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生命个体都是不同价值关系的复合体,主要可从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三个维度进行分析论述。虽然三者之间不可偏废,需要协同发展、整体提升,但精神生命是最为复杂和难以厘定的,因为它是个体思想的产物和客观世界的反映,它的核心是理想和信念。换言之,每个中国人的精神生命是原生文化的产物,中华传统文化就是其精神生命成长的摇篮。每个人只有充分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想和信念,才能让精神生命固本培元,稳定命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主心骨’,纪律规矩是‘顶梁柱’,没有了这两样,必然背离党的宗旨,做人做事就会走偏走邪,思想就会百病丛生,人生就会迷失方向。”
进入新时代,我们已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精神生活需求不断提高。物质是生存的基础,可满足生理需求;精神是生活的追求,可满足心理的需求。精神才是物质的最高精华,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面对信息时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为了防止孩子患上精神“软骨病”,需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找到润养精神成长的因子,才有可能培元固本,促进精神生命茁壮成长,让生命变得丰裕。众所周知,近年出现的“空气姐”杨舒平、“恨国党”许可馨等事件,值得我们每位教育者反思,她们毒蝎心肠、数典忘祖到底是怎样锻造出来的?是不是教育出了问题?问题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社会?病根是什么?作为她们的曾经教育者,我想是难辞其咎。每位教师、家长只有正确剖析当前教育的问题才有可能根治教育的顽疾痼瘴,才能不断提高年轻一代的精神免疫力,塑造出有灵魂的中国人。
那教育到底有何可为?德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道德是教育的目的,同样是教育的手段。只有用道德的教育才能培育出道德的人。在过去几十年的教育中,中国教育毫无疑问是置身于唯高考、唯分数的功利漩涡之中,人性培育更多被分数挤压。师生的伦理关系异化为我教你学的单边主宰关系,学生的主体性被淹没,平等自由被消解。学生出现有知识没文化、有主张没原则、有目标没本心的怪象,成为一切以自己为中心而灵魂漂泊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所以,走进新时代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使命,就是一定要促进教育从“以分为本”向“以人为本”的立场转变,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充分认识到孩子精神成长是关系到未来是否过上美好生活的核心。(www.xing528.com)
人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是精神的载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精神成长的母体。《礼记·大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物格、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已经成为中华儿女修身文化共识和有效路径,深刻揭示了“家国情怀”在个人社会实践和精神成长中的重要功能和深刻意义。此外,孟子也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国情怀”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已经融入了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成为情感的诉求、行为的自觉、文化的成约。换言之,一个人的前途命运总是与家族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密切相依。个体是家国的分子,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没有家国情怀的人是心魂无依、灵体分离,必定是精神游离、幸福飘忽。
近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张弘扬家国情怀,在重视家风、家训、家教和家庭建设的基础上聚力国家现代化建设。毫无疑问,个体、家庭、国家是天然的利益共同体。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王泽应也说:“家国情怀是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对自己家庭和国家祸福一体、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情感体验以及价值认识的产物,表达着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将‘家’与‘国’连在一起不可分割的情感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也是根源于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家国圆融基础上的一种既朴素又深刻的伦理情感和民族精神。”
一言以蔽之,家国情怀是植根于中国人精髓之中的价值基因和伦理密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中华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日渐丰厚,对当今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做好培根铸魂工作具有深远意义,因为这是每个国民健康成长和人生幸福的精神养分。故此,在孩子成长的黄金时期需要紧紧地抓住家国情怀这一伦理的精神肯綮,自觉地将家庭与国家有机地联系起来,夯实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和核心素养发展的根基,才能培育出心有所属、情有所依、魂归故里、胸怀家国、精神挺拔、信仰坚定的中国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