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生成万事万物,德养育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形态各异,自然环境成就万事万物。《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中庸》:“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可见,从先秦时期的“道”和“德”两个字的原有本意到今天现代汉语“道德”,莫不尊崇道而珍视德,道德成为天、地、人融合相处的奥妙,更是每个社会人不断追求的境界和不能回避的话题。诚然,“德”和“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德”是道的核心,其本意为遵循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并协同发展做事情;“道”是德的准则,是万事万物生成的根源和发展轨道。然而,“德”和“道”组成“道德”或“德道”,两者内涵虽然高度交叉重叠,但是又有一定的区别。“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社会物质环境和社会关系生成不同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包括大德、公德、私德的内在要求和标准。“德道”指人在发展过程中与天地、社会和同伴处理伦理关系而存在的主要规律,包括大德、公德、私德的路径和方向,如商道、文道、人道、书道等等。但是万变不离其道,一切事物虽“表”不同但“里”相近,“里”的核心就是“德”,“德”是“道”之本。“德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深察名号》里说:“同而通理,动而相益,顺而相受,谓之德道。”做事要符合“德道”,乃是破解万物的重要秘诀。换言之,“合德”才能“适道”,“适道”才可“经权”,达到“道法自然”。《管子》:“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可见,“德道”是天道,更是人道。无“德”的道,将很容易发生离经叛道误入邪门歪道之事,致使自己的事业难以为继,甚至酿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和祸害。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修身体系和实践路径分为遵道、守法、御术三层次,分别是以天地、他人、自身为立场。务本遵道乃修身强己的有效方法,可以达到惠泽同类及天地,让自身仁行天下。这在各个领域不乏其人。例如,在商业领域,苦难英雄任正非遵循天地大德人道,将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办成为全员持股的企业,股东为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和任正非,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所持有的股份只有1%左右。虽然,华为大部分持股员工不具备投票权,但他们享有分红权和股份增值权。任正非凭着这种大德大道凝聚了全体公司情智,构建了华为公司先进治理模式,直接缔造了华为科技帝国。[2]还有,世界经营大师日本的稻盛和夫,创立京瓷和KDDI两家世界500强公司,始终怀揣“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理念。他认为:“行善施爱是人最高贵的行为,为对方着想似乎伤害了自己利益,但却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森罗万象所有事物都要生长发展,一切生物都要朝善的方向前进——这就是宇宙的意志。”在政治领域,毛泽东心中永远装着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人民的领袖,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世界东方。习近平总书记胸怀世界,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家族教育方面,优良的家风更是可以润育高尚的风骨、无私的担当。这一切正是德化万物、仁行天下的效果。无我利他,乃德之大本。《老子》:“德者,得也。”“利他”和“利群”不是牺牲自我或者漠视生命,而是帮助别人、成全自己。“利他”和“利群”就是通过建立互融的情感关系,形成物质价值和精神生命的共通,进而构建能量彼此持续循环和扩充、升华的利益共同体。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家、道家、佛家三家,都无一不倡导人们要创造幸福必须以德作为起点和切入点,德是福的根,福是德的果。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和育人规律。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魏英敏在《德性教育问题之我见》中指出,注重德性教育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教育传统,也是培养人才的客观要求,即“德才兼备”。“人修厚德”已成为我国传统社会和新时代发展的共同理念和追求。然而,现代教育日益商品化、产业化,反其道而行之,普遍存在重智轻德、近利远义的问题。其不良后果之一是功利意识盛行,只重知识、技术教育,忽视道德教育。因此,实施德性教育是人性的诉求和教育的归真。(www.xing528.com)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成就人,就是使人成为崇真、向善、求美的真人,这既是教育哲学的体现,也是教育富有德性的至真追求。苏格拉底认为,理智是最高的德性。亚里士多德主张,德性是美德,是人的一种品性,这种品性就是“一种使人成为善良,并获得优秀成果的品质”。[3]《中庸·第二十五章》指出:“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即意,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事物是智。仁和智是出于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与外物的准则,所以任何时候施行都是适宜的。可见,德性是一种情理,情感之理,即渗透到人的心灵情感感受中的理智普遍性,它不同于生活中狭义的德性,是人心灵中理智、情感、意志等在现实活动中相互融渗、涵厚和化通的结果,它含理智德性和伦理(道德)德性两个层次:前者是对事物的本原和规律的把握,后者是个人品性的培养。故此,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一定要秉持“合德”的手段和品性培育孩子。“德”不仅是教育过程的需要,也是教育目标的指向。
有德性的教育就是通过合道德的手法,着手当前、放眼终生、以德育德的育人过程,引领孩子积极践行失得迭代、德福共生、知行和合的理念,能从隐性、长远、他人的视角感悟自己行动所带来的结果,从而激发挺拔精神和生命效价,实现个体大德大成的旨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