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味追求对话,造成“首席”的消失
对话教学理论明确应以学生为主体在师生平等中对话,但是这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该是“平等中的首席”。《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显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是必要的,否则对话将失去意义,教学目标也无法实现。然而,在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个别教师盲目鼓励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而对学生的言行不做任何引导,一味大加赞赏与肯定,更有甚者对学生错误的认识或荒唐的说法竟然也不做任何规范。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但是文本中所涉及的情感价值、社会伦理,都有着评判是非的标准。因此,教师不能任由学生放纵随意的发挥,避免对话教学流于形式,否则课堂热闹有余而教学效果却不理想,长此以往,将为语文教学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害。
新课标倡导教师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鼓励学生批判质疑。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的片面理解,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悄然发生了变化,从传统教学的“以教师为本位”到当前教学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放弃了自己的重要职责,没有起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教师的角色已经沦为不负责任的看客,对于学生的回答没有进行必要的点拨,而是毫无原则的吹捧。显然,这样的对话教学已经变质,教学的价值或教学的效果又能怎样体现呢?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真正承担起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责任,明确平等对话中的首席角色,走出误区。
(二)一味追求生成,忽略了教学目标
对话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不能照搬教案设计进行对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话教学可以忽略教学目标,随意进行。众所周知,任何教学的进行都为实现某种目标,语文对话教学也是如此。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标准、文本教材、学生实际、社会需要等因素确立的,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教师不能抛开教学目标,盲目地进行对话。然而,在某些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满足学生需求的多样化,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强调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认为话题是课堂即兴生成的,教学只要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随机应变就可以与学生进行对话。这就造成了教师忽视教学目标,随之课堂教学进程也失去了控制。有时整节课没有完成任何教学目标,师生由生成的一个话题展开讨论,随兴所至,一发不可收拾。不考虑生成的问题有没有价值,是否能体现教学目标,尽情地对话。这样的对话忽略了教学目标,讨论得热闹却没有结果,最终不了了之。(www.xing528.com)
例如,讲授《陈情表》时,制定教学目标为:深入体会文章陈情于事、文笔委婉的特点及作者孝顺祖母的哀哀钟情。在教学中对话不断深入,一个学生突然举手说道:“李密带着祖母去上任或回到祖母身边做官,这样不就忠孝两全了吗?”这个问题看上去很精彩,仔细一想,问题又回到文章的写作背景上来,与课堂教学目标关联不大。但是教师思考了一下,竟然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对话被牵引着又回到了原始起点。围绕这个话题展开的讨论毫无意义,这是教师在背景资料中就详细介绍过的,因此讨论最终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案例中,教师不顾学生所提问题是否有价值,抛开教学目标,迎合学生,任由学生讨论探究,课堂气氛看似热烈,其实是忽视了制定的教学目标,使得课堂教学呈现低效状态。
(三)大量存在的虚假对话,使教学流于形式
虚假的对话,是指教学过程中的那些表面上看似对话,具有对话的形式,却无对话的实质性内容和真实意韵的对话。这样的对话只是为了对话而对话,只有气氛的热闹活跃而无思维的碰撞交流,无法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深层次思考。在当前的语文对话教学中,这类对话大量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