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〇年春,毛泽东同志因领导驱张请愿团停留在北京时,苏联政府已发出与中国建立平等外交关系的通知,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的中文译本已经出版。十月革命的炮声已经在中国发生深广的影响。毛泽东同志在北京的几个月中,和中国首先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邓中夏同志有了密切的联系,并且用心阅读了他们所介绍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书籍。从此他完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后来毛泽东同志曾这样回忆这段时间的情形:“在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革命的书籍。我热烈地搜寻一切那时能够找到的中文的共产主义文献,使我对马克思主义建立了完全的信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正确理论。从此以后,从没有动摇。到了一九二〇年夏天,在理论上也在行动上,我成了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了。”
驱张运动胜利结束之后,毛主席于一九二〇年七月回到长沙。他担任了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的主事(校长),后来又兼教了师范部一班国文课。他利用这个社会地位,在湖南开展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共产党组织的活动,相继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社会主义青年团和长沙文化书社,并进行联系工人农民的工作。他的革命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时无政府主义者在长沙早有一些活动。青年学会、青年俱乐部、湖南劳工会、健康书社等都是他们的组织。他们都是小资产阶级的空想家,主张极端自由,不要政府,不要法律,不要领袖,废除一切带有强制性的制度;又主张平均财富,一切平等,他们正如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所说:“主张在二十四小时内便完全消灭国家,却不懂得实现这种消灭的条件。”这种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很投合一般小资产阶级的脾胃,因此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在一些青年学生和教师中间颇为泛滥。毛泽东同志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时,到处要和这种思想做斗争。他首先在第一师范组织了崇新学社,以学习马克思主义,争取无政府主义分子为中心活动。又把劳工会的组织者黄爱和庞人铨争取过来,对劳工会会员多方进行宣传教育。都收到很大的效果。
此外,毛泽东同志发起的星期同乐会,虽是文娱活动的组织,但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争取无政府主义分子的转变,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从一九二〇年的秋天到一九二一年的秋天,和毛泽东同志在一起从事革命活动的,除新民学会会员外,还有马克思主义小组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成员,联系最多、往来最密的十多人,都是活力充沛、干劲十足的青年。大家平日各有工作,分头活动,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因此大家觉得不满足。毛泽东同志看出大家的心意,同时为了把大家聚在一起研究一些革命斗争的策略,提议组织星期同乐会。十来人排好次序,每到星期天,依次由一人负责召集,到长沙近郊各胜地聚会,如天心阁、水陆洲、开佛寺、碧浪湖、朱家花园……就是他们常常聚集的地方。
他们到了这些地方,尽情游眺、谈笑,会讲故事的讲故事,会说笑话的说笑话,爱好文学的作诗作词,目的就是要大家敞开胸怀,纵情欢畅。但个人的思想问题和工作、学习上的问题,也可以提出和大家讨论,或和少数人交换意见,目的是使大家解除思想上的疙瘩,洗涤心情上的烦愁。大家玩够说够之后,召集人还要办点可口的饭菜让大家吃个饱。(www.xing528.com)
中秋的夜晚,他们十多个人坐在筏子上,到湘江中流去赏月,对着当空的皓月,迎着轻拂的凉风,兴会淋漓,身心俱爽。一个个小小的筏子,载着他们的歌声笑声,载着他们的豪情壮志,围着长达十里的橘子洲打圈圈。直到夜深人静才回家。
他们觉得在紧张劳动之后,得到这样的休息、调节,不但有益于身体的健康,还可以鼓舞革命的劲头,提高工作效率。星期同乐会是一个有益的组织。
除了充分利用一周一次的聚会使各人的身心得到休息、调节之外,他们还抽出一定的时间,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宣传提出一些疑难和问题,进行讨论,并由理论水平较高的同志对大家的意见加以分析、总结。这对于提高大家的革命理论水平,坚定大家的革命斗志都有很大的帮助。有时,又通过个人友谊关系,邀请信仰无政府主义分子参加集会,在共同娱乐、叙谈中间,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论点启发、影响他们,使他们逐渐认识到无政府主义的错误,从而被争取过来,成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所以星期同乐会不但有娱乐作用,而且还是一种很有意义的革命活动。
毛主席回忆这时候的情景,曾写了一首《沁园春》的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首词不但尽写麓山湘水的秋色宜人,还因物兴感,充分表现了他英伟豪迈的气概,爽朗阔大的襟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正是他这时恰如其分的写照。他的头脑中没有丝毫个人名利得失的尘埃,所以能够上天入地,自在翱翔;古往今来,略无挂碍,在这种革命的斗争中,战胜一切艰苦、阻碍、危险和无数顽固的敌人,而勇往直前,毫无所惧。词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更是用赞词的口气,暗示的方式,向读者提出一个有关全人类命运的真理:世界的兄弟阶级和它的先锋队,领导革命,改造世界,广大的劳动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一切有觉悟的人民应该共同努力的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