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每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都有追求生活幸福的欲求和摒除痛苦的愿望,这是人的天生本能和自然诉求。教育需要承认天性,才能健全个性。天性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忽视人的自然禀性的教育肯定是一种伪教育,必定会造就表里不一的伪君子。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承认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有协助其享受幸福的义务。有生命的教育应该是合德性的教育,应该是一种超越躯体而对人性关怀,直抵心灵的教育。换言之,有德性的教育是在培育健全身体的基础上,着重于精神成长的教育,从而实现人的幸福追求,从物质享受和身体快感层面的超越,企及幸福的本质。但是,这种境界的超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积月累才能获得与升华。这个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说教过程,而是需要个体心灵的参悟。参悟过程是一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渐变过程。
如果一个人在思想和实践两个层面没有理解追求幸福和享受幸福的本质,对幸福的来源没有正确的认识,就很容易让幸福与痛苦对立起来,忘却了两者之间在特定情况下的互换关系,很容易将快感与幸福等同起来,并将痛苦与幸福认定为相悖。这样只会一直沉醉在弗洛伊德所称的享乐主义之中,始终在本我的欲求中挣扎。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充分的社会实践,才有可能让个体充分感受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从而生成符合社会化的人格与幸福观念。只有符合社会化的人格,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力量才会相互制衡、相互融合,本我的冲动才会受到调剂,自我才会驱动思考,超我才会引领行动,生命才会指向更长远的幸福。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痛苦同样是快乐的源泉,因其能凝聚人格的力量。从这点思考,幸福是人格健全、精神独立的副产品,更是战胜痛苦或者困境的心灵慰藉与精神升华。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适当给予孩子感受痛苦的机会,设置挑战的困难,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课程。每位教育者都应该正确对待,不要害怕孩子吃苦,更不要包办代替。一个从不吃过苦、流过血、擦破皮的孩子是很难真正长大的。而且,从小不修习这一课,长大后一辈子都很可能要补上这一课。
当然,这种痛苦不是损害身心的折磨,而是苦乐参半的磨砺与探究。父母不应对孩子过度宠爱,否则就会剥夺孩子历练成长的机会。例如,现在很多父母,就算家庭与学校距离不足1公里,也用小车接送孩子上下学,时刻担心孩子受苦受累,把孩子沉浸在自己预设的幸福环境中,让孩子只管专门读书。而到了初三中考体育测试前,就急得来抱佛脚,晚上加班陪孩子训练长跑。这都是教育没有立足人生长远发展,只顾眼前的体现,更是忽略适当的苦难教育的后果。(www.xing528.com)
幸福是果,磨炼是叶,挑战是根。只有根深则本固,基美则上宁。只有心灵得以觉醒,生命之树才会长青,青春之花才会绽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