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联系实际,读书结合游览,也是毛泽东同志学习方法中最重要的一方面。他和人谈读书问题时,常说:“我们要读活书,不要读死书,我们不但要读有字之书,而且要读无字之书。”
他最看不起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认为那只是一些毫无用处的蛀书虫和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靠这些人来解决社会上的实际问题是没有希望的。他在读书笔记上曾经这样写道:“农事不理,则不知稼穑之艰难;休其蚕织,则不知衣服之所自。”这就是说,学问必须作用于实际,能够作用于实际的学问,又必须从实践中去探求。“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他很看重游历的作用,认为古人所称道的“司马迁览潇湘,登会稽,历昆仑,探禹穴,周览天下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游者岂徒观览山水而已哉”等说法,是完全有事实根据的。“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那只是骗人之谈。
一九一六年的夏天,学校已经放了暑假,毛泽东同志没有回家,邀了一个在长沙教小学的朋友,去做游学式的旅行。
两人从长沙动身,徒步游历了浏阳、平江、宁乡等五县。他们走过了许多热闹的市镇,也走过许多冷僻的村落,到一处就找那里的农民谈话,了解地主收租、农民交租的情况,了解农民生产生活的困难问题,了解土豪劣绅奴役、欺压和剥削劳动人民的真相。晚上住到旅店,也找店家攀谈,询问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乡村中新发生的事情。他们谦和的态度,亲切的谈话,很快就受到农民、店家的欢迎。很多人把深藏在心里的悲苦和愤怒向他们倾吐出来。他们每天都接触一些新问题,获得一些新知识,这都是从书本上不能学到的。
他们没有带旅费,只带了包袱、雨伞和写对联用的纸笔。路上遇有机关、学校、商店等,就用他们带来的红纸,写上他们临时作的对联送出去。接受对联的就给他们一些钱,多的一吊、八百,少的三百、二百,不接受对联的有时也给几个铜圆。有的地方,还留他们吃饭、歇宿。他们就用这种旧社会上游学先生“打秋风”的办法解决了长途旅行的费用问题。
秋季开学时,毛泽东同志回到学校,白白的面色变黑了,精神却更显得饱满和愉快。他告诉同班的同学说:“我做了一次游学先生。”由于这次长途旅行,既考察了农村情况,又收到了锻炼身体的效果,毛泽东同志觉得这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就在第三年暑假中,又和蔡和森同志围绕着洞庭湖东岸和南岸,步行游历了几个县。(www.xing528.com)
当他们从岳麓山刘家台子出发时,没有带包袱,只带一把雨伞,伞上缠着一条手巾,脚上穿着一双草鞋。蔡和森同志告诉蔡畅同志:“两三天就回来。”但他们越来越觉得有意思,真是“欲罢不能”,终于游了一个多月才回家。
沿途到处访问农民,访问学校,也参观一些名胜古迹。毛泽东同志在路上写过几篇通讯,用生动、通俗而又风趣的文字,暴露社会上一些可耻、可笑、可恨的现象,寄给《湖南通俗教育报》发表,吸引了不少读者的注意。有一篇通讯是叙述他们在湘参观一个女学校的印象。那个女学校是一个顽固守旧、封建意识很浓厚的学校。那些校长、教员都是五十岁以上的髻子先生。毛泽东同志在他那篇通讯里写了这样一句意含讽刺的话:“髻子的作用大矣哉!”
他们这次收获异常丰富的旅行,以回到岳麓山而告结束。当他们踏进蔡家的门时,虽全身污黑,但精神并不感觉到疲劳。两个人高兴地告诉蔡母:“我们是到一处,吃一处。遇着寺庙,就进去和和尚谈天,遇着机关、学校,就给人家送字,我们完全学会了用游学先生的办法来解决吃饭问题。农民才见我们时,说我们不像平常送字的游学先生,又不像‘大叫化’,也有人说我们有点像算八字的,摸不清我们究竟是什么人。等到他们和我们接谈以后,他们又欢迎我们,招待我们住宿、吃饭。”
毛泽东同志本来打算还要在第二年暑假做第二次的游学式的旅行,但一九一八年六月间,他刚从第一师范毕业时,北洋军阀张敬尧、吴佩孚的兵打进了湖南,社会秩序十分混乱,他自己又忙于组织青年学生去法国勤工俭学,只好作罢。到一九二〇年,他邀了几个朋友乘船去洞庭湖,游历了洞庭湖沿岸的一些地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