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北地区驻防旗兵整顿训练

西北地区驻防旗兵整顿训练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99年,四川成都将军裕祥等人,遵照上谕,对成都驻防旗兵进行整顿,挑练旗兵新营。同时,西北地区的旗兵也有一部分在清末新政改革中被改造为常备陆军,这虽然说只是一小部分,但也成为驻防旗兵的去向之一。[120]综上所述,在西北地区各省对驻防旗兵的改造和整顿过程中,大部分省份都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而真正能有成效的省份几乎没有。

西北地区驻防旗兵整顿训练

西北地区的驻防旗兵在建设和训练方面起步比较晚,其进展也比较缓慢,有的省份改造驻防旗兵大都是按照湘淮勇营的训练方法来整训的,但它的基本组织却没有什么改变,所以整顿效果并不是很好。

甘肃省的凉州府、庄浪城、宁夏府都驻有旗兵,甘肃省练兵的对象既有旗兵也有绿营兵。该省两提、五镇及督标八处,均先行试办练兵一旗,按照勇营的制度,筑垒团扎,朝夕训练。营官则以本标副、参、游、都守经战熟悉营规者担任,自有廉俸,不增薪水,但给津贴。哨官则选择都、守、千、把担任,挑选各标马兵之精壮者,以370人为一旗,每月照土勇章程各给银3两,火勇不在此数。计划省城督标、甘肃提标、凉州、肃州、宁夏、西宁镇标,各练步队2旗、马队1旗,河州镇及固原提督辖境较宽,拟各练步队3旗、马队1旗。共计步队18旗,马队8旗,共7660人[115],这样比原来绿营一遇征调仓皇失措,效果要好,但从所练的对象来看,甘肃省所练的绿营兵要比旗兵多得多。

陕西省的西安也有旗兵驻防,但对旗兵的整训相对比较晚,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进行。

荣禄接任西安将军后,奏请添练洋枪步队500名,以资镇慑。于是在驻防马甲前锋领催内按旗逐加挑选军力精壮弁兵500名,以备练习。在武器来源方面,由神机营王大臣在库存未用的来福洋枪拨发500杆,火药、锐箭、铜帽等项宽为筹拨,并委派西安协领奎升、佐领恩奎率同弁兵赴京请领。同时还请由威远队挑派口号熟悉正、副领官各1员,正、副分教官各1员,办事官1员,熟悉包裹、锐箭及修理洋枪兵丁各2名,由营酌发两月口分,以资教练。由传霖饬司设法,每月筹拨银一千两,自洋枪队成军之日起,按月支放[116]

戊戌变法之后,清政府下谕令,各省驻防生齿日繁,闲散中不乏精壮之士,并着该将军等各就本处情形,挑选若干教练成营,以资捍卫。所需饷项应与该省督抚藩司妥筹协拨,奏明办理。1899年,四川成都将军裕祥等人,遵照上谕,对成都驻防旗兵进行整顿,挑练旗兵新营。成都驻防兵丁除现食粮者不计外,其闲散尚有数千丁,不乏精壮之士。于是就在闲散中挑取身强力壮的余丁进行操练,“复于身强中挑取灵捷以四百人为率,编成一营,其薪饷营制查照督臣新练之军酌量核减,计一年饷需约在二万两之内。得旨着即认真挑练”[117]

1908年,据宁夏将军台布等人所奏,宁夏驻防,向有常操兵800名,每兵每月津贴银五钱,上年因由陆军部调来教习,曾经奏明改练洋操,费用甚多,断非每月五钱所能敷用,于是改为先练200名,以800名之津贴添为每兵,每月津贴银二两。等这200名熟练后再挑新兵,更番调练,三年后可操练成营。自去年七月开练以来,练熟者已有300余名。又将挹枪编练40杆,用兵120名,大炮4尊,神机营炮4尊,亦练成一队兵80名,盖不欲专练洋操步队,遂将马队、炮队均弃而不用。于是不时调操演练足1营后,再将抬枪大炮编成1营,合之马队共有3营,亦颇足资镇压。宁夏驻防正兵只有1600余名,其中不无老弱嗜好,极力挑选,将来亦只能成此3营。“此时若照陆军章程合格办理,不过纸上空文,必无实际。”[118]

在清末新政时期,一部分的西北驻防旗兵在整顿的过程中被改造为警察兵,这实际成了清末驻防旗兵的主要去向之一。

1905年,根据西安将军长春所奏,遵照谕旨将步军营改为警察营,其各堆拨即名为警察处,其兵丁即叫警察兵。当时的八旗兵丁除值差应操而外,步军营及各旗大小堆拨巡兵不过300余名。长春计划添拨八成五口分备练队兵500名,操练之余,并入此项警察兵内,分为六班,每班合130余人,昼夜轮流派拨站段,“仍派协领一员督理一切,并佐领等分带巡兵破除旧日积习,认真巡查,以静地方,而安住户”[119]

同时,西北地区的旗兵也有一部分在清末新政改革中被改造为常备陆军,这虽然说只是一小部分,但也成为驻防旗兵的去向之一。(www.xing528.com)

根据绥远城将军贻毂奏称,绥远人民素称循谨,惟毫无强固愤发之气,大都为口外积习所染,疲弱不堪。八旗20佐有2000马甲,700步甲,63员弁,察其真无嗜好者不过十之三四,若不严加整顿,日复一日,将尽人皆痼疾而不可救药。

基于此,贻毂出任将军后,对当地旗兵进行了改造和整顿,其具体措施为:

(1)革去旗兵的烟毒嗜好,争自洗涤。

(2)建立常备军和续备军,学练兵,在武备学堂学生中挑选,去掉散兵。

(3)整理牧场,酌留屯地,择官长之知农事者督之耕作,庶可渐望转移,以培植根本。

(4)将绥远书院改建为武备学堂,建立中小学堂。挑学生60名,均坐补马甲之饷。讲授有用诸书,另延教习,训练操法。只是书院规模较小,不敷武备学堂之用。于是将空间旗署一所改作武备学堂,即以武备学堂腾出的书院改建中学堂,其从前书院经费亦归为中学堂需用。设立蒙养学堂,挑选八旗子弟分途教肄,以备入中学堂之选。

在这些举措中,练兵一项尤关紧要。计划在各项兵丁内挑选其身体强壮者300名,补马甲之饷,作为常备军,延请教习,改练新操。将本城步官兵每年应支津贴银七千余两,归入该军,以资养赡。教练一年,期满改为续备军,裁去津贴,仍给马甲饷银。另选300名充补常备军,迭相交代,岁以为常,这样就建立常备军制。绥远旧存枪械均系土枪,无可操用,且自庚子以后,工部火药已空,无复赴京请领,故一应急需利器。“非另行购备不可,所虑需款甚巨,尽力筹措。以垦务公司股本作为专为购械之用。”[120]

综上所述,在西北地区各省对驻防旗兵的改造和整顿过程中,大部分省份都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而真正能有成效的省份几乎没有。由此可见,驻防旗兵的改造仍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与清政府原定的不放弃祖宗成法的国策有着重要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