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冰风暴》:李安电影的生活伦理叙事

《冰风暴》:李安电影的生活伦理叙事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李安电影《冰风暴》的伦理用意。《冰风暴》采用的“撞击式”结构,其实正凸显了影片的情感与伦理元素。于是,《冰风暴》经由李安编剧处理后,看起来更像是东方的伦理剧,剧中分别反映出的家庭亲情,最令观众动容。

《冰风暴》:李安电影的生活伦理叙事

继“家庭三部曲”三部华语片之后,李安开始步入好莱坞的制片体系,先后接拍了《理性与感性》《冰风暴》《与魔鬼共骑》三部历史题材的西语片,人称“感情三部曲”。其中,《冰风暴》探讨了西方特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思潮中,现代个体情感与家庭伦理之间的矛盾。

影片改编自美国作家里克·穆迪(Rick Moody)的同名小说,故事发生于1973年的美国,正值社会的转型年代,人们的价值观念纷纷发生动摇。所以出现在影片中的人物,不论是夫妻、父子(女)、兄弟、朋友、同学之间,互不了解对方,感情冷漠,感情也成了一种“钥匙派对”的游戏。影片好在没让剧中人物沉湎于上述无规则的病态行为中,而是让人物经历了一场“冰风暴”之后,终于理智地意识到家人之间的感情和谐,是维持家庭生活的基本前提。这是李安电影《冰风暴》的伦理用意。影片以人物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变化为剧情线索,反映了班·胡德、吉姆·卡佛两个家庭之间戏剧性的人物关系和生活故事。影片开始即用一漫画说法预示出家人之间紧张的伦理关系:“就像一家人,关系越亲密,就越容易不自觉地伤害彼此”,“你在家里出生,也在家里死亡。吊诡的是,被拉得越近,陷得越深”。由此暗示出,家庭人物之间的戏剧性伦理冲突。

剧中首先出场的是,班·胡德一家。先是儿子保罗,清晨从纽约回家时,在车站遇见全家在车站接站的情景,感动地沉浸在幸福之中。接下来,镜头转而切换至以前家庭关系紧张的生活情景。兄妹之间、夫妇之间均无共同语言可谈,大人们流行开家庭派对,忙着进行各种形式的情感治疗,孩子们之间也因为互相好奇和攀比,背着大人们进行种种实验性质的性冒险。值得注意的是,发生这一切的生活前提,是人物情感上的缺乏交流与无法满足。班·胡德和妻子伊莲娜之间无论日常生活还是夫妻情感上,均缺乏应有的交流,遂和邻居太太发生偷情关系。两人陷入肉体上纯粹的性关系时,班·胡德在情感上其实是把珍妮当成自家的太太来看待,以此来弥补妻子的空白;可是珍妮却厌恶了夫妇生活,只想保持纯粹的性关系。两人之间情感的错位,是个颇有意味的问题。且看两人之间的一番对话:

珍妮:“班,我有老公了,不须有第二个。”

班:“你说得对,说得好。我们这是外遇,纯性关系,好满足需求。”

无论是班·胡德,还是珍妮,两人的情感与生活,均发生了错位。尽管两人都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应当,可是生活中的情感错位问题依然无法解决。于是有了后来钥匙派对上的换妻游戏。那次派对上,班·胡德深受刺激,换妻游戏并不是他想要的,不能解决其生活中的情感匮乏,醉得一塌糊涂的班·胡德,只好独自驾车回家。戏剧性的是,妻子伊莲娜遇到的派对情人,居然是邻居吉姆·卡佛,两人最终得到的同样只有尴尬。于是,两家人在冰风暴的深夜,经历了一番无聊之后,只好回到家中。不幸,邻居的儿子米基,触电身亡,失去儿子的邻居痛定思痛,两家人才仿佛意识到家庭生活中情感的重要性。于是,有了开头班·胡德一家,去车站接儿子的温暖镜头。

与大人们类似,孩子们也各自生活在自己的情感兴趣里,性格叛逆的他们,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情感沟通,有的只是模仿成人的性实验,比如班·胡德的女儿温蒂,居然与吉姆·卡佛的两个儿子,模仿着大人们的性游戏,自然十四岁左右的他们,并无性生活的概念,有的只是感情的无聊与性模仿。不过,影片反映了生活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代青年们空虚、冷漠、无聊的一种生活状态。所以,影片开头和结尾,班·胡德的儿子回来看到全家人来车站接站的温暖情景,一种久违了的亲情感动油然而生。

