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一般会涉及以下四点:第一,确立学案教学的目标;第二,准确分析学生的学情;第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第四,开展教学评价。这四点要素是一个逻辑循环的过程,四者之间相互牵制影响,高中语文学案式导学的教学设计必须以这四点为根底,然后再加以构建。
高中语文学案的编写普遍存在着编写模式化、设计教案化、预设习题化、问题浅表化等问题,所以在学案设计上要改变这些弊端,设计出适合学生应用的科学的学案,规范学案的样式。笔者根据研究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端正教学态度,彰显教师的教研性
教师的工作既具有教学任务,又具有教研任务。教师的工作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教学与知识上的讲授,在课下,教师还是教材、课标和教学大纲的研究者。所以,教师既是教者,又是科研工作者。
身为人师,就应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为光荣任务,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在任教期间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负责。就高中语文学案式导学来讲,教师首先要端正教学态度,对学案教学经验尚少的教师,应主动认真钻研学案设计的方法,闲暇之时主动向有经验的教师多请教,争取可以早日凭自己的实力编写设计出符合自己班学生学情的、科学合理的学案,让学生应用学案学习的过程中得心应手,久而久之,养成自主学习能力。这是一项长期辛苦的教学改革,不仅是对教师工作态度和教师职业道德的考验,更是一个彰显教师教研精神的难得机会。
(二)铺设教学问题,凸显层次探究性
学案的特点之一是将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地进行铺设,即将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学案中学习问题的设计要本着“知识问题化”的基本准则,体现问题的层次性和探究性,以此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的高效性。
第一,问题层次化。一般来讲,学案中的问题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识记级、理解级、应用级、拓展级,这是从知识的认知结构上划分的。比如,在类似《阿房宫赋》《逍遥游》《陈情表》等文言文的教学中,识记级的问题就是指文言文的基本常识、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知识;理解级的问题指学生在读懂课文基础上,对课文的信息进行筛选;应用级的问题指的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可以为文章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思想内容,提炼艺术手法等;拓展级的问题指的是开放性的问题,如阅读完课文之后谈感受等等。以《滕王阁序》第一课时学案为例,前两项就是属于第一个问题层次,识记级。
《滕王阁序》第一课时学案(节选)
字音:翼轸( )瓯越( )台隍( )懿范( )潦( )舸舰( )彭蠡( )
此外,在许多学案中的问题层次不是非常明了,有时具有重叠性。具体来说,就是学案中的问题既要求识记,也需要去理解应用。
例如:怀古诗基础知识学案(节选)
1.怀古诗含义
怀古诗是古代汉族的诗词中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主要内容,思想比较沉重的作品,作者长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通过怀念古迹来感慨兴衰,寄托哀思,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多用典,手法委婉。
2.写作特点
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人,抒己志。
3.结合《越中览古》体会怀古诗的含义与特点。
第二,问题探究化。首先,学案中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探究性问题的答案通常不会只有一个,多个答案的问题可以达到锻炼学生思维的发散能力的目的。其次,学案预设的问题要紧紧围绕本节课探究的主题,探究的问题要指向一节课的教学核心和教学目标,最好选择教学重点和教学的关键点进行预设,以此来实现学生学习新知的知识建构,达到帮助学生学习的目的。再者,探究性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就是说其预设问题的难易要有一定的比例,使不同的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解决相应难度的问题,锻炼学生的思考力。最后,探究性问题的设置最好可以起到引发学生课堂讨论的效果,使课堂上呈现不同观点的争鸣和质疑,激励学生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例如:《边城》第一课时学案课堂研讨案(节选)
【探究主题】
1.“边城”的“边”有什么含义?边城与其他地方有什么区别?
2.沈从文在文章末尾写道:“那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就回来。”猜一猜沈从文想不想让傩送回来,说出你的理由。(www.xing528.com)
案例中课堂研讨案部分充分体现了学案编写过程中要挖掘问题的探究性这一点,在这两个问题的预设上体现了教师教学视角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兴趣思考,两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总结出《边城》这篇小说主题的深刻之处。
(三)提高学习能力,突显学生主体性
语文学案式导学中,教师的教的目的主要是辅助学生的学。所以,学案的设计核心不是教师教的活动,而是设计学生学的活动,即学案在设计上要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契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以《越中览古》节选为例。
案例:《越中览古》节选
1.学习目标了解怀古诗;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掌握移情的写作手法。
2.学习重点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
3.学习难点掌握移情的写作手法。
4.自学导引
(1)结合教辅《创新方案》中的有关归纳,预习课本《越中览古》的内容,自己用下划线画出重要的知识点。
(2)将自己自学过程中不能理解或不能确定的内容做个记号(如打个问号),以便课上请教教师。
5.课堂活动
(1)结合本文作者,复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赏析方法。
(2)试从题目中概括怀古诗的几个写作特点。
(3)小组派代表赏析本首诗歌。
6.典型例题
(1)诗中描绘了哪两个画面?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2)前三句和第四句有什么逻辑关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在课前就给学生布置了他们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任务,尤其在第四大点的“自学引导环节”,可以看出教师在把握学情的前提下,适当地布置了课前的学习任务,为课堂教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这篇语文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新课文之前做好了心理准备,其中学案中“典型例题”的环节,学生可以在具体习题中检验自己自学的内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篇学案体现了教师通过布置课前的预习案,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学案设计设想。
所以,若想设计出优秀的学案,首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着重考虑学生需要学什么;其次,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着重考虑学生怎样学才能学得好,主要依据学生的学情选择教学内容;最后,思考学生以怎样的方式学才好。
此外,在学案的设计上除了要呈现学生主体性、问题要凸显层次探究性,学案设计有一个基本程序:教师个人初次备课,完成学案一稿——教师集体备课,修改一稿,完成二稿——教师课前复习学案二稿,完成适用于本班学生的学案三稿——上课中使用,课后总结完善,形成学案定稿。最后,在完成一个教学进度之后,教师集体整理之前使用过的优秀学案,使高中语文学案成为一个完备的体系,以备今后教师继续对这些学案进行修改,然后加以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