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需要正确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支撑,进行相关的教学实践时才能做到有规可循,不用走弯路,并且使这种教学模式不断焕发活力。建构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话式理论等都为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使教育工作者能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因此,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呈现出独具一格的特征。
建构主义理论对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对意义的建构都是内省的,而不是当教师把意义呈现给他们的时候对意义进行处理和内化。也就是说,学生获得的知识不只是通过教师的传授来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依靠教师和同伴的帮助,必要的学习资料,在已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融入新知识,通过意义的建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人为本,注重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责任得以归位,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而在于实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权,最大限度地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此时此刻,教师的教学责任倾向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学案不仅在引导学生学习,而且在引导教师进行教育改革。
(二)抓准学生最近发展区,恰如其分选择学习活动(www.xing528.com)
20世纪30年代,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他认为:“我们至少应该确定儿童发展的两个水平,如果不了解这两种水平,我们将不可能在每一个具体的情况下,在儿童发展进程与他受教学性之间找到正确的关系。”维果茨基将第一种水平称为现有发展水平,是指一定的已经完成儿童发展周期的结果和由它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发展水平是最近发展区,意指儿童正在形成、正在成熟和正在发展的过程。基于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时,首先是动态性评估,即检测学生的实际水平,目的是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其次是选择相应的学习活动,目的是使学习任务更好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会过难或过易,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是提供一定的教学支持,即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通过学案来建立脚手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推动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三)有利于平等对话,实现知识共建
20世纪,教育家、文艺理论家巴赫金认为:“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这就是著名的对话理论。把对话理论移植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构建高中语文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教学对话是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重要表现方式;师生互为行为设计与控制者。”对话式教学理论提倡人性化的特点,主张教学过程中既有教的过程,也有学生学的过程,提倡教学中的对话不是简单的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探讨,而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心灵对话,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多元化的解读文本是对话式教学的关键。因此,在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必须承认作为对话主体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地位,利用作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载体——学案,让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有效对话,最终实现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知识共建,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