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平吴战事结束后,淮军就面临着是留防还是遣撤的问题。
清代的制度和惯例,军务结束后,旗兵必须返回防地,绿营必须返回汛地,勇营必须遣散归农,统兵将帅各归建制。这是清代的传统。湘军被遣散,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与这种制度有关,当然曾国藩裁撤湘军也有其个人因素。
当时,江苏、南京、浙江等地军务平定之后,大部分的军队都在遣撤的范围之内,如浙江左宗棠部裁遣了40多营,只留了20000余人援助福建。但是李鸿章的淮军却裁减最少,这其中与曾国藩对李鸿章的鼓励支持,以及李鸿章个人因素有很大关系。
从李鸿章个人来说,他并不希望遣散淮军,这与他所从事的政治军事活动有极大关系,他是个激流勇进有所追求的政治人物。这点是他与曾国藩最大的不同之处,很多人推崇曾国藩,但曾国藩对于中国的近代化建设未必作出较大的贡献,李鸿章虽然贪恋官场,但他有志于中国的军事改革和希望中国能自强,希望建立一支近代化的中国军队,这正是他想保全淮军、讲求务实的宏大规划。
李鸿章认为,当时中国的军队,“靖内患或有余,御外侮则不足,如不及早自强,变易兵制,讲求军实,还是因循数百年绿营相沿旧规,可危实甚”。兵制关系国家根本,必须尽裁疲弱,厚给粮饷,废弃弓箭,专精火器。革去分汛,化散为整。选用能将,勤操苦练,然后绿营可恃。海口师船概行屏逐,先制夹板火轮,再制巨炮兵船,然后水路可恃。为朝廷远大之计,仍须及时变易绿营旧制,选留劲旅,厚给粮饷,精求火器,择置能将,才能挽救危机,“否则天下事终不可为矣”[53]。这是李鸿章保留淮军的主要意图,也是根本原因。保全淮军,必须有理由和用武之地,否则朝廷不会听之任之。当时朝廷支持李鸿章的原因,就是当时中国外有外患,内有内乱尚未完全平定,对外需要重兵支持国防,对内更需重兵镇压内乱,而绿营、八旗又不能担当这样的任务,只有留住淮军才是最好的出路。
当时第二次鸦片战争刚结束,占领天津的洋兵刚刚撤去,英法官方又不断请代中国练兵。国内方面,东南太平军的余党没有完全消灭,中原地区捻军正盛,西南、西北少数民族的起义也时有发生,镇压内乱还在进行当中,各地需兵正急,湘军已被裁撤,淮军自不能裁撤,这也是在情理之中。当时中枢大臣、地方督抚,都有谋求自强的想法和建议。李鸿章给朝廷的建议,更具有权威性,也能打动人心,所以留存淮军也是众望所归。
加上当时清政府对在华北地区的捻军毫无办法,1865年5月,剿捻统帅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全军覆灭于山东曹州,京师大为震动。北方再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军队可以去剿杀捻军,僧格林沁在北方剿捻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仍不免于全军覆败,这与江南大营、江北大营的溃败一样,原来的经制兵已经失去了作战能力,号称勇猛的满蒙骑兵也不足为恃,清政府原有的军队至此已彻底败坏,已没有可用的经制兵,所以不得不保留淮军,不得不把希望放在李鸿章身上。
曾国藩解散湘军,对李鸿章的淮军而言就是一个报国图存的大好机会,只是清政府整个机体已经发生了腐败,即使注入新鲜血液也很难挽救其灭亡的命运。(www.xing528.com)
曾国藩和李鸿章被清政府委以重任,要剿杀捻军,所统率军队主要还是淮军,还有少量的湘军队伍,计淮军最初为铭、盛、鼎、树四军共27000余人,湘军有9000人左右。
随后,曾国藩、李鸿章的平捻队伍大大扩充,令李昭庆招练马队2000人,增派杨鼎勋所部勋、松、桂三军10000人;刘秉璋所统庆字、荣字、常字各营6000人;刘士奇所统奇字营3500人,吴毓芬所统华字营2000人;王永胜所在地统开字营5500人,再加上铭军添募的新营,总计淮军直接参战及应援之师,大约有60000人。留在江苏驻防的军队还有6000人左右[54]。
后来,李鸿章代曾国藩督师,攻击捻军的军队实力又增加了。新增的有:李昭庆一军扩充到19营,号称武毅军;添调魁字2营,亲兵1营,凤字7营,共5000人;唐仁廉马队3营。当时淮军用于剿捻军的军队,人数已增加到70000人以上[55]。
当时淮军的重点任务是剿杀东捻军,湘军的重点任务在于剿杀陕西的西捻军。淮军在东捻的任务结束后,裁减了一部分营伍,主要是出于节省粮饷的需要,被裁减的这些营伍,包括李昭庆所领的泉字1营、武毅2营、忠朴2营、亲兵1营、先锋营、春字营,孔昭右所统华字3营,张桂芳所统桂字3营,郑国魁所统魁字2营,郑国谟水师亲兵1营,吴毓兰华字2营,符国华抚标水师1营,人数在10000人左右[56]。
淮军平东捻后,马上就加入平西捻的战斗,平西捻任务结束后,淮军又不得不进行裁减,1868年被裁减的淮军有:铭军马队1营;鼎军马队3营,步队8营;武毅军马队7营,步队10营;盛军马队2营;仁军马队3营;树军步队3营;勋军马队3营,步队10营,共计有50营。
其余留存的部众有:铭军马步28营,凤军马步4营,庆军马队3营、步队8营,勋军5营,开花炮队1营,武毅军步队5营,鼎军7营,盛军步队9营、马队3营,炮队2营,共计75营[5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