影片以人物的生活片段,描绘出当时美国社会的一种极为混乱和无序的生活状态,当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混乱和多元化时,最终仍须基本的伦理秩序来维系彼此之间的生活感情。影片的感人力量,在于赋予两个支离破碎的家庭以伦理与情感的凝聚力,并由此结构全片。对此,李安曾解释说:“《冰风暴》采用的结构属于撞击式的,以撞击令观众产生刺激,经由刺激及其所延伸出来的想法,引发观众产生拼凑式的情绪呼应。这与我过去所习惯的线性理序结构——以发展来产生的相互对应——很不同。如果用绘画来说,它像立体派,在结构上以不同的视点做多面性的呈现。电影的长度有限,当事件、人物增加,呈多面多线进行时,就无法如单一角色或事件进行线性式的发展。它是将不同的元素相互撞击与对照,产生感觉上的拼凑呼应,出现的是相乘效应,而非相加效果。这是我第一次演练这种结构,故事性不强,须以概念及美学形式来凝结片中的元素……”李安所说的“概念及美学形式”,不妨理解为影片中的情感与伦理。《冰风暴》采用的“撞击式”结构,其实正凸显了影片的情感与伦理元素。(www.xing528.com)

正是基于对角色人物情感的看重,特别是父母子女之间的家庭人情,将李安的电影重新拉回日常生活中的伦理考察。于是,《冰风暴》经由李安编剧处理后,看起来更像是东方的伦理剧,剧中分别反映出的家庭亲情,最令观众动容。

《冰风暴》思考的是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特别是家庭伦理和两性伦理都遭到颠覆以后,人们的家庭生活和两性生活,都面临情感危机的时刻,人与人之间的日常生活秩序,如何靠最基本的家庭伦理与亲情来维系。正如李安阅读小说原著时所感慨的那样:“原著并不具备一般电影的故事性结构,但文学性甚强,且素材丰富。我读到大概第二百页,觉得其中有一段情节视觉性很强,很吸引人,小孩在冰风暴里过电的情景触动我很多联想,尤其是结尾,很让我感动,也让我看到了电影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家’的本质。班·胡德(Ben Hood)在冰风暴的震撼中卸下面具,重新面对自我及家人,这家人在风暴过后的清晨,情感凝聚的一刻,令人动容。这本书讲的也是我一直在电影中经营的主题之一——家。家有缺点,但家人间相濡以沫的凝聚力,常让人有着温暖莫名的感动。《冰风暴》和《理性与感性》正相反,我觉得后者是社会制约要你成为好人,但片中的主角都想越轨,追求自我。而《冰风暴》里则是社会开放,你被鼓励叛逆、任性而为,但主角们又出于本性中的保守良善,重新思辨常轨。”

本着这样的理解,李安选择了美国青年作家里克的畅销小说《冰风暴》,与制片人詹姆斯一起改编成电影。影片通过1973年美国康涅狄格州两个中产家庭,“透过父母、孩子平行发展的架构,来看道德崩解的力量渗入一般家庭后对人们产生的影响”。这里有一个道德崩解的社会背景,源于1973年美国的一个“转型”年代。“以往美国在自由世界都是很正面的形象,胜利、年轻、正义、强势,比较单纯的一个国家,充满创意、活力。1973年时,原有的价值观开始颠覆。”“一切的近因见于六十年代末期、一个充满热情的巨变时代。人们开始性革命、种族抗争、反越战、石油危机大学里迷毛泽东语录、竹林七贤……为了追求心目中的乌托邦,人们努力改变这个世界。这场革命有些时髦的味道,主力是走在时代尖端的知识分子及年轻人。”在这样的社会转型中,“嬉皮带来性解放的力量跨出校园,慢慢地扩散到一般家庭中”。

