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孩子综合素质,重在实践与探索

培养孩子综合素质,重在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就把孩子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押到学分上,普遍认为孩子高分就是聪明、高素养、家长的荣耀。故此,考试分数只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一部分,不等于孩子全部的素质。此外,学科考分是一时之得,人生素养是一生的追求。这都有赖实践,实践探索是拉近主体与客体关系,促进孩子综合素养提高的最有效途径。所以,教育不能执迷于学分,一定要着眼于孩子的终身素养培育。学分的能量是有限的,素养的能量是无限的。

培养孩子综合素质,重在实践与探索

教育的目的是提高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让孩子能适合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与世界和谐相处。进校学习已经成为每个人进入社会前的必经历程,很多家长片面认为考试越高分的孩子越聪明,高分可考上好学校,毕业就可以找份好工作。所以,就把孩子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押到学分上,普遍认为孩子高分就是聪明、高素养、家长的荣耀。这些家长却往往忘记了素质包括精神和身体,精神包括智力和非智力,智力包括知识和能力,知识包括考的知识与不考的知识,而分数只是对考的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的结果。故此,考试分数只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一部分,不等于孩子全部的素质。孩子将来能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而又幸福的人,更多决定于不考的知识丰富程度、个人能力高低、非智力水平、身体素质强弱等方面,这都是没有全面列入中考高考考纲和课程标准之中的,但这些恰恰是我们要重视培育的素养。

毋庸置疑,高分的孩子对考试内容相对熟练,或许智商相对偏高。但是,考试毕竟仅是在时间紧迫、压力较重的情况下,对相对独立的理性问题和记忆内容的考核,并不代表学生在复杂的宏观实践环境中具备应对问题的能力。因为在课堂理性学习的过程中教育者往往会尽力引导学生把精力集中到需要解决的问题焦点上,导致缺乏更多的外因思考,这势必存在将问题简单化和孤立化的倾向。故此,课堂教学很难练就学生在复杂环境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要超越教材的理论世界,让学生进入现实世界,回归生活本真,才有可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此外,学科考分是一时之得,人生素养是一生的追求。教育的过程绝不能盲人摸象、以偏概全。教育一定要从孩子的个性、全面、持续发展考虑,对终身幸福负责。否则,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可能在某些学习方面偏高,但是总体素养结构可能失衡。一个人的素养结构失衡就会影响终身的持续发展。(www.xing528.com)

过去好孩子的标准是考高分成绩好,守规矩能听话。但是,未来的孩子一定要有聪明的脑,能思考;温暖的心,能合作;灵活的手,能实践等终生所需要的素养,而非仅考试分数。只有通过让学生走出传统的课堂,让知识与价值辉映、人文科学贯通、主体与客体互动,才能感悟生活的真谛、万物原理、天下达道,才不会读死书。这都有赖实践,实践探索是拉近主体与客体关系,促进孩子综合素养提高的最有效途径。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说:“知识量与创造力不是正比例,更是与大跨度的思考有关。”实践是促进事物并联,思维跨界的有效途径。我们要理顺学会与会学之间的关系与原理,知识导向是学会,能力导向是会学。习近平总书记说:“教育,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分数是一时之得,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如果最后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是不合格的。”唯分论已经过时,一定要尽力让孩子有机会把主体学到的理论知识、精神感悟运用到实践之中,这才会让知识真正长驻心中,回归本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生成与万物和谐共处的能力。所以,教育不能执迷于学分,一定要着眼于孩子的终身素养培育。学分的能量是有限的,素养的能量是无限的。只有激发生命无限可能,才有可能与世界无限和合,一起联袂共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