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将古文明延续至今的国家,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因一直以来极度推崇礼义文化,并被奉为治国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被儒家作为塑造人性的有效途径,所以,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君子”自然成为礼仪社会的行为典范和追求。何为君子?“君”,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就是发布施令,治理国家,这是从政治角度给予理解。后来,随着儒家思想的发展,君子一词逐渐被赋予了道德品性的意义,泛指作风正派、富有仁义之人,由《论语》中孔子对君子的描述可见一斑。历经数千年沧桑、王朝更替,“君子”二字内涵未被消解,始终成为承载中华优秀人文精神的中心语词。尽管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中所写的“正人君子之流”带有讽刺意味,但当今社会对“君子”仍然广泛认同。
君子一直以来被中国传统社会推崇为道德的楷模,比平常人具有更高的仁义道德,更适合治理国家,各个朝代都普遍认为治人者必须是君子。例如,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等天子被列为君子典范和圣人,甚至历代帝皇自称为“孤家”“寡人”,其实是君子治国理念的强化,实则也是封建统治的一种权术。个别官吏戴着君子的帽子推行苛政,让老百姓苦不堪言,这都是推行以德为主的君子之治演化为人治的结果,更是法治偏废的结果。中国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统治架构,彰显中国君子与高层统治之间的深厚渊源和紧密互动,也反映中国封建传统推崇德治和人治的现实原因。千年文化的积淀,对新时代治国理政和社会群众带来一定的影响,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倡导不同的管理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偏重道德,西方传统文化偏重法律。由此可见,中国推行道德管理的历史使然。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可以用道德,也可以用刑律,如果用法律禁令去治理这个国家,老百姓只求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老百姓,老百姓不仅保持羞耻之心,而且也自觉守规矩了。故此,德治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普遍价值认同。
然而,西方社会普遍信奉原罪说,他们不相信人有廉耻之心,认为只有法律才能管理社会秩序。故此,美国宪法的设计基本思想,是首先把人尤其是政府官员想成坏人或小人,然后再设计一套完备的法律法规约束他,让他想做坏事也做不了。美国著名政治家、制宪代表及《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签署人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一句名言:“我估计我们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会是个好人,但是后来的那些家伙,就天知道他们是什么了。”因此,必须制定一整套的法律来限制他,不能让他作恶不轨。
实际上,“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是一种有欲求的动物,如果理智驾驭不了欲求就会为所欲为。《礼记·礼运》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此,只有依靠公正的制度才能弥补意识薄弱和道德缺陷,制约个体对违反法规和道德的事情从不敢做、到不能做、再到不愿做。(www.xing528.com)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法办事”已经成为每位公民的日常行为底线,也是立党执政的基本要求。现在的中小学开设的思政课《道德与法治》,就是对中国长期经历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中以德治世的“人治”观念的修正。
德润人心、法安天下。我们在教育中,必须摒除以德代法的传统行为惯性和思维定势,积极弘扬传统美德,强化法治意识,引导孩子童年与道德共进,与法治同行,更好促进孩子心灵与现实和合致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