[139]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3,兵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13页。
[140]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19,兵18,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57页。
[141]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19,兵18,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57页。
[142]杨凤藻编:《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2年版,第1045~1046页。
[143]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19,兵18,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58页。
[144]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19,兵18,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57页。
[145]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19,兵18,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58页。
[146]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0,兵19,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73页。
[147]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19,兵18,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60页。
[148]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19,兵18,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61页。
[149]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0,兵19,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67页。
[150]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19,兵18,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61页。
[151]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0,兵19,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66页。
[152]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0,兵19,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67页。
[153]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0,兵19,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68页。
[154]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0,兵19,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68页。
[155]杨夙藻编:《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卷14,兵政上,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2年版,第1025~1026页。
[156]抚标常备步队八旅、马队四旅、炮队两旅、工程队一旅遵照政务处原咨驻扎省城屯聚训练。大同镇续备军步队第一旅随总兵驻大同府,步队第二旅驻保德州,步队第三旅驻丰镇厅,步队第四旅驻毅虎口,马队第一旅驻代州,马队第二旅驻归化城,马队第三旅驻包头,马队第四旅驻归化厅北之可可力更,马队第五旅驻绳金。太原镇续备步队第一旅随总兵驻平阳府,步队第二旅驻潞安府,步队第三旅驻平定州,步队第四旅驻泽州府,马队第一旅驻运城,马队第二旅驻蒲州府,马队第三旅驻汾州府。
[157]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0,兵19,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69页。
[158]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0,兵19,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73页。
[159]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0,兵19,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68页。
[160]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0,兵19,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69页。
[161]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0,兵19,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77页。
[162]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1,兵20,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79页。
[163]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1,兵20,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79页。
[164]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4,兵3,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17页。
[165]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3,兵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10页。
[166]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卷327,兵5,兵制,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2年版,总页第6956页。
[167]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718~4719页。
[168]锡良:《锡清弼制军奏稿》,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版,第359~360页。
[169]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2,兵21,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71页。
[170]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2,兵21,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73页。
[171]刘锦藻撰:《皇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2,兵21,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85页。
[172]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4,兵3,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25页。
[173]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4,兵3,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25~9528页。
[174]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2,兵21,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87页。
[175]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册(下),卷204,兵3,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527页。
[176]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2,兵21,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90、9696页。
[177]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2,兵21,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90页。
[178]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2,兵21,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85、9686页。
[179]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2,兵21,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88页。
[180]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3,兵2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93页。
[181]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3,兵2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701~9703页。
[182]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2,兵21,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88页。
[183]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2,兵21,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88页;卷223,兵22,第9694页。
[184]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3,兵2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94页。
[185]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2,兵21,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88页。
[186]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2,兵21,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90页。
[187]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3,兵2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99~9703页。
[188]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2,兵21,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87~9688页。
[189]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2,兵21,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89页。
[190]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2,兵21,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89页。
[191]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2,兵21,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89页。
[192]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3,兵2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93~9703页。
[193]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3,兵2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97页。
[194]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3,兵2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88~9702页。
[195]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3,兵2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702页。
[196]当时科布多参赞大臣溥纲已经觉察到这个问题,所以他在奏折中明确指出,科布多的街市商铺仅数十家,现有的巡警队官兵分布于城乡街市,昼夜巡查,足资弹压,与巡防队的职责产生冲突,因此无需再添巡防队,清政府允其所请。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册(上),卷222,兵21,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693页。
[197]《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4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94页。
[198]《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4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98页。
[199]《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4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82页。
[200]《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4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97页。
[201]《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4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94、260页。
[202]《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4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85~296页。
[203]《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4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53页。
[204]《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43页。
[205]《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4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34~236页。
[206]《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21页。
[207]《中国革命日记》卷上,见《满清稗史》,中国书店1987年影印本,第3页。
[208]《各省独立史别裁》,见《满清稗史》,中国书店1987年影印本,第2页;《武昌失守前因后果》,九月五日国光新闻报,渤海寿臣辑:《辛亥革命始末记》(一),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69年版,第80页。
[209]《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5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77页。
[210]《黄州光复》,见《辛亥首义回忆录》第1辑,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8页;郭孝成:“鄂省各属光复”,《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5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42页。
[211]《回忆马队的革命活动》,见《辛亥首义回忆录》第4辑,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0页。
[212]《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5页。
[213]子虚子:《湘事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58页。
[214]《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32页。
[215]邹鲁:《浙江光复》,《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7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31页。
[216]邹鲁:《广西光复》,《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7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19~221页。
[217]《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10、165页。
[218]《各省独立史别裁》,见《满清稗史》,中国书店1987年影印本,第11页。
[219]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4~135、52~153、201页。
[220]《赣省光复史》,九月二十一日《时报》,渤海寿臣辑:《辛亥革命始末记》(1),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69年版,第421~422页;郭孝成:《江西光复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81~382页。
[221]子虚子:《湘事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57页。
[222]《苏州光复记》,九月十六日《时报》,渤海寿臣辑:《辛亥革命始末记》(1),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69年版,第337~338页。
[223]蔡锷:《滇省光复始末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23~226页。
[224]邹鲁:《贵州光复》,冯自由:《辛亥革命贵州光复纪实》,《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96~398、401页;《贵州独立》,10月16日《中国报》,见渤海寿臣辑:《辛亥革命始末记》(1),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69年版,第421~422页。
[225]郭孝成:《江苏光复纪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7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11页。
[226]郭孝成:《安徽光复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7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73~174页。
[227]子虚子:《湘事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59~160页。
[228]子虚子:《湘事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63页。
[229]郭孝成:《湖南光复纪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6册,第14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43页。
[230]郭希仁:《从戎纪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9页。
[231]郭孝成:《四川光复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6册,第1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1页。
[232]冯自由:《辛亥革命贵州光复纪实》,《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02~405页。
[233]《追志湘省变情》,九月十四日的《北方日报》,渤海寿臣辑:《辛亥革命始末记》(1),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69年版,第326页。
[234]邹鲁:《湖南光复》;郭孝成:《湖南光复纪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33~134、153页。
[235]杨啸天:《参加第九镇南京起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7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7页。
[236]渤海寿臣辑:《辛亥革命始末记》(1),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69年版,第498~499页。
[237]高劳编:《辛亥革命史》,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第35~3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