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著名教育家安东·谢苗诺维奇·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希望是一个人前行的明灯,指引人生向光而行。毫无疑问,教育就是点亮每个孩子的心灯,唤醒孩子的心灵,引导他们憧憬美好未来,对未来拥有热切的希望。试想一个满怀希望的人,将在自己的成长路上产生多大的动力与热忱。
希望与欲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都是在能动的生命中才有可能产生。没有欲望的生命肯定没有希望,没有希望只有欲望那就与动物没有区别。欲望是生命体本能的渴求,是原始内生动力。欲望和希望的本质区别在于欲望是自私而无限的,是本我需求的反映;希望有可能超越自我,更多存于精神世界,是本我与超我的统一。希望的产生有赖于正确的自我认知、教育引领与实践体验。培育孩子树立正确的希望,最重要是在教育过程中提高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使其有效端正个人思想、驾驭自己行为,避免自己被本能绑架,成为欲望的奴隶。
要达到以上情形,其关键在于,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让其享有思想的自由空间和行为的成功体验,从而增强其自我效能感,调节其心理机制,维持其持续行为的动力。这是一个人赖以生存,不断进取的源泉。否则,一个人没有生活的希望就会得过且过,或许还会坠入绝望的泥潭,产生“习得性无助”。
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里格曼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狗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第一程序:实验者把实验组的狗放进一个笼子里,狗将无处可逃。笼子里面有电击装置,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能够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伤害狗的身体。实验者发现,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出笼子,但经过再三的努力,发觉无能为力,便基本上放弃挣扎了。第二程序:实验员把这只狗放进另一个笼子,该笼子由两部分构成,中间用隔板隔开,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当把经过前面实验的狗放进这个笼子时,实验者发现,除了短暂的惊恐外,实验狗一直卧在地上,接受电击的痛苦,在这个原本容易逃脱的环境中,实验狗连试一下的意愿都没有了。然而,有趣的是,当实验员将对照组中的狗,即那些没有经过第一个程序实验的狗直接放进后一个笼子里,却发现它们都能逃脱电击之苦,轻而易举地从有电击的一侧跳到没有电击的另一侧。这就是著名的习得性无助实验。(www.xing528.com)
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若一个人失去前行的自信,就很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现象,很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让信心消退,在困难面前跪倒,甚至走向绝望。
没有自信就没有希望,希望是自信的催化剂。教育是一个因人施教的过程,应该时时让受教者享有跳一跳摘桃子的成功体验,不断在实践体验中增进自信,让其相信我能行,产生自我超越的信心,摆脱本我或习得性无助的制约,从而增强自我认知能力,让自己不管身处何种境遇都满怀希望。
2017年全球奖金最高的教育奖项“一丹奖”公布首届获奖名单,由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摘获“一丹教育研究奖”。德韦克提出了人的思维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成长思维,一种是固定思维。在她看来,一个人拥有成长型思维,就更乐于接受挑战。教育的关键在于让孩子们相信,他拥有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力量。只有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才能做到怀揣希望不奢望,遇到失望不绝望,直面生活的一切失败与成功,让现实与理想保持无限接近,使心灵得以和合安放,始终保持生命以昂扬的姿态向美而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