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毫无疑问,走进新时代,“美好生活”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行动指南和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的核心要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至少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丰裕。然而,“人民”是一个集体概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统一目标。虽然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社会的物质和精神产品日益丰富,总体上能够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但是精神需要因人而异,精神境界可不断丰富。所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一个不断满足的动态、持续的复杂过程。
然而,人的需要与动物的需要不同。动物的需要是一种自发的本能需要。而人不仅是生物的存在,更是社会和精神的存在。所以,人的需要不只是一种肉体上的本能满足,而是一种充满理性、自知自觉、不断丰富的过程,以情感感受、自我实现为更高的目标和追求,这都蕴含着个体对人生价值的判断。
诚然,美好生活离不开个人需求的满足,个人内在需求是个人价值追求的内在动力,个人价值追求是个人内在需求的理性表达。马克思论述道:“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在这段话中提及的“内在的尺度”,就是指人有别于动物而经过自身价值判断的需要。换言之,人的美好生活与个人价值密不可分,个人价值的通达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本质和实路方向。价值属于关系范畴,它与时空有密切关系。故此,每个人的价值在空间维度是丰富的,在时间维度是不断进阶提升的。美好生活的价值标准也是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反过来,一个人只有准确定位人生价值,才有可能感受美好生活的临至。否则,“美好生活”就会成为冠冕堂皇的追求,或者最终演变成豪华的攀比和无度的欲望。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环境的改变,现代社会的物质和精神产品比过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丰富,甚至超越了人类的生活所需。如果控制不好自己的欲望,人就会被欲望所役。就像清代钱德苍在《解人颐》中写道的那样:“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做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权力和意志乃是人的生命本质,只要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那么人性中追求完美的欲望就永无止境。”诚然,美好生活是没有固定标准,人与人之间创造幸福和感受幸福的能力都是有客观差异的,每个人都有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欲望。甚至,有些人把美好生活完全寄托在物质生活之上,始终对物质享用“不知足”,忽略了精神生活的建构和丰富,这也是很可怕的。例如近几年中国在联合国《世界幸福报告》中出现的伊斯特林悖论现象,实然,如果要纠正这种对美好生活麻木的现象,需要个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生活,才能达到知足常乐、美在其中的境界。故此,每个人都要防止个体被欲望牵着鼻子,将自己异化为欲望的奴隶。(www.xing528.com)
美好生活与人生价值彼此相依,人生责任感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前提。故此,在孩子的教育中需要厚植责任意识,为人生价值导向。一个人只有树立你、我、他的大我观念,形成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意识,才有可能促进责任与利益相生、工作与生活并进、担当与美好同行、人生与信仰相融。所以,在小孩成长过程中责任意识尤为重要,需要从小培育知责明责、明责履责、履责尽责、尽责为荣的情怀和能力,才有可能让孩子身心和适、人际协调、社会认可、价值增进,深刻理解在丰裕的物质世界我们如何生活?懂得在精神世界里我们为何生活?让生命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走向物欲与价值、获取与付出、追求与信仰相互和达共生之道。
【注释】
[1]熊海敏.教育与信仰[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