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的金属器物一般锈蚀都十分严重,主要生成物包括金属氧化物、氯化物和硫化物,需要对其进行除锈、缓蚀、加固等保护处理。
(一)物理去锈与清洗
物理去除无害锈的方法有机械去锈、超声波去锈、喷砂去锈。机械去锈所使用的工具有钢针、手术刀、牙签等,直接剔除锈蚀。该方法操作简单,且可避免在文物表面留下刮痕而导致文物部分历史信息丧失。
机械清洗法是对器物表面泥土、不稳定锈蚀层和其他附着物进行剔除和清洗。主要目的是去除在现有保存环境下会继续恶化,且会对文物造成不良影响的锈蚀。在除锈操作结束之后,还要保证器物整体风格统一,不会对文物本体造成损伤。
(二)化学去锈
用浓度为5%的倍半碳酸钠溶液(分析纯)对有“有害锈”的青铜器进行浸泡。取出浸泡液进行酸化处理并测定氯化物,根据所含氯化物的量,多次更换浸泡液,使浸泡液中氯化物的含量尽可能低。
对于青铜器表面致密的绿锈和土锈,分别配制柠檬酸、碳酸氢钠饱和溶液,将青铜器用两种溶液进行交替浸泡,至锈蚀去除干净。在文物处理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浸泡液颜色的变化,以不伤害青铜器本体为原则。
对于有铭文处的“有害锈”,将锌粉与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调配,均匀涂敷在有斑点的腐蚀处,然后将锌粉去除并用蒸馏水清洗,观察其处理效果。可多次涂敷,重复上述操作,直至腐蚀斑点被彻底去除。
(三)矫形(www.xing528.com)
对质地较好的铜器采用加温矫形法,利用烘干箱加温,并将温度控制在250℃内,以消除残片的内应力。用两块模具,内外模各一块,合成一套。把变形的铜器按照合适弧度置于模具之间,与模具形状相对,用加压钳加压,经过反复加温施压,直至铜器变形部位恢复原形。
对韧性强的铜器采用加温矫形法,并用捶打的方式进行矫形,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如果铜器弧度向外扩张,可在变形部位先垫一凹形的铅砧子,再用铅锤在内壁上轻轻捶打,使弧度逐渐向里收缩。也可用半球体的铅砧子,垫在铜器弧壁内侧,再从外侧轻轻锤击,使变形部分慢慢向外扩张而得以纠正。根据变形的程度及部位,也可以利用不同的工具、夹具,采用支撑、顶压、撬搬、扭及焊接等方法对铜器进行整形,但要避免给文物造成新的伤痕。
(四)补缺
对于形状特别的附件,用铸造方法来修复,如爵足、鼎足、兽耳、兽面等。利用器物上的另一足或另一兽耳为模型,翻制范模,采用精密铸造的方法铸铜配件,配件铸成后,修饰花纹和残缺形状,再焊补到器物上。经锉打、磨光洁,再用传统方法进行做旧处理、牙刷弹锈等,使补缺部分的外观颜色与整体色调一致。
(五)缓蚀处理
在器物上通体涂刷3%~5%的苯骈三氮唑乙醇溶液,隔绝空气、水汽。因苯骈三氮唑有毒,操作应在通风橱里进行,并戴上防毒面具、手套,操作时可使用红外灯加热以增强缓蚀效果,涂刷完毕后将所有工具用丙酮清洗干净。由于苯骈三氮唑会与铜离子反应,形成一层保护膜,并打破氯盐中的化学键,将氯离子俘获到新的分子中,一些未完全反应的苯骈三氮唑会在器物表面重新结晶,可使用乙醇将其去除。
(六)表面封护处理
器物缓蚀处理后,采用浓度为1%的8.72乙酸乙酯溶液进行表面封护,阻止有害气体和水分对文物本体的腐蚀,使器物得以长期保存。对封护后的器物用消光粉进行消光处理,以保持器物的原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