李安在《十年一觉电影梦》中自述,电影中选择了两个处于社会转型中的“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班·胡德(Ben Hood)及吉姆·卡弗(Jim Carver)两家人面临社会冲击,人们的欲望先行,已经走向多元化的新天地,开始吸收新知;但他们的心理状态、思维及社会机制还停留在四五十年代他们生长的传统规范中,还跟不上来,两相挤对下,产生了冲突。研究资料显示,当时社会上的男女就业状况和知识水平都有相当大的差距,妇女争相挣脱家庭,但她们还没有自立的能力”。此时,女性主义成为社会上的主流运动之一。“《冰风暴》中的两个太太都是全职家庭主妇。当时社会上一般女性的处境是:十八到二十四岁的女孩,不结婚就无法规划她们的未来。因为那时的美国女孩多是高中毕业后,做几年事就嫁人了,婚龄平均二十一。婚后是个全职的家庭主妇,直到最小的孩子上学后,她们大概三十五岁左右,重回就业市场,多半做个办事员或房地产中介之类的事。当时美国人平均的离婚年龄男性三十岁,女性二十八岁,大约正逢‘七年之痒’。女性主义运动也在此时成为主流运动之一。《冰风暴》中的埃琳娜(Elena Hood)和珍妮(Janey Carver)结婚及生养孩子时,正值五十年代末。到了七十年代,两人都步入中年,孩子长大了,她们才想要寻找不同的人生风景。”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李安开始设想剧中人物的情感处境。“埃琳娜及珍妮,既是母亲,也是太太,又是女人,她们的面貌是什么?当时因为社会风气开放,埃琳娜可以参加前卫的神学教派、阅读通俗心理学存在主义,她想走出家庭,却没有勇气,那个时代的妇女,经济上还无法独立。邻居太太珍妮是本的情妇,她是个聪明女子,但正在直接摧毁她的婚姻,她掩藏起自己的不快乐,当年轻女孩正在寻求解放时,她被困在妻子、母亲的角色里,无法挣脱。就算有外遇,情夫也像是另一个丈夫。直到电影尾声里,她的悲哀才穿透到表里。”她们的丈夫,也面临着同样的中年情感危机,伺机寻找外遇。与此同时,当大人们进行性解放、玩“Key Party”的游戏时,他们十几岁、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也正做着同样的试探。班和埃琳娜的女儿温迪(Wendy Hood),年方十四,就知道男生看着她时会想要什么,并开始用其性魅力周旋在卡弗家的两个儿子之间。卡弗的大儿子,不喜欢父母的两性关系,对温迪也谈不上有多少情感,却和温迪进行性实验,尽管连他自己都不知该怎么做。班·胡德家念高中的儿子保罗(Paul Hood),也与自己喜欢的女同学进行了另一场情感游戏,但最后的良知使他得以摆脱这一游戏。总之,上述人物在1973年的社会转型中,面临着家庭伦理和两性情感的双重危机。

对此,影片的设计处理是,让家庭伦理中的亲情,凝聚起人物的情感,重新回归理性的生活秩序。李安的考虑是:“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它有一个共通的现象是,人一方面想往外跑、想要自由,但家庭的人伦关系却把你紧紧锁住,人在外面好像比在家里快乐;另一方面,人是群居动物,很需要家庭的温暖、亲密关系和安全感。狭义地说,我觉得家庭关系是两股力量在拔河,一个是凝聚、保守的力量,另一个就是解脱的力量。《冰风暴》面对的是这个关键年代,整个社会的家庭价值正在瓦解,人们以为新的时代已经来临,可以从过去解放出来,但结果呢?其实那股保守的力量是与生俱来的,是自然的一部分。”特别是片中最后那场父亲哭泣的戏,李安挣扎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放进影片,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一家人坐在冰封的车内,相互凝视,心中怀着对亲人无条件的信任与包容,这种感觉是很重要的,这是全片中他们第一次能正视对方。我觉得本的哭泣是一种精神上的提升与解放,他终于卸下武装的面具,向家人承认自己的脆弱及羞愧。没有什么比看到父亲在家人面前落泪更令人如释重负,我们反而可以真诚地去关怀这位一家之主。”当两性间的感情迷失在社会生活时,回到家庭伦理,重新寻回人伦亲情,是《冰风暴》的生活伦理思考。

综观李安的“家庭三部曲”“感情三部曲”,尽管影片内容各自不同,但都是从伦理层面表现人物内心的情理冲突的,而且最终解决人物的情理冲突时,影片表现出导演对于伦理的偏爱。整体看来,“家庭三部曲”表现出对中国传统的家庭人伦的偏爱,“感情三部曲”也呈现出对西方伦理文化中的理性内容的偏爱。因为李安电影中表现的多是人物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常情,而不是一般的道德教化伦理,所以呈现出生活伦理的叙事立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